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雷 耀
“大家一定要定期清理家中堆放的雜物,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p>
“大家出門一定要注意安全,別聚眾扎堆,做好自身防護。”
“家里臨時遇到困難了,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我,我們來幫著大家解決。”
……
5月2日上午10點,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上庫力街道派出所的民警高偉在前進村例行巡查時,一邊仔細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一邊熱情地跟村民打著招呼,叮囑他們注意假日安全。
高偉,除了是一名基層民警,現在還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前進村黨支部副書記,另一個是上庫力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工作人員。
“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建立以來,我們通過村民微信群、入戶走訪等形式,在了解家長里短中就能得知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捕捉到鄰里間的矛盾苗頭,積極幫助解決各類問題和難題,這也有助于進一步密切我們與群眾的關系?!备邆ジ嬖V記者,“同時,我們還廣泛宣傳各類社會救助政策,讓更多困難群眾知曉政策、受益于政策。”
2022年7月以來,呼倫貝爾市以分布在1732公里邊境線上的43個邊境派出所為平臺,警地聯合設立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這些服務站串聯起來就是一條祖國北疆閃閃發光的社會救助“星光帶”,將點滴“星光”照進困難群眾的心里,溫暖他們的心窩。
民警參與,進一步延伸救助鏈條
為給邊境地區困難群眾提供更精準的社會救助服務,呼倫貝爾市民政局立足邊境線長、地廣人稀、救助工作點多面廣的實際,積極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思路,以額爾古納市為起點,連接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將社會救助與邊境管理服務有機融合,在邊境派出所設立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進一步充實救助力量,有效拓展主動發現渠道,延伸救助鏈條,推動邊境地區救助服務由“力量短缺”向“協同協作”轉變。
共建的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充分發揮基層民警工作在社區、在群眾中的優勢,統籌推進“民安、民生、民意”三大警務,進一步強化與駐地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溝通協調,共同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宣傳活動,為困難群體提供支持、幫助和服務,協助民政部門和駐地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排查民政救助對象,宣傳社會救助政策,重點摸排流浪乞討人員,及時進行對接。積極與蘇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志愿者、愛心組織開展愛心幫扶、政策宣傳、矛盾調解、安全巡查、民情收集、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
翻開新巴爾虎右旗民政局聯合旗邊境管理大隊制訂的“共筑千里邊疆社會救助星光帶”實踐活動方案,記者看到,該方案對旗民政局、旗邊境管理大隊、邊境派出所、蘇木人民政府的職責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懊裾块T聯合旗邊境管理大隊加強對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推進工作有序落實。協調蘇木人民政府為屬地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提供政策指導,共同開展親民愛民為民結對幫扶工作以及社會救助相關政策宣傳、志愿服務、民族團結政策宣講等活動,以實際行動共同促進邊境平安、和諧?!毙掳蜖柣⒂移烀裾窒嚓P負責人表示,“同時,指導蘇木人民政府對邊境派出所移交的困難群眾,根據相關政策予以核查,共同施救,確保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底線。”
主動發現,社會救助更及時精準
3月,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工作人員在日常入戶走訪時,得知轄區的一位高齡獨居老人因積雪過多無法外出致使生活陷入困境。詳細了解了老人的實際需求后,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第一時間組織人力、物力幫助她清理屋外積雪,并送去米、面、油和生活必需品,幫老人解決了生活難題。
“遇有降溫等惡劣天氣時,我們更是一天一走訪,確保困難群眾有充足的防寒物資,并仔細叮囑注意保暖、安全御寒?!蹦獱柕栏律鐣戎驹阜照疽晃还ぷ魅藛T告訴記者,“我們通過建立幫扶對子,加強日常走訪探視和照料服務,進一步落實落細民政救助政策,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p>
記者了解到,額爾古納市作為邊境口岸城市,以分布在邊境線上的10個邊境派出所為平臺,聯合設立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市邊境管理大隊、市民政局還聯合開展“千里邊防真情暖 界河作證警民情”親民愛民為民共建實踐活動,警地聯合,優勢互補,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據額爾古納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工作推進中,他們打造了“一站兩網”模式,即共建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融入鄉鎮普惠社會救助網、民政系統重點人員社會救助網,參與社會救助對象幫扶,依托社會救助系統信息平臺,自動生成一張困難群眾幫扶清單,并提供政策到家、扶貧濟困、為民解紛、老年幫扶等服務,為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增加覆蓋面、增強及時性。
警民協作,邊境群眾感受到溫暖
2022年11月3日,陳巴爾虎旗民政局收到一面寫有“急民之所急 解民之所困”的錦旗,這是鄂溫克民族蘇木雅圖格嘎查委員會代表牧民達西端德格送給旗民政局,感謝民政部門幫助達西端德格走出生活困境。
據介紹,達西端德格患有智力殘疾,無勞動能力,且無兒無女,唯一的弟弟也于2022年7月因病去世。雅圖格嘎查及時將他的情況反饋給旗民政局。旗民政局立即安排專人與鄂溫克民族蘇木社會事務辦、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工作人員一起入戶了解核實情況。經核實確認,達西端德格符合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條件,并按程序將他納入特困供養范圍,安排他入駐旗社會福利院,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像這樣的暖心救助故事,在千里邊境線上的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里還有很多。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的設立,是我們探索走出的一條符合自身實際、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新路,在警地聯動中,既打開了親民愛民為民的新局面,也為推動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截至目前,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已累計辦理實事97件。同時,基層民警還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建立長期幫扶關系,為更多邊境困難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救助幫扶。”呼倫貝爾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的部署,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的工作機制,完善服務內容,讓更多困難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p>
如今,設立在千里邊境線上的一個個社會救助志愿服務站,不僅連成了一條閃閃發光的社會救助“星光帶”,還是警民聯動帶、警民連心帶,既照亮了困難群眾的新生活,又繪就出民族團結和諧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