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福彩銷售網點作為福利彩票的銷售終端,是為廣大購彩者提供服務的平臺,也是向社會傳遞福彩宗旨和公益理念的窗口,是福彩銷售工作得以正常運轉的基石。
在遼寧,全省城鄉(xiāng)遍布著大大小小7000多個福彩銷售網點,約有兩萬名從業(yè)者活躍在一線。他們誠實守信、用心經營,做積極向上正能量的傳播者;他們待人真誠、熱情服務,打造了一個個福彩金字招牌;他們勤于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以奮斗書寫公益初心……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他們是服務者,更是傳播者,宛如一條連接福彩與購彩者之間的紐帶,凝結著真誠的善意和溫暖的愛心……
熱情服務 他是彩友眼中的知心人
初夏的清晨,溫暖而靜謐。在錦州市第21070093號福彩銷售網點內,裴大煒和愛人林紅早早地把店鋪打掃干凈、收拾整齊,開門迎客。從早晨7點多到晚上10點多,一天忙碌近15個小時,幾乎是夫妻二人15年來的常態(tài)。
今年51歲的裴大煒,曾是錦州紡織廠的一名工人。2008年下崗后,他便和愛人盡心盡力地經營起了這家福彩銷售網點。起初,二人對福彩業(yè)務不太熟悉,加之新網點沒有固定的彩友群體,網點一度銷量平平。但二人并沒有氣餒,一邊認真研究福彩的各種玩法,一邊熱情服務每一位彩友。慢慢地,網點的人氣越來越旺,平均每年銷售福利彩票達到了500余萬元,一躍成為錦州市的銷量冠軍。
裴大煒的福彩銷售網點面積約70平方米,窗明幾凈、布置溫馨,屋內最打眼的就是四周擺放的各式桌椅。“一晃這么多年了,這小小的網點已經成為了彩友生活的一部分。對大家來說,它更像是一個‘驛站’,隨時都能進來坐一坐、喝喝茶,聊聊福彩,也聊聊生活。”裴大煒高興地說,有的彩友每天來好幾次,無論年輕的還是年老的,大家都因共同的興趣愛好而成了朋友和知己;有的彩友外出辦事時,直接把“彩票點”定為了碰頭地點……對于大家的信任和喜愛,裴大煒倍感驕傲。
在彩友眼中,裴大煒夫妻二人不僅是福彩的代銷者,更像是自己的朋友、親人。前不久,彩友耿大爺有急事去了上海,通過遠程視頻發(fā)現90歲高齡的母親在錦州家中摔倒后,第一時間給裴大煒打電話求助。得知這一情況,裴大煒一邊安撫著耿大爺焦急的情緒,一邊一路小跑來到老人家中,及時將老人送到了醫(yī)院。就醫(yī)過程中,裴大煒隨時在微信上跟耿大爺講述老人的病情和治療進度,跑前跑后、忙里忙外。耿大爺返回錦州后,眼含熱淚地來到網點,緊緊握住了裴大煒的雙手。回想起當時的那一幕,裴大煒也感動萬分:“彩友們的信任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繼續(xù)做好福彩事業(yè)的決心。”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代銷者,裴大煒曾參加過遼寧省福利彩票中心組織的“走進雙色球”活動。在開獎大廳,他親眼見證了雙色球的開獎全過程。“以前都是通過網絡看直播,那一次在現場看得特別真切。沒想到有這么多工作人員嚴謹認真地對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開獎過程也全程透明、公平公正。”裴大煒說,“懷揣著對福彩的熱愛和信心,我們夫妻倆會繼續(xù)在福彩這條路上走下去,為彩友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服務。”
勇于創(chuàng)新 福彩銷售一線的新生力量
“社區(qū)周邊有好幾家彩票銷售網點,但我們都喜歡來小胖這兒打彩票。這里不僅寬敞明亮,還經常舉辦有意思的活動。小胖的服務也特別到位,啥時候看到他,都是笑瞇瞇的。”家住興城市溫泉街道萬象社區(qū)的彩友黃大爺一邊夸贊一邊伸出了大拇指。
黃大爺口中的“小胖”,叫李子明,是葫蘆島市第21140136號福彩銷售網點的代銷者。說話時輕聲細語、做事時慢條斯理,年僅29歲的他,在葫蘆島眾多福彩代銷者中已是響當當的人物。最近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網點的銷量受到沖擊。面對這樣的形勢,這位90后小伙兒逆襲突圍。他勤于學習、敢于創(chuàng)新,兢兢業(yè)業(yè)堅守在福彩銷售第一線,僅2022年就取得了銷售福彩近1000萬元的亮眼業(yè)績。
