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祝 闖
5月12日,在2023年“筑夢公益”上海社會組織聯合招聘活動啟動儀式上,“上海社會組織聯合招聘旗艦店”上線開通,在“隨申辦”小程序上,公眾可隨時了解社會組織招聘信息。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明確提到社會組織是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領域。5月,民政部召開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對該項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自2022年以來,各地各級民政部門在引導社會組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做了什么,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就這一話題進行了采訪。
走出校門步入職場
社會組織招賢納士無縫對接
“我第一次給學生們上課講的是《可怕的大獅子》,通過繪本帶領學生學習觀察食物的方法。”已經當了一年教培機構老師的劉若詩,回想起上的第一堂課仍激動不已,她大學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臨近畢業時看到一家機構的招聘信息便投了簡歷。“從實習到入職、從教務到教學,每個階段都有人指導,很順利。”劉若詩說。
她所就職的四川省成都高新區蘋果樹下教育培訓學校是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2022年春季,該機構發布了招聘4名高校畢業生的信息。機構人事負責人李鈴堯介紹說,人才是機構發展的基礎,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也是為機構發展積蓄人力資源。
截至2022年年底,四川省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有4.5萬余家,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隨著社會組織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助力基層治理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少社會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類社會組織出現了專業化高素質人才短缺的情況。
“社會組織很需要相關專業、管理類和財務會計類的高校畢業生。”四川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二級巡視員楊偉告訴記者,“從我省社會組織發展的實際情況看,民辦高校、民辦醫療機構和民辦社會服務機構,以及行業協會商會、基金會等社會組織都很想招聘這些人才,這是提高服務水平、管理水平和項目管理能力的需要,也是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2022年7月,民政部聯合相關部門下發《關于推動社會組織進一步助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的通知》后,四川省民政廳就將該項工作納入“2022十件民政大事”重點推進,連續兩年牽頭策劃實施“美好生活 奮斗人生”社會組織促就業專場招聘活動,動員引導全省近2000家行業協會商會及所轄會員企業向社會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和見習崗位8萬余個,有3萬余人成功就業。
記者了解到,除四川外,全國各地民政部門也都在積極行動,助力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浙江省民政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成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班,動員引導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因地制宜拓展就業渠道,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湖北省武漢市民政部門引導社會組織發揮動員社會力量、鏈接各方資源、提供專業服務等作用,助力開發就業崗位、拓展就業空間、提供就業服務。
線上線下忙招聘
千方百計滿足社會組織用人需求
2022年10月26日,河北省廊坊市民政局聯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開展“招賢納士,職等你來”直播帶崗活動,當天19家社會組織公布200余個就業崗位,接收簡歷1500余份,后續又有近百家社會組織參與了線上直播帶崗招聘活動。截至2022年年底,直播間瀏覽量累計達到24萬人次。
據廊坊市民政局局長張振東介紹,2022年,定期邀請相關職能部門,以及會員多、影響大的社會組織參加大學生就業會商會議,發動社會組織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還多次組織小型化、點對點、錯峰式的專場招聘,使3000余人找到了滿意的工作。
浙江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激發社會組織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動力,全省各地民政部門在政策上進行了很多創新。溫州市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患有殘疾、較長時間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作為重點幫扶對象,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并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杭州市民政部門加強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數據共享,提升就業信息的匹配效率,為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精準對接服務。金華市民政部門與教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建立協同機制,推動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政策落地,以此帶動開發專職就業崗位。
湖北省武漢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和黨建工作處處長曾靜告訴記者,武漢市在稅收減免、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和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方面,對社會組織招聘高校畢業生給予政策支持,還為社會組織爭取到與中小企業、公辦機構享受同等待遇的資格。同時,通過加大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力度,建立15個區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和40個街道孵化園,增強社會組織助力就業能力。此外,還圍繞高校畢業生就業等主題,投入公益資金,舉辦社會組織公益創投大賽,積極搭建求職平臺。
記者了解到,多地民政部門將吸納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作為引進高素質人才、提升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2022年,全國社會組織共招聘高校畢業生16.9萬余人,招收就業見習高校畢業生10.9萬余人,有效充實了社會組織人才隊伍,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積蓄了人才力量。
服務社會實現夢想
高校畢業生與社會組織相互成就
2022年8月,在浙江省桐鄉市烏鎮鎮的“描繪夢想”暑期夏令營里,來自16個困難家庭的孩子和美術專業大學生一起繪畫,用小小的畫筆勾勒出大大的夢想。
這期夏令營能夠順利開營,離不開社會工作者王添瑜。他是一名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2022年入職桐鄉市微光社會服務發展中心后,被派到烏鎮社會工作站工作。
聯系美術專業返鄉大學生,召集困難家庭的孩子,設計每次授課的內容,協調社工站場地……在機構負責人的指導下,王添瑜第一次獨立完成一個項目。他感慨道:“到社工站工作,將所學知識轉化成服務困難群眾的能力,讓我找到了學有所用的自信。”
“高校畢業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可塑性強、接受新事物快,我們很喜歡這些剛畢業的社工專業大學生。”桐鄉市微光社會服務發展中心理事長、全國高級社會工作師倪科科說。
嘉興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彌補了基層服務力量不足的短板,提升了基層社會服務人才隊伍的專業化、年輕化和職業化水平。
西南政法大學社會工作系主任、副教授劉莉對高校畢業生到社會組織就業表示稱贊。她認為,近年來,我國社會組織蓬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新領域。對社會組織而言,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最直接的效果是能夠快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更好地滿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到專業對口的社會組織工作,既能學以致用又能積累經驗,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千家萬戶。這場高校畢業生就業和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雙向奔赴”將持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