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沈 豪
近年來,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民政局始終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緊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主線,持續打造“愛心民政、高效民政、陽光民政”,全力履行為民職責、兜牢民生底線,努力讓民政服務保障工作更接地氣更暖人心。
打造優秀平臺辦民政
陣地是服務民政對象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民政部門風貌的重要窗口。
推進建設民政大數據中心。邗江區民政局加強信息系統集約化建設,在對現階段業務梳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大數據運用成果與民政工作深度融合,打造集養老服務、社會救助、兒童關愛于一體的民政大數據中心;綜合運用數據整理和數據分析、挖掘等手段,積極構建“收集、整理、分析、應用”的民政數據運作模式,民政數據治理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線服務方式更加多元、監管手段更加智能。
啟動建設人文紀念園。邗江區計劃投資5000萬元,征地22.5畝,建設區人文紀念園,主要包括殯儀服務中心、公益性骨灰堂和生態節地墓園;堅持節地生態、環境優先、文化特色的原則,努力實現園林綠化養護、殯儀服務、生態節地、邗江歷史文化同現代規劃理念相融合,打造“有景可賞、有史可讀、有情可寄”的人文紀念園。
規劃建設區級社會治理創享中心。由揚州大學提供智力支持,邗江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提供場地支撐,將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社工總站、未保中心納入一體化建設,打造區級社會治理創享中心,在布局上既細化功能分區,又注重服務融合,通過“多站合一”的方式,推動各平臺之間資源互通、信息互聯、服務互促。
建設優等項目辦民政
民政項目質量不僅關乎群眾的切身感受,也是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最直觀的體現。
邗江區民政局為提升項目質態,在實施前期,整合全年重點項目,建立“一項目一對策”臺賬清單,明確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強化統籌推進;創新項目招標方式,只要條件允許便推行分塊招標,合理劃分標段,引入競爭機制。在實施中期,邗江區民政局注重典型引路,按不低于1萬元的標準重點打造區級適老化改造示范戶,著力打造以潤揚社區、何橋社區、聚福社區為代表的一批有規模、有特色的頤養社區樣板。在運行階段,邗江區民政局大力推行服務類項目套餐包,適老化改造按照空間功能劃分為客廳、廚房、衛生間、臥室四大類改造套餐包,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分為助餐、助浴、助醫、助潔等基本服務套餐以及可按老人實際需求自主選擇的個性化、專業化拓展養老服務套餐,切實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引入優質資源辦民政
引進龍頭企業,發展鏈式養老服務。邗江區民政局與上海申丞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投入1500萬元,建設床位200張,實現區社會福利中心公建民營。目前,已先后完成7家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改革,打造了一批集養老、護理、居家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推動揚子江投資發展集團與揚子江玖玖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嫁接,打造醫養結合養老機構。
引入第三方機構,培育孵化社會組織。邗江區民政局引大扶強,高效運營社會組織培育發展中心,全力打造集培育孵化、能力建設、資源共享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樞紐平臺;強化黨建引領,成立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深化“紅芯”黨建品牌。
引培人才,提高民政專業化水平。邗江區民政局建立兒童督導員及兒童主任常態化業務技能培訓機制,切實提升基層兒童工作者專業化水平;對從事養老護理工作滿2年的在崗護理員,根據學歷及證書等級,給予最高5萬元的一次性入職獎勵和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崗位補貼。
探索試點先行辦民政
邗江區民政局積極實施“最低生活質量家庭關愛”項目,2021年項目啟動以來,累計關愛服務對象172戶,2022年結合疫情實際,新增了“因疫返貧”關愛內容,為因疫情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設立專項關愛基金;開展“大手牽小手、愛心暖童心”結對幫扶行動,幫助全區56名困境兒童尋找愛心企業、愛心媽媽和愛心志愿者進行“一對一”結對。
邗江區民政局不斷創新“物質+服務”救助模式,以楊壽鎮為試點,開展適老化改造,采取“一戶一策”的方式免費為老人安裝扶手、提供護理床等;為解決老人購藥不便的難題,免費提供常用藥領取服務,確定常用藥領取點7個。為滿足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的需求,區民政局開展“精準接續”上門服務,以邗上街道為試點,為60周歲以上經濟困難的失能以及半失能老人提供延伸服務,聚焦專業醫療護理服務需求,制定服務清單,把精準化服務送上門。針對農村養老服務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區民政局在楊壽鎮愛國村開展“農村互助養老”試點,成立以鄉鎮分管負責人、區民政局分管負責人任組長,村“兩委”成員任執行組長的愛國村互助養老工作組,下設4支專業服務隊,全力保障農村高齡及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