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聚焦群眾關切 深化改革創新 推動社會事務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5-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 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聚焦群眾關切辦實事、解難題,深化改革創新,優服務、強管理,推動社會事務工作提質增效、惠民暖心。

精密組織,高位推動工作落實

自治區黨委、政府將社會事務作為事關千家萬戶和民心民意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大事大抓、高位推動。

加強領導聚合力。成立由自治區領導掛帥的深化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廳際聯席會議、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廳際聯席會議并建立健全議事規則,定期召開會議調度進展、推動落實,形成高位決策、系統謀劃、協同聯動的“一盤棋”推動格局。

健全制度強保障。以自治區黨委或政府名義出臺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全區婚喪事宜移風易俗指導意見、進一步推動全區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形成了保基本、多層次、廣覆蓋的政策體系。

強化考評促落實。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列為平安廣西建設重要內容,納入市縣績效考評體系;將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列為自治區黨委、政府批準實施的督查內容,實行“紅黑榜”通報制度;將紅白事服務中心建設納入設區市鄉村振興實績考核內容,倒逼各地抓好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

精細服務,全面提升供給能力

自治區民政部門以實施“兩行動兩工程”為抓手,完善服務供給,提升服務質量,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實施殯葬服務設施建設行動。制訂集中攻堅行動計劃,分階段、分批次布局項目、聚合資源、落實資金。制定殯葬改革激勵支持辦法、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標準、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獎補管理辦法等配套政策,協調落實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2021年以來,累計落實選址土地1.1萬多畝,投入資金5.15億元,建成殯儀館和城市公益性公墓9個。

實施流浪乞討人員關愛服務專項行動。在救助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基礎上深化拓展,建立救助管理第三方監督委員會,將流浪乞討人員納入城市綜合執法平臺、“雪亮工程”等監控范圍強化街面巡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受助人員站內照料等服務,依托新媒體、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加大尋親力度。

實施殘疾人康復服務工程。實施廣西“福康工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和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健全結果公開、監督等機制。2022年,共投入資金2143萬元,服務群眾5980人次。

實施“互聯網+社會服務”工程。加強婚姻登記數據補錄、歸集、共享,推進人證合一驗證、實時電子歸檔,2022年10月實現婚姻登記“全區通辦”以來累計辦理業務1280對。深化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實現“一次都不跑”和“不見面審核”,凡是納入低保的殘疾人自動享受兩項補貼,不需要重復申請;未享受低保的重度殘疾人通過智能信息平臺定期推送給基層經辦人員,由其上門受理,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目前,全區正依托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政務APP等對公民婚育、公民身后事、扶殘助殘實行“一窗辦理”,年內將實現“全鏈通辦”。

精準管理,切實保障群眾權益

自治區民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突出抓好問題整治和風險防范,提升社會事務規范化管理水平,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統籌部署推動整治殯葬領域突出問題,組織開展殯葬行業價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設施建設經營、醫療機構太平間營利性殯儀服務等專項整治行動,規范殯葬行業服務管理秩序。指導推動自治區相關部門和市、縣民政部門建立救助人員落戶安置、殘疾人兩項補貼復核等多項制度。清理規范婚姻登記證明材料等事項,杜絕亂收費、變相收費等行為,把婚姻登記窗口打造成聯系服務群眾的“暖心橋”。目前,全區132個婚姻登記機關中,常態化開展輔導教育和頒證服務的有70個。全區首家公園式婚姻登記處于2022年年底在南寧建成,另有多處正在加快建設。

精心宣傳,持續營造良好氛圍

自治區民政部門積極總結宣傳婚喪領域移風易俗和流浪乞討人員、殘疾人救助幫扶的好做法好故事,營造社會關心、家庭放心、群眾舒心的良好氛圍。

注重搭建平臺,提升吸引力。在清明節、“6·19”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12·3”國際殘疾人日等重要節點,深入開展清明宣傳周(月)、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宣傳日等活動并進行“矩陣式”宣傳,吸引群眾關注和參與。

注重挖掘典型,提升感染力。深入挖掘社會事務領域為民服務的先進典型和感人故事,制作《給流浪者一個溫暖的家》《生命終點的守護者》等專題片,推動“困有所幫、殘有所助、愛有所棲、逝有所安”等理念深入人心。

注重深化改革,提升影響力。累計安排1200萬元獎補資金推進國家、自治區、設區市3級婚俗改革試點,促進婚姻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在全區所有111個縣(市、區)開展紅白事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對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陳規陋習進行約束規范。連續10年集中舉辦花壇葬和海葬活動,累計為群眾節省費用3.7億元。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