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水無言 記憶永存——追記“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舒剛海

時間:2023-05-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黃瑤

悠悠?水不會忘記,有這樣一位民政好干部,挺膺擔當,18年如一日守護特困供養人員,只為他們晚年生活有保障、有溫暖、有笑聲。

巍巍明山不會忘記,有這樣一位民政好干部,花甲之年不言退,仍心系老人的冷暖安危,自己卻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生命定格在了67歲。

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羅舊鎮敬老院,19名在院老人更不會忘記,他們的好院長、好兄弟舒剛海,再也不能陪著他們說笑、勞動了……

“沒人接?要不我來吧”

2004年,羅舊鎮敬老院建院成立,急需一名能干事、干實事的負責人。但因敬老院位置偏僻、工作繁重,沒人愿意接這個擔子。

“沒人接?要不我來吧。”年近半百的舒剛海時任羅舊鎮民政助理員,扶老濟困的使命始終裝在他的心中。

面對舒剛海的主動請纓,鎮領導既欣喜,又有不忍。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的舒剛海,做事踏實勤懇,把敬老院交給他一百個放心。但他年紀偏大,敬老院的一大攤子事很是熬人。“他說希望自己能為老人做點事,當時確實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所以最終決定讓他兼任院長。”時任羅舊鎮黨委書記的李貴元回憶說。

剛就任羅舊鎮敬老院院長,舒剛海就遇到了兩大難題——事沒人做、錢不夠花。為了保證敬老院的正常運轉,他讓妻子唐新青來幫忙,兩人每天忙得腳不沾地,一起守護著院里的老人。

為改善院民生活,舒剛海帶領有勞動能力的院民一起開荒種田、建果園、搞養殖,不僅吃菜吃肉不發愁,還開辟了“以副養院”的新路子。他用結余的錢為敬老院添置了電視機、洗衣機等,老人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14年,羅舊鎮敬老院遷址擴建。青磚白漆的二層小樓、寬敞平坦的硬化路面、美觀整潔的院舍,凝結了舒剛海的心血、熱情和執著。2016年,因放心不下敬老院的老人們,本該退休的舒剛海決定繼續堅守,專職擔起了院長的責任。

“為老人做點事是他的責任,他很開心,也確實喜歡這份工作。”唐新青說。

“18年來,他從未在家過一個春節”

從擔任院長的那天起,舒剛海就與老人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好敬老院、照顧好老人上。哪怕逢年過節,他也顧不上回家吃個團圓飯。

每逢過年,母親都會問他回來吃飯不?舒剛海為了不讓母親失望,每次都說:“媽,我會回來的,等我把那邊的事情忙完了就回來。”母親總是盼了又盼、等了又等,好不容易等到他匆匆趕回家,還沒來得及說上幾句話,舒剛海便又急火火地回到院里。

羅舊鎮敬老院收住的都是特困供養人員,他們中大多數人存在聽力、視力和肢體等方面的殘疾,照顧他們的生活費心費力。特別是當有老人生病時,敬老院更是一刻都離不開人。有一次,一位老人不小心摔傷了腳,血流不止。舒剛海得知后,背起老人就往醫院趕,樓上樓下跑了好幾次;有位輕微智障的老人外出走失后,他騎著摩托車尋找了兩個多小時,終于找到了老人;有位老人鼻血流個不停,在外開會的舒剛海不顧雪天路滑,趕緊回到院里查看情況……將老人緊急送醫,陪護在老人病床前,幫老人換洗衣服、端屎倒尿、喂飯送藥,這些煩瑣的日常工作是舒剛海的職責,不管多苦多累,他都無怨無悔。

