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有政務中心、黨員之家,也有家長課堂、康復理療室;有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也有音樂室、舞蹈室,一個站點滿足社區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也讓“家門口”的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養老機構“嵌入”到社區,以多方力量匯聚起多方資源,搭建“一體化資源整合,一站式綜合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努力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的綜合養老服務。
“幸福里”的新幸福
在北海,找尋“幸福里”很容易:從車水馬龍的北部灣路轉個彎,便在繁華的城市中尋得這處寧靜祥和、生活氣息濃郁的田園之地。老人老屋老手藝,老街老巷老故事,古老和現代在這里交錯,歷史滄桑和人間煙火在這里融合。
幸福里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江文告訴記者,幸福里的“幸福”取自轄區的幸福街、幸福苑和幸福市場等元素,“里”即街坊之意,“五家為鄰,五鄰為里”。近年來,隨著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幸福里社區又為2200多位居家老年人賦予了另一種幸福:寬敞明亮的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里,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理療室、家長課堂、黨員之家、音樂室、舞蹈室,各種生活、娛樂設施一應俱全,老人們下棋、看書、練書法,各有所愛;學唱歌、學跳舞、練形體,各得其樂。
60多歲的黃阿姨是位獨居老人,多年的獨居生活使她性格孤僻,很少出門,幾乎沒有社交活動。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成立后,工作人員上門了解她的情況與需求,邀請她參與社區活動。多次鼓勵和引導后,黃阿姨終于走出家門,每天到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唱歌跳舞,生活豐富起來了,精神也好了很多。在志愿者的帶動下,黃阿姨又積極加入社區養老志愿服務隊,照顧一位90多歲的獨居老人。
江文告訴記者,為給社區居家老人提供更多服務,幸福里社區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堅持黨建引領,搭建起包括政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理療室等在內的社區“一站式”養老服務綜合體,用一個站點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同時,充分發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作用,建立起街道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共產黨員戶聯動服務體系,集聚社區干部、老年人及其子女、居民代表、養老機構、社會各界人士力量,共同解決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居家養老問題。“我們還充分發揮社區老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組織有威望的老黨員、老干部加入養老服務智囊團,發起‘抱團式’‘互助式’養老,營造‘熟人社區’氛圍。”江文表示,目前幸福里社區已初步建立“黨建引領+各方共同參與”的服務模式,織密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護、健康護理等居家養老服務。
“嵌入式”的新便利
王海燕是北海市海寧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員,在幸福里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組建后,她被委派至社區,負責照護日托等老人的日常生活。“我們還派駐專業的護工、醫護人員,把機構的服務下沉至社區,打造一個‘嵌入式’養老機構,讓老人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機構的專業養老服務。”
“寧某,1940年6月出生,行動能力緩慢,生活半自理,喜歡讀書看報……”記者看到,對每位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參加日間照料、娛樂活動的老人,工作人員都為其建立了一份包括身體狀況、家庭住址、緊急聯絡人、個人愛好等信息的檔案,以便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康復和文化娛樂活動。駐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還組建了專業的評估團隊,對轄區老年人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一人一案”提供理療、按摩、艾灸等康養服務。
北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王雪華告訴記者,在推進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中,北海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專業養老機構負責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的運營,從而將養老機構“嵌入”到社區,把專業的護理技能送進老年人的家門、身邊。
通過機構介入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的運營,在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照護服務的同時,北海市也以多樣化的文化娛樂活動滿足居家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引導他們走出家門交友聯誼,培養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通過建立興趣小組,使老年人在音樂、舞蹈、健身、書畫等學習中不斷進步,讓老人獲得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北海市還通過政府購買“老吾老”服務,委托機構免費對失能失智老人的子女、親屬和家政等照護者進行養老護理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增強其家庭養老照護能力。
王雪華介紹,機構負責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的運營后,還對獨居等老人進行定期的安全巡訪和精神關愛,開通“社區養老服務熱線”,每天對獨居老人進行一次電話訪問,每周到獨居老人家上門巡訪一次。對需要入住養老服務機構的老年人,也可以根據老人及子女的意愿,安排入住日間照料中心或養老機構。
“多力量”的新服務
79歲的吳叔退休前是學校的音樂老師,幸福里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營業后,他重新“上崗”,成為社區活動室的一位音樂老師,從歌唱技巧到低音、中音、高音等基礎知識,每天耐心地教社區的老人們學習音樂。雖然是志愿服務,但他上課提問、課后布置作業,每節課都一絲不茍。他說:“把自己一生所學的知識講給更多的人,帶領社區老人們了解音樂、愛上音樂,覺得很有價值,也很有成就感。”在自己為社區老人服務的同時,吳叔還介紹以前的同事也來到社區,志愿為老人們開設了形體課程。如今,上音樂課和形體課已成為最受幸福里社區老年人喜愛的文化娛樂活動。
記者了解到,在全市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中,北海市注重整合政府、社會組織、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共同為老人提供多重保障與服務。通過整合民政、衛健、住建、殘聯等部門的公共設施無障礙改造、老年人健康體檢、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居家上門服務等資源,解決社區老年人出行、居家生活的問題;通過搭建供需平臺,以“嵌入式”養老機構整合社會組織、企業、個體戶等資源,將助餐、家政、照料、理發、智慧養老產品、醫療等服務事項集中起來,老年人根據自身需求撥打社區養老服務熱線后,工作人員即可安排相應服務;通過暢通愛心渠道,鏈接社會慈善資源,培養和吸引志愿者共同為困難老人提供精準幫扶。
王雪華表示,北海市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將堅持“品質養老”,努力打造“康無憂”“養無憂”“照無憂”“樂無憂”“暖無憂”的服務體系,讓全市老年人的居家養老生活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