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持續樹牢安全紅線意識,推動民政系統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按照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有關部署,民政部決定于今年6月以“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主題,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月”活動。
即日起,本報以專題形式,陸續刊登全國民政系統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方面的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制度成果,以饗讀者。
強化源頭治理 抓牢事前防范
護航首都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北京市社會建設和民政系統堅持人民至上、強化問題導向,圍繞“建機制、定措施、補短板、除隱患”,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抓實抓細安全管理工作,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為推進首都社會建設和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強化政治意識,始終保持狠抓安全生產高壓態勢
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北京市社會建設和民政系統充分理解安全生產與人的緊密聯系和與發展的辯證關系,持之以恒加以學習宣貫,將責任壓力轉化為抓好安全工作的不息動力,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深刻把握首都安全生產特殊重要性。北京市民政系統肩負著“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承載著百姓安居樂業、老人安度晚年的使命任務,從這個意義上講,北京市民政系統安全產生不能出事,更出不起事。
深刻把握民政系統安全生產底線要求。民政的服務對象多為弱勢群體,這類群體行動能力有限,部分還患有精神類疾病,自救能力不強。民政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標準、最高效的行動,維護好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聚焦薄弱環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
加強常態化飛行檢查。北京市將飛行檢查作為日常檢查的重要形式,由領導班子成員帶隊,采取“四不兩直”形式,通過看現場、查資料、問情況,及時掌握和查找安全問題,將隱患排查融入日常、做在經常、常抓不懈。實行安全專家聯合檢查。市、區兩級民政部門及所屬基層單位充分利用屬地人力資源,與消防部門、安全技術服務機構建立聯合檢查、委托檢查機制。職能部門側重檢查制度落實情況、臺賬建立情況和日常管理情況。安全專家側重發揮專業優勢重點排查設備設施、技術指標等安全隱患情況。
搭建信息互聯互通平臺。按照全市統一要求,安裝“京辦”“京通”“企安安”等工作軟件。各級民政服務機構以信息化平臺為載體開展自查,各級領導、行業部門依托平臺實時掌握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情況,切實將隱患臺賬電子化、數字化,實現互聯互通,全流程跟蹤整改落實,極大提升安全檢查效能。
完善制度機制,持續提升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水平
依法修訂法規細則。北京市將行業安全納入民政行業發展規劃重點內容,制發《安全管理約談辦法》《北京市養老機構綜合監管暫行辦法》等目標性文件。編制養老、兒童、福利、社會事務領域《安全隱患目錄清單》《安全檢查清單》,明確民政行業領域排查整治標準要求,將安全責任分解至基層,落實到末梢。
建立安全隱患清單。北京市將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層層建立健全安全隱患清單,推動各部門、各單位深入排查制度機制、設備設施、人員思想、內部管理、工作落實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嚴格審核把關、統一匯編成冊,實行掛賬督辦。
提高安全責任意識。北京市民政系統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新修改的安全生產法納入工委理論中心組、局長辦公會學習計劃和干部培訓計劃,以上率下深入學習。制作警示教育視頻,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依托社區、屬地消防部門加強對安全生產和消防知識普及,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干部職工參與安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堅持抓常抓長,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常態化工作機制
聚焦重點行業,化解風險矛盾。北京市圍繞社會福利機構安全管理的重難點領域,強化風險防控,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開展“兩個通道”常態化整治,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督促各級加強安全設施改造,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聚焦重點場所,做好安全防范。北京市圍繞委局系統管轄的人員密集區域、老舊房屋、墓園區等重點場所,強化群防群治基礎,協調相關部門建立排查、治理、驗收閉環管理工作機制。
聚焦基本制度,建立保障機制。北京市結合各行業、各單位、各崗位特點,完善事故應急處置預案。推進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以制度落實為安全生產提供有力保障。(供稿/北京市民政局)
強責任 深排查 重宣傳
不斷夯實民政系統安全工作基礎
浙江省各級民政部門自覺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持續強化責任落實、深入排查整治、注重宣傳教育,安全工作基礎不斷夯實,整體安全形勢持續向上向好。
堅持黨建統領,強化責任落實
浙江省結合民政實際,健全工作機制,及時部署安排,壓緊壓實安全責任,確保安全工作落實。
完善制度設計。浙江省民政廳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年度考核體系,提升比例權重,督促各級守牢安全工作“責任田”。區分業務條線細化明確安全管理和檢查標準,出臺《浙江省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規定(試行)》等文件。
強化工作部署。省民政廳將安全生產工作列為廳黨組會常態議題,研究部署重點工作。建立安全工作調度制度,及時召開安全工作調度會,統一部署安排安全工作。
壓緊壓實責任。省民政系統逐級成立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處室(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協同推進各項安全工作。全面壓實機構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的法定責任,把工作責任傳導到每一個“神經末梢”。
突出工作重點,深入排查整治
針對民政服務機構點多、面廣、線長等特點,浙江省民政廳突出抓好“五查”工作,切實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密度,著力排查消除安全隱患、漏洞、死角。
定期開展機構自查。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救助管理、殯葬服務等服務機構對照安全標準,落實“每月一自查”制度。
聘請第三方專業檢查。省民政廳以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對機構消防安全等進行每月一檢,即查即整改。