李子明與福利彩票的緣分可追溯至2015年。那一年,剛剛從大連海事大學畢業(yè)的他,在逛商場時花16元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張福利彩票。沒想到,小小的彩票竟讓他意外收獲了930元獎金,這讓他驚喜萬分,并從此與福彩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6年,李子明正式成為福彩銷售網點的代銷者。這個位于菜市場門口的小店,雖只有不到20平方米,卻承載著他帶有青春氣息的福彩夢想。別看年紀輕、社會資歷淺,但李子明身上有股不服輸的韌勁和拼勁。他夜以繼日地學習福彩業(yè)務知識、研究福彩玩法技巧,積極參加省、市福彩中心舉辦的各類講座培訓,還經常向老彩友討教經驗。沒過多久,他就從“福彩小白”迅速成長為行家里手。
隨著銷量越來越高、彩友越來越多,李子明于2018年決定繼續(xù)擴大經營,把網點“搬”到了居民區(qū)內,面積也擴大到了近50平方米。裝修新店鋪時,李子明把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角落都考慮進去了。購買了空氣凈化器、家具電器、LED顯示屏、模擬選號道具……還在店鋪內單獨規(guī)劃了休息區(qū),為彩友提供家庭式的服務。
連續(xù)幾年,李子明網點的福彩銷量都在葫蘆島市名列前茅,但他仍然沒有停止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的腳步。為了掌握更多的營銷方法,他自己購買了線上福彩培訓課程,學習與福彩相關的營銷知識、網點建設布局等內容。他還自費前往湖北、河南、山東、湖南等地,向當地的福彩代銷者學習先進經驗。如今,網點內的營銷活動越來越多,春節(jié)送玩偶、中秋節(jié)送月餅、端午節(jié)送豆油,彩友得獎時有氣泡酒慶祝,過年過節(jié)大家還能聚在一起烤全羊,時不時開展抽獎活動,連售彩的收款語音都定制成了“恭喜中獎”……新穎有趣的營銷方式,讓彩友們時刻保持著一種新鮮感。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它需要不斷的付出和磨煉。李子明用7年的時間印證了這句話,也書寫了關于他自己的成功故事。“未來的路還很長,我會一步一個腳印地繼續(xù)向前沖!”李子明說。
夢想傳承 兩代人20年的福彩情懷
在沈陽市的1400多家福彩銷售網點中,第21012420號網點可稱得上是頗為特殊、備受關注的一個。自2011年起,該網點已經連續(xù)中出5次雙色球一等獎和10余次雙色球二等獎,且大部分投注方式都是機選。因此,這里也被彩友親切地稱為“機選寶地”。
在渾南區(qū)五三街道彩霞社區(qū)融城時代小區(qū)南門附近,遠遠就能看到第21012420號銷售網點的門臉:LED顯示屏上滾動顯示著彩友中獎的信息,外墻上張貼著國風特色的福彩宣傳海報,門楣上“機選寶地”四個大字格外顯眼。
經營這家網點的是孔苑竹和陳廣楠夫妻倆,其實他們已是這里的“第二代”主人。2003年,孔苑竹的父親決定開辦一個福彩專營網點,孔苑竹一有時間就去幫忙。碰巧的是,2011年第一次中出597萬元大獎的那張彩票,正是由她打出來的。前三次中大獎的歡慶場面,她也都在現場感受到了。“2016年,我們正式接手運營銷售網點,也算是‘女承父業(yè)’了。此后,網點內又兩次中出雙色球一等獎,如此高的中獎率讓我打心底里覺得自豪、高興。”孔苑竹說。
接連中獎、人氣爆棚,很多彩友慕名而來。由于多年的耳濡目染,孔苑竹夫妻倆繼承了老一輩熱情周到的服務理念。面對每一位彩友,他們都面帶微笑、耐心服務,在細致地給大家講解玩法攻略和派獎規(guī)則的同時,也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傳遞出去。
銷售網點間的競爭與日俱增,拼環(huán)境、拼形象、拼人氣,更拼服務。為了不斷擴大網點的“朋友圈”,夫妻倆商量著進一步豐富宣傳方式、創(chuàng)新營銷手段。在店外,他們結合當下流行的元素自主設計了創(chuàng)意海報、宣傳展板,想方設法“引人”。在店內,他們重新規(guī)劃了空間布局,營造溫馨和諧的購彩環(huán)境,桌椅、筆紙、茶水、食品、紙杯、花鏡等一應俱全,走勢圖、分析圖等清晰醒目,激發(fā)彩友的購彩熱情,千方百計“留人”。