“18年來,他從未在家過一個春節。院里事情多,家人知道他真的脫不開身,也都理解、支持他。”唐新青輕嘆了口氣,言語中流露出遺憾。

那是2015年的一天,舒剛海的弟弟突然打電話說母親得了急癥,當時他正在照顧生病住院的唐召銀、張應炳兩位老人,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接到了母親去世的噩耗。錯愕、悔恨、傷心,復雜的情感一股腦涌上他的心頭。“媽,我對不起您,沒好好照顧您一天啊。”那是結婚40年來,唐新青第一次見舒剛海哽咽流淚。

“再干一年,一年之后我肯定來陪你”

在羅舊鎮敬老院院長辦公室里,陳設還是一幅舊模樣:除了一張簡陋的單人床,最顯眼的莫過于幾摞擺放整齊的檔案文件、全天候開啟的視頻監控畫面,以及一直工作的緊急呼叫燈……這一切,似乎還在訴說著舒剛海對老人們的無限牽掛。

2022年9月21日,舒剛海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那天,舒剛海從集市買回來4頭豬崽,午飯過后,他突然感到單側身子變得麻木、不聽使喚,同事們趕緊叫來救護車把他送到了醫院。但病情發展迅速,舒剛海很快陷入昏迷。

臨終前半個小時,他突然醒過來,盡管說不出話,卻堅持用手指顫顫巍巍地比畫著什么。“我太了解他,他肯定是放心不下敬老院里的老人。”唐新青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眼里噙滿了淚水。

2021年,舒剛海高血壓病情加重,唐新青勸他退休,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他說:“我再干一年,一年之后我肯定來陪你。”

在羅舊鎮敬老院副院長唐翠華看來,舒剛海可能早已感到力不從心,一直在物色、培養接班人。2020年年底,他找到了唐翠華,希望把敬老院院長的“接力棒”交到她的手上。

“舒院長幾次給我打電話游說,他看中我為人實在、做事踏實,如果讓其他人當院長,他覺得不太放心。”2021年,唐翠華來到敬老院上班,舒剛海一邊親力親為地照顧老人,一邊耐心地帶著唐翠華熟悉敬老院的大事小情。如今,她已是院民的主心骨。

?水嗚咽,見證一場特殊的送別

2022年9月23日,羅舊鎮敬老院背靠的筆架山上,疾風掠過、松濤陣陣;?水無言,卻又如泣如訴。

羅舊鎮敬老院內異常沉靜,悲愴之情彌漫開來。一陣哀樂聲從遠處緩緩響起,老人們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這個事實。“好兄弟啊,我們離不開你啊。”

一場特殊的送別在這里上演。

當時,敬老院因疫情影響采取封閉管理措施,任何人都不能跨出院門半步。心心念念想送舒院長最后一程的老人們,無不感到惋惜、難過,只好打開門窗,或者從自己的房間走出來,循聲遠望、寄托哀思。

“靈車過來了!”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所有人都奔向敬老院大門口,向門外翹首期盼著。哀樂聲越來越大,靈車也越來越近,老人們早已泣不成聲。靈車駛過敬老院的門口,并緩緩地遠去,老人們又爬到二樓陽臺目送親愛的舒院長,只為能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

“他再也回不來了,再也回不來了!”今年69歲的陳金龍從建院起就跟著舒剛海,一提起院長,他就老淚縱橫。他常夢見院長跟大伙一起吃飯、聊天。“每次夢醒,我都在心底默默地對院長說,你好好休息吧,新院長對我們挺負責,你放心吧,別掛念我們了。”

舒剛海的墓,就在生他養他的青鶴溪村。2023年清明節,女兒舒榕來到墓前祭奠,手里拿著父親獲得“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表彰的材料,眼淚再也止不住了。“爸爸,您看一下,這是黨和國家給您的榮譽,大家沒有忘記您的好,您應該會欣慰吧……”

“愿為國人苦,甘為孺子牛。”羅舊鎮敬老院院長辦公室墻上的十個大字,是舒剛海默默守護、勤懇工作、無私奉獻的生動注腳,他用滿腔的熱情日復一日地做著最普通、最平凡的事,留下了一曲無言的贊歌。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