常態組織屬地巡查。各地通過檢查調研、結對幫帶、專項檢查等方式常態化開展安全檢查,尤其對城區人數多的機構、偏遠山區人少的機構、山塘庫區的老人兒童散居較多的村落、市區流浪乞討棲居地進行檢查巡查,做到重點區域重點查偏、遠區域一起查。
聯合開展執法檢查。省民政廳聯合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住建、消防救援等部門,合力解決和閉環整治突出安全風險隱患,提升安全檢查專業性、權威性、有效性。今年關停養老機構1家,停業整頓2家。
及時組織隨機督查。由省民政廳主要領導帶隊,在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節慶等時間節點,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全省民政系統安全工作落實情況進行突擊督導檢查。
強化能力提升,注重宣傳教育
結合“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消防宣傳月”“安全生產月”等活動,浙江省民政廳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多維度、立體式安全宣傳教育培訓。
加強教育培訓。省民政廳積極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動員機構主要負責人參加“安全承諾踐諾”“動火作業風險我知道”等活動,督促服務機構、服務場所主要負責人、法定代表人、實際負責人,切實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廣泛組織民政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及服務對象開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提升安全素養和現場應急處置能力。
突出實戰演練。與消防等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圍繞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等重點,定期組織安全逃生、應急處置、自救互救等實戰演練,提升工作人員和民政服務對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優化宣傳方式。借力新媒體、采取新手段,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活動。利用民政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平臺開設安全專欄,利用微信、“浙政釘”工作群轉發、群發安全提示,引導廣大民政干部職工和服務保障對象主動參與、積極互動。
安全工作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浙江省民政廳將扎實推進各項安全工作和安全制度落實,持續提升民政安全責任傳導力、風險管控力、事故預防力、應急處突力,確保全省民政系統安全穩定,為杭州亞運會召開營造良好環境。(供稿/浙江省民政廳)
高位謀劃 強力推進
堅決守住民政服務對象生命健康安全
今年以來,湖南省在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將抓好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工作作為重大課題開展調查研究,以“時時放心不下”的緊迫感和“時時緊抓不放”的責任感,狠抓民政領域安全生產工作。
高位謀劃 凝聚合力
強化黨政重視。湖南省民政廳積極爭取黨委政府重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分別作出批示,省政府分管領導帶頭到養老、兒童等福利機構“四不兩直”暗訪。
強化上下聯動。省民政廳黨組中心組專題學習,研究安全生產責任清單,明確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和民政服務機構安全責任,今年圍繞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等下發文件、召開會議安排部署6次,對1個市6個縣安全責任落實有差距的政府分管領導和民政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強化左右協同。省安全生產委員會將民政服務機構安全作為重點場所安全在全省進行部署,省民政廳聯合省衛健委年初對民政機構疫情防控開展3輪檢查,今年以來聯合省應急、衛健等部門對全省養老機構進行2輪整治,抽查752個機構,整改安全隱患1024個。
高頻檢查 壓實責任
領導帶頭。湖南省民政廳黨組在以往開展10輪明察暗訪的基礎上,明確在主題教育期間,廳領導到市縣調研必先暗訪民政機構安全生產,廳主要領導帶頭開展夜間暗訪,4月份以來廳領導已暗訪了87個機構,有效傳導了工作壓力。
制度保障。省民政廳制定出臺《關于全省各級民政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四不兩直”常態化檢查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省、市、縣三級民政部門主要領導至少每月檢查1次,分管養老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每周要檢查1次,其他班子成員每月要檢查1次,廳辦公室每月進行調度,確保制度落到實處。
全面覆蓋。省民政廳推動各縣市民政部門實行包干聯點負責制,對全省民政服務機構開展滾動式、地毯式、拉網式大排查、大起底,整改各類安全隱患5600多個。
高效治理 防范隱患
聚焦重點地區治理。湖南省民政廳系統梳理近年全省民政安全設施比較薄弱的1個市4個縣,聯合省安委辦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從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全面篩查,專項反饋問題到黨委政府,切實堵住薄弱環節。
聚焦重點問題治理。省民政廳聯合消防等部門開展養老機構消防達標工程,對15個問題突出的機構實行掛牌督辦,指導各市、縣對全省31個養老機構“一對一”排查,對87個存在隱患的全部制訂整改方案,各級累計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進行整改,并支持全省逐步建成“安聯網”。
聚焦重點環節治理。省民政廳將規范民政服務機構管理服務作為重點環節進行治理,在重大節假日或夜間,對機構值班值守等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確保有人在、有人管、有緊急情況能及時處置。
高質整改 長效發展
湖南省民政廳堅持警鐘長鳴,提高民政服務機構尤其是養老服務機構的安全防范水平。
系統施策。省民政廳在全省民政系統部署開展民政服務機構重大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從建章立制、安全設施、隊伍安全素養等方面綜合發力,綜合提高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根治隱患。省民政廳強力推進農村敬老院“關停并轉”工作,在去年關停320多家基礎上,堅持一院一策,對安全條件較差的養老機構該關停的關停,服務對象不斷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集中供養。
高質量發展。省民政廳大力推進養老機構標準化建設,啟動養老機構空間設計、功能配套、設施配置、裝飾標識、文化氛圍“五統一”改造,切實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供稿/湖南省民政廳)
堅持問題導向 運用“五化”方法 全力筑牢民政安全防護網
吉林省民政廳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將其切實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全力抓細抓實抓到位。2021年,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在省民政廳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處這一內設機構,并指導4個市(州)和17個縣(市、區)成立了專門的安監處(科)室,配備專門人員、設備和經費,加強了安全生產管理力量。近年來,省民政廳堅持問題導向,充分運用“五化”(清單化、圖表化、手冊化、模板化、機制化)工作法,精準把脈、逐項破題,有效提升了安全生產管理效能,為民政事業創造了安全發展環境。
安全生產責任任務千頭萬緒,如何捋得清?
