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周冉冉) 日前,江蘇省民政廳印發實施方案,啟動“養老服務監管效能提升年”活動。活動從今年4月開始至12月底結束,主要分為全面評估、專項整治、總結提升三個階段。方案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將“養老服務監管效能提升年”活動納入年度重點工作范圍,進一步完善監管政策體系,健全市場準入、信用約束、預付費管理、反詐處非、信息共享、風險預警等制度,推動養老服務綜合監管不斷取得新成效。
根據實施方案安排,省民政廳將組織對全省養老服務監管制度建設、機制運行、能力提升、工作成效等方面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及時向各地反饋發現的問題及不足;將組織開展第二批五級養老機構評定,并對各地評定的四級養老機構按一定比例進行抽查復核;開展“生命至上,隱患必除”養老機構消防安全專項行動等。同時,民政部門將聯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養老機構食品安全“雙隨機、一公開”檢查。
江蘇省還將在養老服務監管方面推出一批創新成果。圍繞聯合抽查檢查、聯合信用約束、聯合行政執法、聯合風險預警,推動健全養老機構跨部門綜合監管機制,“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深化養老機構風險隱患“紅橙黃綠”分級管控機制,持續做好“黑機構”動態清零。指導試點地區建立養老服務糾紛調解委員會,保障住養老人和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建立健全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長效機制,優化孤寡老人服務。加強數字化監管,進行“金民工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本地化改造,細化養老機構管理模塊,增加資金監管內容,優化上門服務數據和居家適老化改造數據預警模型,開發養老服務多要素監管大屏,推動監管關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