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 任燕順
甘肅省民政廳結合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三新一高”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力以赴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民政部及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努力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推進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把民政工作作為“民心工程”,突出政治引領,更好服務發展大局。立足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的政治屬性,堅持把做好民政工作作為充分體現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集中展現我們黨鮮明政治本色和根本政治立場、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工作,堅決把牢民政工作政治方向。時刻緊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找準民政工作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定位,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不折不扣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到位,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仰者、實踐者、捍衛者。不斷磨煉政治能力,提高政治素養,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做到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強化政治擔當,勇擔政治使命,更好發揮民政工作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在社會治理中的基礎作用,做到始終與黨中央同心同向同行,使各項民政工作得民心順民意,體現黨的性質宗旨,傳遞黨的關懷溫暖。
把民政工作作為“夯基工程”,強化責任擔當,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做好民生民政工作作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夯基工程”,樹牢“民生無小事”的思想,在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統籌辦好民生實事、兜住民生底線,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養老服務、社區服務等,更好發揮民政服務在促消費、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不斷增強社會組織服務經濟、服務行業能力,有效激活民間力量。全面加強農村民政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二是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針對特困人員的特點和需求精準施策,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金,發展“資金+物資+服務”救助模式;完善老年人、兒童、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群體服務保障制度,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優先保障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三是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統籌推進基層協商及社會組織協商,健全制度化協商平臺,推動協商民主深入發展;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四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把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民政工作全過程,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大民政機構設施節能降碳技術應用,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和綠色環保殯葬用品應用、綠色低碳祭掃,引導生態環保社會組織、社工人才和志愿者發揮積極作用,服務推動綠色發展。五是弘揚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扶危濟困、孝老愛親、樂善好施、守望相助、慎終追遠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積極推進婚喪習俗改革,發揮區劃地名在傳承中華文脈、留住美麗鄉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民政力量。
把民政工作作為“創新工程”,積極探索示范,有效激活發展動能。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民政工作對象、內容、方式和條件等發生了新變化,給民政政策銜接、基礎設施配套、資金人員保障等帶來新挑戰新問題,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改革完善,著力破解一些結構性、周期性、體制性制約難題,推動民政工作更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一是立足精準配置救助資源,持續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對低保邊緣人口、支出型困難人口的救助幫扶,全面實施由急難發生地開展臨時救助政策;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的銜接,完善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機制,切實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二是立足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加快實施“建設100個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300個村級互助幸福院”2023年省政府為民實事任務,有效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不斷拓展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三是立足強化特殊困難群體關愛,在全省范圍內啟動實施結對關愛孤兒、困難重度殘疾人和特困家庭的“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切實做到讓特殊困難群眾精神有人關愛、心靈有人撫慰、困難有人幫助、權益有人維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積極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支持兒童福利機構建造家庭式居所。四是立足基層治理賦能增效,支持蘭州市深化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示范區創建,以點帶面、示范引領,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探索有益途徑;實施“深化鄉村地名服務 點亮美好家園”試點,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應用;持續開展社會組織“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學習教育,引領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五是立足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健全完善慈善法規制度體系,鼓勵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深入實施“五社聯動”試點項目,深化東西部協作社工人才交流合作,推動實施甘滬社工機構“牽手計劃”;建立健全基本殯葬服務制度,大力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和綠色低碳祭掃;全面實施結婚登記“省內通辦”,努力提升婚姻登記管理服務水平。六是立足增強民政部門履職能力,不斷深化民政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民政領域數字政府建設,推進數字賦能;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券,謀劃、儲備、實施一批民政服務設施建設項目,補齊服務設施短板;以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大力實施“三抓三促”行動,鍥而不舍轉作風、提效能,為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