堅持“清單化”管理,做到條條有臺賬
吉林省民政廳對民政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任務進行全面梳理,建立了四個清單。
年度重點任務清單。省民政廳設置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年度重點任務、“五化”抓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年行動4個專題,明確了17項重點工作任務的推進措施、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社會事務專項任務清單。通過深入開展冬春安全整治大會戰、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省民政廳針對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婚姻登記機構、救助站等人員密集場所以及殯儀館、公墓等重點單位,排查風險點、掌控危險源,及時督促隱患整改到位。
民政服務機構主體責任清單。圍繞建立健全責任機制,省民政廳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建立健全領導機構,明確了15項安全生產責任制任務。圍繞會議、資金投入、危險物品管理、應急救援、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明確了14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圍繞安全檢查、隱患排查整改、建檔動態管理等方面,明確了5項安全風險防范措施。圍繞設備使用,明確了3項設備設施安全管理辦法。
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清單。省民政廳要求各地民政部門、各單位在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清單的基礎上,加強隱患排查整治,及時動態更新“兩個清單”,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等。
安全生產工作程序復雜、多頭并進,如何推得動?
堅持“圖表化”推進,做到件件有流程
吉林省民政廳以安全生產各個專項整治行動為主線,制定了《安全生產工作作戰圖集》《民政系統安全生產應急處置流程圖》《監督檢查流程圖和事故調查流程圖》,建立了風險隱患臺賬,督促各地按圖整改,照圖督辦。
“干部+專家”促提升。聘請消防、燃氣、房屋安全等第三方專家團隊參與排查,逐步構建起民政部門主導、相關單位協同、社會力量補充的全方位監督檢查機制。
“明察+暗訪”促實效。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就“明察”中發現的問題做到“暗訪”抽查,重點突破,有的放矢,提升調研的實效。
“線上+線下”廣覆蓋。針對疫情,各級民政部門通過督促自檢、電話抽檢、視頻連線等方式對全省1851家民政服務機構進行安全生產檢查,制定隱患整改“兩個清單”。
“常態化監管+專項治理”防風險。全面推行“三自主、兩公開、一承諾”,同時開展各類專項治理,精準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安全生產工作專業性強、操作難度大,如何學得會?
堅持“手冊化”操作,做到人人有教材
針對民政系統安全生產工作特點,吉林省民政廳將有關政策法規、文件要求、責任措施、管理機制、操作方法等進行了全面匯總,并簡化歸納,制成工作手冊,分別以紙質和電子版方式發放給每名干部職工,做到一冊在手,應知盡有。共制定了《民政系統安全監管手冊》《民政部門安全生產責任手冊》《崗位安全操作手冊》《風險因素辨識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手冊》《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手冊》《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手冊》《公共應急手冊》等7類手冊。
民政安全生產工作點多面廣、情況各異,如何管得好?
堅持“模板化”運行,做到事事有樣板
吉林省民政廳堅持試點先行,以標準化為目標,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做法,為全省工作提供工作模板。在長春市康寧醫院、長春市頤康園養老服務中心、長春市兒童福利院開展了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試點,形成了網格化管理、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應急管理三個模板,基本覆蓋了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和各個環節。
民政服務機構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如何管得實?
堅持“機制化”管理,做到環環有規范
吉林省民政廳堅持用機制建設抓管理、促落實,重點健全三項機制。
健全應急聯動機制。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為主、層級響應的原則,省民政廳修訂民政部門安全生產事故綜合預案,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計劃》。
健全雙重預防機制。省民政廳完善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實施了隱患排查治理分級分類精細化閉環管理,推進了誠信征信管理體系建設。
健全季節性安全事故預防機制。省民政廳牢牢把握季節性變化規律及民政安全管理工作特點,在重要節假日和重要時間節點科學分析研判安全風險,提出預警提示,全面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供稿/吉林省民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