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隨縣民政局為新人幸福“加碼”,在提供婚姻登記服務的同時,發(fā)放《清廉家庭倡議書》,并為新人制作新婚紀念相框。供圖/肖 欽
日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qū)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攜手萬樓青年碼頭共同打造了古樓婚姻登記中心,試點探索“婚登+文旅”新模式。供圖/周劍鋒
日前,山東省青州市舉辦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集體婚禮,倡樹喜事新辦、婚事簡辦新風尚。供圖/郭 進 孫 磊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周末,甜蜜溫馨、浪漫有愛。全國部分婚姻登記機關不但“為愛加班”,還組織了很多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如集體頒證、集體婚禮、公益慈善活動、參觀婚俗文化展等;提供了諸多溫暖貼心的服務,如制作新婚紀念相框、手寫婚書、婚姻家庭輔導等,進一步豐富了“520”的內涵和外延,讓“520”不只是“我愛你”。
本報記者在這個充滿愛的日子里,連線部分婚姻登記機關,共同見證新人的喜慶浪漫時刻。
于都河畔翻開人生嶄新一頁
本報記者 趙曉明
初夏,于都河畔,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以下簡稱紀念碑)巍然矗立,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以下簡稱紀念館)里,人頭攢動。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省于都縣,瞻仰紀念碑,察看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舊址、原于都縣城東門渡口,參觀紀念館。
2023年5月20日,從小聽著紅軍長征故事長大的31歲青年朱祚華來到于都河畔,感悟紅色精神,并在當天翻開了自己人生的嶄新一頁。
朱祚華參加的是于都縣委宣傳部、縣民政局、縣行政審批局、團縣委、縣婦聯、縣旅投公司聯合舉辦的“520”戶外集體結婚頒證儀式活動,旨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培育文明婚嫁新風。
走進紀念館,古銅色的序廳主題浮雕《集結出發(fā)長征》映入眼簾。朱祚華和愛人羅超瑛手牽手,與其他21對新人一起聆聽講解員的講述。踏入紀念館長征出版物博覽中心,一對對新人穿戴VR設備,“穿越時空”體驗幫紅軍修浮橋、渡于都河。
“這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朱祚華說。
76歲的老黨員、老戰(zhàn)士湯洪發(fā)穿戴整齊,傾聽22對新人在紀念園草坪“守望樹”下共唱紅色歌曲《從此》。這位入黨已50多年的老人仔細叮囑參加集體結婚頒證活動的孫子湯海龍:要不忘初心,接續(xù)奮斗,并祝小兩口幸福和睦、白頭偕老。
“結婚登記是人生大事。在這樣一個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館,重溫長征精神,感悟紅色情懷,很有意義。”湯海龍告訴記者。
“新時代呼喚新觀念,倡導新的文明風尚。”于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曉陽在致辭中說,“集體結婚頒證溫馨浪漫、簡樸熱烈,祝新人們夫妻恩愛、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在各自的崗位上作出優(yōu)異成績。”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朱祚華平日里也總向身邊人提倡移風易俗、遏制高價彩禮。“經過這幾年的宣傳引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支持移風易俗。”朱祚華告訴記者,“就像我的愛人羅超瑛,不贊同高價彩禮。岳父母也通情達理,認為子女過得幸福才最重要。”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該破陳規(guī)、除陋習,做文明節(jié)儉婚俗新風尚的傳播者、踐行者,不要讓高價彩禮冷落了真心、綁架了愛情。”湯海龍說。
“現在,大家一起亮一下手中的結婚證。它的分量很重,因為它承載了夫妻的幸福、孩子的未來、家庭的安寧。”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樓的文化講壇內,于都縣婦聯兼職副主席、江西律嘉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彩紅給新人們上了新婚第一課,為愛情減負、為幸福護航。
據于都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曾春燕介紹,近年來,于都縣不斷加強鄉(xiāng)風文明建設,采用演、看、讀、講、唱、誦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移風易俗、婚事簡辦的故事,組織“贛鄱紅色娘子軍”宣講團開展文藝巡回宣講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集體結婚頒證,持續(xù)倡導婚事新辦、婚事簡辦,引導新人感悟婚姻家庭之責任、婚姻和諧之美好,培育文明節(jié)儉的婚戀觀。
