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未成年人六大保護

時間:2023-06-0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確提出了未成年人的六大保護,即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司法保護。

家庭保護,就是家庭中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而共同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員,也應協助其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人。

學校保護,是指學校以及嬰幼兒照護服務、早期教育服務、校外培訓、校外托管等機構,在教育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的成長特點和規律,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社會保護,則是指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和服務。比如,近些年,由民政部和相關部門指導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百場宣講進工地”等活動,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的薄弱環節,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愛。

“網絡保護”和“政府保護”是新修訂的未保法新增的兩個章節。

網絡保護,主要是為了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有責任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近年來,我國嚴格實行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制度,推動建立統一的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電子身份認證系統,有效扼制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過度消費等行為。

政府保護,也可理解為國家監護。在未成年人因各種原因得不到有效監護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將對其進行監護和救助。同時在職責范圍內,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最大的支持。

司法保護,就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履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比如,在司法案件中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支持社會組織、社工等參與未成年人案件中的社會調查、教育矯治等。

每個兒童都應受到保護和關愛,這需要多方協同努力。任何組織和個人發現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情形,都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

(本報記者 祝 闖 撰稿)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