本報記者 王冰潔
5月5日,2023年杭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嘉年華主會場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湖濱步行街舉行。湖濱步行街位于西子湖畔,是熱鬧的商業街區,不少來此游玩的市民或駐足觀看,或了解問詢,有的市民還參與到互動活動中,體驗由社會組織和愛心企業帶來的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
孟夏草木長,萬物正當時。本屆嘉年華是杭州市連續舉辦的第十一屆社會組織公益嘉年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上城區人民政府、杭州市民政局承辦,上城區民政局、上城區湖濱街道辦事處協辦,設有1個主會場和2個分會場,主會場包括開幕式、主題展區、發展成果展區等。
迎亞運促經濟,助力打贏“兩場硬戰”
“社會組織要始終置身國家大局、時代大勢之中,以‘躬逢盛世、與有榮焉’的使命擔當助力經濟、奉獻亞運,讓亞運會成為杭州走向世界的再次精彩亮相。”
在開幕式中,來自社會組織的代表宣讀了《社會組織助力經濟 奉獻亞運倡議書》。“經濟注活力 亞運添風采”是本屆嘉年華的主題,記者從杭州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葛衛平處了解到,本屆嘉年華的聚焦點是“兩場硬戰”。
“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好亞運攻堅和經濟翻身‘兩場硬戰’的目標,市民政局圍繞這一目標,引導全市社會組織,尤其是行業協會商會,結合自身實際,主動融入、積極參與。” 葛衛平說。
主題展區是本次嘉年華的“重頭戲”,設有“游在杭州”“食在杭州”“住在杭州”“美在杭州”“愛在杭州”“動在杭州”“牽手杭州”七個主題互動板塊,通過公益展示、公益集市、互動活動等形式,全面展示杭州市旅游、餐飲、運動等各行業的風采和惠民舉措。
杭州市各行業協會商會是本屆嘉年華的重點參展組織,以迎接亞運為契機助力經濟發展,已成為全市行業協會商會的共識。杭州市體育休閑行業協會在運動體驗區設置足球體驗活動,傳播亞運知識,營造亞運氛圍;杭州市飯店行業協會、市民宿行業協會、市旅游協會等發動相關企業推出惠民舉措,發放住宿、餐飲等優惠券,吸引廣大游客看杭城新貌、游亞運場館。
定方向樹榜樣,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
“高質量發展”是本屆嘉年華的關鍵詞。主會場通過“社會組織+亞運”“社會組織+共富”等發展成果展示,以及2022年度省、市品牌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領軍人物授牌等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杭州市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成果,凸顯優秀社會組織、榜樣領軍人物在高質量發展中的示范引導作用。
杭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嘉年華活動每年由不同的區承辦,作為本屆嘉年華的承辦區,上城區在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方面可圈可點。
“近年來,上城區不斷健全‘提質增效、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體系,逐步實現社會組織發展從數量增長、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結構優化轉型,社會組織在民主協商、志愿服務等方面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城區委副書記、區長惠海濤在開幕式致辭中提到,作為省會“窗口城區”,上城區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路徑,先后獲評全國首批社會組織建設創新示范區、全省首批“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綜合改革觀察點”等。
本屆嘉年華的兩個分會場以“五社聯動”為主題,探討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路徑,展示社會組織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成果。5日下午,記者來到位于上城區紫陽街道金釵袋巷79號的分會場,這里是新中國第一個居民委員會的成立之處。活動現場坐滿了周邊居民,社會組織帶來的原創歌曲《為亞運而戰》、民族舞《共筑中國夢》、古彩戲法神桶表演等,鮮活生動,趣味橫生,引來觀眾陣陣歡呼。
記者從上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上城區共有省、市品牌社會組織16家,省、市社會組織領軍人物19人,當地多家社會組織獲國家級榮譽、獎勵,在基層社會治理與服務群眾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跨地域跨領域,延展公益“同心圓”半徑
開幕式現場,一只身穿藍色T恤、佩戴“公益服務”紅袖章的可愛牛亮相大屏幕。這個卡通形象名為“民民”,是首次發布的杭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嘉年華數字形象。
杭州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宋成向記者解釋了“民民”的內涵。
“‘民民’寓意‘親民友好’,體現著杭州市社會組織以公益初心凝聚公益力量、傳承公益精神的正能量,也展現了新時代杭州市社會組織及其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宋成說。
以“公益鏈接美好”為題的開幕式宣傳片展示了杭州市社會組織鏈接各方資源,以公益溫暖城市的善行善舉。聚力打造公益“同心圓”,是杭州社會組織公益嘉年華始終未變的努力方向。
延續既往跨地域的做法,本屆嘉年華邀請了上海、江蘇、安徽三省及浙江其他地市共8個市、區的優秀社會組織參展,以增進城市間品牌社會組織的交流合作,推進長三角地區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在主題展區“牽手杭州”板塊,記者看到上海市浦東新區旅游業協會、南京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合肥市旅游協會、湖州市仁與社會創新發展中心等社會組織的展臺。
深化既往跨領域的做法,本屆嘉年華由杭州市多家行業協會商會牽頭,在主題展區多個板塊引入杭州仁和酒店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大華飯店、浙江省中國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政府搭臺、協會唱戲、企業參與,為參觀者提供多元化的公益產品和公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