“新人參加集體結婚頒證,以實際行動倡樹婚嫁新風,展現了新時代新青年的良好風貌。”曾春燕說。
朱祚華和羅超瑛的選擇也給朋友們很大觸動:“你們的集體結婚頒證很有紀念意義,希望我們結婚時也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制扇至美 喜上眉梢”
富小新
為滿足新人在“520”領證結婚的美好心愿,浙江省海鹽縣民政局提前一個月就通過電視臺、微信等渠道,告知公眾5月20日正常開展婚姻登記工作。同時,參照去年工作量,增加工作人員,最大限度開放婚姻登記網上預約。
當天,在工作人員的精心布置下,海鹽縣民政局婚姻登記管理服務中心滿是喜慶元素:鮮花相迎的入口走廊、裝飾華美的紅鸞天喜閣、溫馨舒適的候登大廳、簡約大氣的傳統頒證大廳、浪漫純潔的現代頒證大廳……迎接新人的到來。
卻扇禮畢,新娘一展朱顏;作揖同禮,夫妻禮拜天地……上午10點,在中式頒證大廳,“制扇至美 喜上眉梢”暨“520”新人頒證活動正式開啟。在主持人的引領下,新人跨馬鞍、跨火盆,體驗中式婚禮流程、感受中式婚禮魅力。活動還特別邀請團縣委書記湯振杰擔任集體頒證嘉賓,見證新人的幸福時刻。
當天第一對領取結婚證的新人激動地說:“我們原本打算今年春節(jié)領證,最終決定在寓意‘我愛你’的5月20日登記。現在看來,這個選擇太對了,今天的婚姻登記中心太美了,我們拍了好多照片留念。”
陳先生和何小姐在完成宣誓后,分享道:“我們已經交往4年了,在這個浪漫的日子結束長跑、登記領證,我感覺很幸福。”何小姐則表示,在領證的同時還幸運地體驗了中式婚禮,感受了傳統文化,儀式感滿滿,終生難忘。
當天,新人們還在社會工作者的引導下,有序參觀了婚姻文化體驗館,走過牽手廳、契約廳、婚慶廳、相守廳、時光長廊,并打卡蓋章,感受婚姻之美、契約之責、家庭之義。
海鹽縣婚姻登記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xù)深化婚俗改革,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婚姻家庭文化,樹立積極健康的婚姻價值觀,引領社會共富文明新風尚。
特別的結婚地點只為特別的你們
本報記者 張路曦
“夭夭桃花,灼一世芳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喜事新辦不張揚,小事不辦有節(jié)制,宴席適度不鋪張,禮金往來不攀比,不把人情變成債,自覺抵制比闊氣,惡俗婚鬧要摒棄。”
…………
水上婚俗表演、中式婚船集體頒證、草坪集體婚禮……5月20日,山東省“海誓山盟·愛在齊魯”婚俗改革宣傳服務活動第一站“我在馬踏湖等你”,在桓臺縣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同時,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婚姻登記巡回點正式啟用。
“巡回點只在每年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啟結婚登記服務,通過網上預約就可以前來辦理業(yè)務。屆時,新人不僅有更美好的婚姻登記體驗和回憶,還可以欣賞到水上婚俗等一系列中華傳統文化表演。下個月,我們還將在這里舉辦一場水上集體婚禮。”桓臺縣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姚玉敏表示。
一手拿著大紅證書,一手捧著美麗鮮花,兩眼笑成月牙的張皓天向記者介紹:“我是濰坊人,愛人王冉是臨沂人,我倆居住在濰坊。現在山東省內戶籍居民可以跨市辦理婚姻登記,很方便,我們在得知馬踏湖婚姻登記巡回點開放的消息后,就特意預約了‘520’在這里結婚登記。我們剛剛還參加了浪漫的草坪集體婚禮,既收獲了滿滿的儀式感,又節(jié)省了婚事開支,還向更多年輕人傳播了喜事新辦簡辦的觀念,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在5月20日活動現場,一場包含明制漢婚和醮子出閣禮、“儒風婚尚”新時代中式婚禮以及湖區(qū)特色水上婚禮在內的民俗婚禮儀式展演,也讓人們在體味傳統文化韻味的同時,感受到新時代婚禮新風尚的魅力。
“太有儀式感了!”蘇春雪與唐天銘一早就趕來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婚姻登記巡回點領證。蘇春雪告訴記者:“我們都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的,在桓臺縣工作,今天不僅觀看了民俗婚禮儀式展演,還在許多溫馨浪漫的場景打卡留念,真是讓人驚喜,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當天,山東省民政廳副廳長劉建武還為新人們頒證,并祝福他們“共同把小家庭經營好,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近年來,山東省推行婚姻登記全鏈條改革,實行了婚姻登記“省內通辦”“跨省通辦”,減少了證明材料、簡化了登記流程、減輕了群眾負擔。“我們還開展了‘反對浪費、文明辦事’移風易俗專項行動,推動全省5.4萬個行政村全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的新時代風尚。”山東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潘紅春介紹說。
