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雷 耀 通訊員 母 慧
“小墨(化名),何媽媽又來看你了。”
“你看,今天我還給你帶了一個新朋友,有人一起玩,開心不?”
“開心!特別開心!”小墨親昵地摟著何浩靜,在她耳邊高興地說。
6月3日,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愛心代理媽媽”何浩靜帶著小兒子來到岔河鎮三神莊村看望她的結對幫扶對象——5歲的小墨,為她送去嶄新的夏裝、零食大禮包和玩具。小墨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平日由爺爺奶奶撫養。何浩靜和小墨結對后,逢年過節都會帶著各種禮物上門看望,陪小墨聊天,為小墨輔導功課。慢慢地,小墨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在何浩靜看來,結對幫扶不只是單向的奉獻,小墨熱切的回應也讓她覺得更幸福。
這只是唐山市調動社會力量關心關愛困境兒童的一個縮影。
為兒童特別是困境兒童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無憂、充滿關愛、舒適健康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幸福快樂成長,是家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近年來,唐山市高度重視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通過加強部門協作、精準落實政策、動員社會參與等舉措,用“特別的愛”溫暖困境兒童,用真情呵護他們健康成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舉旗定向,在保護上用力
就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唐山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全市在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上下足“繡花”功夫,下活“一盤棋”,積極推進工作制度化、體系化、常態化。建立由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雙組長”,民政部門牽頭的市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區)也建立相應工作機構。
“為把工作落實落細,唐山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關心關愛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部署建立包聯幫扶機制、落實監護照料責任等十項具體任務。”唐山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同時,組成9個督查組,對照《全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聯合督查迎檢工作分工》明確的7個方面47條督查重點,對各縣(市、區)工作情況進行了聯合督查,確保工作穩妥有序推進。”
記者了解到,唐山市民政局還聯合檢察院、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建立工作人員互派、通報會商、線索轉介、聯席會議等制度,構建了“檢察官+兒童主任+婦聯主席+五老+專業社工或志愿者”的一體化工作模式。
摸清底數,是做好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基礎。據介紹,唐山市已建立起市、縣、鄉、村四級工作臺賬,做到信息多部門共建共享,并及時動態更新。截至目前,全市共摸排困境兒童9476名,按照“一人一策”原則全部建立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對符合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條件的,及時予以認定。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困境兒童及時納入社會救助保障范圍,足額發放低保金,切實保障困境兒童的基本生活。
建強陣地,在服務上用心
16歲的劉元(化名),戶籍地為路北區喬屯街道城子莊社區。2011年6月父母離異后,他隨母親借住在母親朋友家。2023 年4 月,劉元的母親意外去世,戶籍地派出所多方尋找他父親無果后,他所居住的喬屯街道草場街社區工作人員把他送到路北區民政局。為了保障劉元的基本生活,路北區民政局工作人員把他送到唐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雙方簽訂了臨時監護委托協議,在劉元身份認定期間暫時由市未保中心負責臨時監護工作,并專門安排男護工精心照護劉元的生活。在劉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身份認定完成后,他被送到市兒童福利院,在那里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據唐山市未保中心主任崔飛飛介紹,唐山已完成兒童福利機構轉型升級,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市、縣、鄉、村四級未保工作體系,能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及時提供臨時照料、護送返鄉、心理疏導等救助服務。同時,廣泛鏈接社會資源開展困境兒童走訪慰問、暑期安全教育、防網絡沉迷等活動。目前,市、縣兩級未保中心已實現全覆蓋。按照“七有一助”(有場所、有標識、有專人負責、有機構職責、有工作制度、有工作流程、有檔案資料,社工機構協助)的標準,建成鄉鎮(街道)未保工作站231個,并引進社工機構25家、專業社工290多名,為兒童提供多樣化服務;按照“五有”(有場所、有標識、有專人負責、有崗位職責、有檔案資料)的標準,建成村(居)未保工作點1684個。全市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實現全覆蓋。
唐山市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的到來,改變了路北區韓城鎮困境兒童小蘭(化名)的生活。因父親入獄、母親去世,11歲的她跟隨爺爺生活。中心承接韓城鎮未保工作站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后,社工慢慢走近小蘭和她交朋友,了解她的需求、傾聽她的心聲。通過鏈接社會資源,搭建起幫扶小蘭的社會支持網絡體系,定期為小蘭提供關愛陪伴、課業輔導、情感支持等專業服務。現在的小蘭熱情活潑,經常幫著爺爺做家務。遇到開心的事時,會主動和爺爺分享。“我們好幾次上門時,看到爺孫倆抱在一起哈哈大笑。”社工小李告訴記者,“每每看到這一幕,我們都深受感動。”
多方發力,在關愛上用情
“陽陽(化名),如果生活中遇到困難,一定要告訴阿姨,我來幫你解決。”6月4日,豐潤區白官屯鎮吳家選村的兒童主任劉立平來到孤兒陽陽家走訪。14歲的陽陽,跟隨大爺一起生活,現就讀于鎮中學。
劉立平是陽陽的包聯責任人,定期入戶走訪,了解他的生活情況和健康狀況,及時幫他解決生活難題。學校還為陽陽指定了一名包聯教師,關心他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安排專業教師為他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此外,陽陽還有結對的“愛心代理爸媽”,他的“張爸爸”經常上門看望他,幫他圓“微心愿”,為他解決生活難題。
“唐山市民政局聯合教育、婦聯、團市委、殘聯等部門,根據困境兒童臺賬信息,逐一落實包聯幫扶責任。截至目前,已為301名社會散居孤兒、827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29名農村留守兒童,逐人落實一名幫扶責任人,及時幫助兒童解決困難和問題。為所有在校就讀的困境兒童,逐人落實一名包聯教師,負責關注兒童在校學習生活情況,與兒童監護人共同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崔飛飛介紹說,“同時,我們還招募‘愛心代理爸媽’個人952名、集體78個,與有需求的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認親,每月至少送去一次問候,每季度至少做一件實事,重點節日至少送去一次溫暖,每年至少陪伴過一次有紀念意義的節日。”
如今,在唐山的城鄉活躍著大批的兒童主任、“愛心代理爸媽”、兒童社工,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把“特別的愛”送給廣大困境兒童,讓他們沐浴著陽光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