夫妻倆還專門設計了一面榮譽墻,上面掛滿了中獎彩友的彩票照片和牌匾,以及父親參加各項福彩活動的影像留念……一張張帶有歲月痕跡的老照片,一個個金光燦燦的中獎匾額,傾注著兩代人對福彩事業(yè)的夢想和情懷。
這兩年,這個被大家譽為“機選寶地”的網點先后獲得了沈陽市百強銷售網點、五星級銷售網點、最受歡迎銷售網點等榮譽。前不久,陳廣楠將網點在不同時期的照片發(fā)給了父親。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最初的中獎喜報是用毛筆在紅紙上書寫的,現在的中獎喜報則已設計成了牌匾、海報,店鋪外部和內部的形象也有了肉眼可見的變化……一點點改變,一點點變好。兩代人,20年!他們見證著福彩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進步,也感受著福彩帶來的溫暖和幸福。
誠信經營 用專業(yè)與敬業(yè)實現福彩夢
寒冷時,給椅子鋪上棉墊;炎熱時,為椅子換上涼席……從這個微小的細節(jié)中,可以看出福彩代銷者王信芳對彩友的真誠和細心。
今年70歲的王信芳,是遼寧省福彩代銷者中較為年長的一位。2006年加入福彩大家庭后,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熱情都傾注在了位于沈陽市鐵西區(qū)虹橋路的第21010422號福彩銷售網點內。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王信芳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彩友的信賴和市場的認可,連續(xù)多年榮獲全市百強銷售網點稱號。
作為一線服務窗口,福彩銷售員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福彩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王信芳始終把“真誠熱情、服務周到”作為待人處事的基本要求,以真心、誠心和守信的態(tài)度為大家服務。每天早上6點多就開始營業(yè),滿足了早起上班人群打票、兌獎的需求;不論買多還是買少、不論新友還是老友,對每一位顧客都以禮相待、一視同仁。一些彩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經常把錢物遺忘在網點。王信芳幫他們妥善保管,大到箱包、小到鑰匙都及時物歸原主。有一次,一位彩友把剛買的豆腐落在了網點,天氣熱、易腐壞,王信芳就把豆腐暫時放在了自家冰箱里。第二天,這位彩友來打票時,王信芳從冰箱里取出完好無損的豆腐遞給了他。因為這塊小小的豆腐,這位彩友從此便成了該網點的鐵桿“粉絲”,還經常介紹親友來買彩票。
從專業(yè)角度講,賣彩票的一定要懂彩票,這樣才能吸引更多購彩者。為此,王信芳每天堅持自己分析號碼走勢,查閱有關資料,研究出了好幾套實用的選號方法,網點銷量節(jié)節(jié)攀高。
2016年夏天,幾位60多歲的老年彩友頂著炙熱的太陽,坐了好幾站公交車來買彩票。通過與他們攀談,王信芳了解到他們是想來學習選號方法。看到幾位彩友這么辛苦,王信芳當即決定坐車跟他們去居住地附近的網點。得知當地的代銷者剛接手銷售網點不久,對號碼研究不深。王信芳對那幾位彩友說:“以后不要大老遠去我那里打票了,我把選號方法教給你們,你們就在家附近打票吧。”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充實了自己。“以前,我總認為做好自己網點的經營就夠了,但現在我明白了,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份責任。只有福彩事業(yè)越做越大,我們的前景才會越來越好。”王信芳說,“作為一名福彩人,我不僅把彩票當成了謀生的職業(yè),更把它當成了自己喜歡的事業(yè)。我堅信,辛勤的汗水加上用心的經營,必將帶來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