據了解,馬踏湖國家濕地公園婚姻登記巡回點作為桓臺縣推出的特色婚姻登記場所,在“520”“521”共吸引了200余對新人在此辦理婚姻登記。
為金牛俊彥的幸福增添質感
本報記者 趙曉明
頒證大廳里,婚姻登記員笑意盈盈,為新人們一一頒發(fā)結婚證;戶外草坪上,一對對新人談笑風生,暢享領證的甜蜜;掛滿同心鎖的愛情樹下,最美家庭代表傳授美滿生活的“幸福秘籍”……
5月20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qū)民政局攜手區(qū)委人才辦、區(qū)總工會、團區(qū)委、區(qū)婦聯、沙河源街道等單位,在府河攝影公園婚姻登記處舉行“緣聚成都,幸福滿蓉城”暨金牛區(qū)第二屆“相約520·情定新北城”集體頒證儀式。
8時40分,金牛區(qū)民政局“金牛民政為民生”視頻號直播準時開啟,區(qū)民政局兩位工作人員“變身”直播主持人“金小民”,帶領萬名網友圍觀這場浪漫之約。
隨著鏡頭轉向婚姻登記處等待區(qū),紅色的遮陽傘下,一對對新人正在潔白的座椅上休息。“早上7點多就有好幾對新人前來等候了。”“金小民”主持人“金金”岳詩陶介紹說。
“金小民”主持人“民民”陳飛隨即補充道,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擴大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包括四川在內的2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可跨省進行婚姻登記,不用再回“老家”往返跑。
戶外頒證現場,各部門還為新人開設了政策咨詢服務站點,讓他們感受到金牛區(qū)實實在在的定制幸福。在青年婚戀家庭輔導小站,工作人員為新人提供婚戀婚育及家庭家風輔導;在青年人才工作小站,工作人員為新人解讀購房、子女入托就學等金牛區(qū)人才新政;在金融服務小站,不少新人咨詢理財、青年創(chuàng)業(yè)貸款等金融問題。
“民民”陳飛翻開活動場地內的婚戀宣傳冊,一眼便被上面的“我們還會愛么”的標題所吸引。婚姻調解員趕緊解惑:“現在,生活節(jié)奏快,不少夫妻下班回家累了就不愿多溝通,而且都覺得自己平時為家庭付出很多,這樣容易造成矛盾。生活要有儀式感,要把自己的心意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像今天這樣參加集體頒證儀式,更有特殊的紀念意義。以后,回憶起當初的甜蜜,也有助于表達愛。”
結婚意味著什么?集體頒證前,幾對新人在臺下聊得火熱:“我認為結婚是責任,要負起丈夫、妻子的責任。”“我覺得結婚需要包容,雙方一同把日子過好。”“我們覺得結婚意味著新的開始。”在旁邊傾聽的兩位“金小民”笑稱:“被塞了一把‘狗糧’。”
10時11分,《今天你要嫁給我》的音樂響起,集體頒證儀式開始。金牛區(qū)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建軍上臺致辭,為新人送上真摯祝福。
“金牛區(qū)重視青年、關懷青年、支持青年,持續(xù)用心用情用力優(yōu)化青年婚戀環(huán)境,搭建青年社交平臺,開展青年交友活動,舉辦集體頒證宣誓,努力為新婚青年俊彥增添幸福質感,促進青年人才相識金牛、牽手金牛、扎根金牛。”朱建軍說。
參加集體頒證的30對新人有金牛區(qū)“俊彥計劃”引進的大院大所、科工企業(yè)的高層次人才,有青年教師、醫(yī)護人員和公安民警,他們手捧鮮花,相偕同行,緩緩走向通往幸福的起點,許下新婚的誓言:我們自愿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同心樹下,新人們踮起腳尖,用紅絲帶掛上同心鎖。親友們圍在不遠處,用相機記錄下這一美好瞬間。全國最美家庭代表馮好問和鄭紅梅夫婦在同心樹下向新人傳授了“幸福秘籍”:把婚姻誓言帶到今后的生活中,相互理解、支持,家庭生活能夠更美好、更甜蜜。
“經歷了愛情長跑,我們迎來了新的開始,希望未來的日子越來越好。”“我理解愛人的不容易,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盡己所能互相支持,共享和美幸福生活。”……活動現場,新人們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參加活動的社區(qū)工作者馮敏在與記者連線時表示,集體頒證、集體婚禮不同于傳統的個人婚禮,更加體現節(jié)儉簡約的理念,更契合新時代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青年定制集體婚禮,也有助于加深他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
“金金”岳詩陶就是金牛區(qū)“俊彥計劃”引進的青年人才,在直播結束后,她感嘆:“金牛區(qū)對青年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爭取以后我也能成為參加這個活動的新人。”
青春向陽而生,金牛筑夢前行。府河攝影公園婚姻登記處主任劉雪玫表示,在“520”這個美好的日子里舉辦集體頒證,讓一對對青年俊彥永結同心,彰顯了金牛區(qū)的溫度,在培育文明向上婚俗風尚的同時,也有助于吸引青年人才扎根金牛,在這里開啟嶄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