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民政局局長 徐德林
2023年,江蘇省揚州市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主線,強化底線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以“12456”項目化推進民生服務體系建設。
打造頤養社區這一特色品牌
揚州市已連續六年積極推進頤養社區建設,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23年計劃繼續新建30個頤養社區,力爭到2025年年底實現主城區頤養社區全覆蓋;著力推動已建成頤養社區提質增效,開展社會化及品牌化運營工作,對已建成的165個頤養社區運營管理情況開展回頭看;實施“社區安老”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社區為老項目的系統設計和整體建設,整合推進3個標準化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及30個社區助餐點改造提升,完成330人次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培訓等重點項目。
部署推動兩大部省重點項目
以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為支撐,實施“原居享老”優化行動,建設家庭養老床位4000張,開展適老化改造2110戶,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占比達17%以上,提升居家社區養老適老化水平。
以省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點聯系城市項目為切入口,提升養老機構照護能力,加大護理型床位建設力度,全市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8%,推廣實施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建設。
揚州市還不斷加大民辦養老機構紓困扶持力度,提高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標準;動態調整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清單,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防范化解養老機構重大風險隱患,穩步推動養老服務產業和事業發展;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建設70個以上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形成“區域中心—社區—站點—家庭”四級養老服務網絡。揚州市民政局與揚州大學商學院積極開展名城名校合作,共建“揚州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提升養老服務專業化水平。
提升完善四大兜底補短項目
健全完善社會大救助體系項目。揚州市不斷加強低保、特困、困境兒童、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項目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完善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建設,打通信息壁壘,形成救助政策落實的信息閉環;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態化監測預警平臺,合理設置預警指標,切實提高主動發現能力和及時介入救助效率;推動社會救助 “掌上辦”“網上辦”“省內通辦”,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實現“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出臺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市民政部門積極配合市殘聯等部門推動扶殘助困“一件事”改革。揚州市還持續深化困境兒童主動發現工作機制,有序開展困境兒童保障專項治理。
構建關愛巡訪和應急救援服務保障體系項目。揚州市積極引導慈善資金等各方社會資源參與扶弱助困,擴大救助的社會化參與。市民政局研究出臺了《揚州市民政系統社會救助工作容錯免責機制的意見》,激勵基層社會救助干部擔當作為;加大低保擴圍增效工作力度,推動將困難群體的巡訪關愛工作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并加強智能化監測設備應用,強化家庭生活風險人員梳排,重點關注高齡獨居、重病重殘對象家庭。揚州市對于在巡訪探視過程中發現的困難群體,及時干預、分類處置,將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及時納入臨時救助或應急救助范圍,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救助,壓緊壓實家庭照護責任以及屬地村(社區)兜底救護責任。
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項目。揚州市堅持殯葬事業公益屬性,研究制定城市公益性公墓定價機制,推動城市公益性殯葬設施建設,重視并著力提升殯葬服務能力,有序推進各殯儀館火化機改造和應急周轉能力建設;深化結婚“一件事”、身后“一件事”改革,拓展民政業務跨區域通辦;實施“幸福家庭護航計劃”,探索離婚冷靜期內婚姻危機干預機制。
深入推進基層減負賦能項目。揚州市根據《社區居民委員會規模優化調整指導方案》,按照便于自治、便于管理、便于服務的原則,因地制宜調整社區規模;市民政部門配合住建部門遴選4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改造提升20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優化綜合服務中心功能布局。
推進五大轉型提升項目
兒童福利機構轉型提升項目。揚州市進一步理順孤兒集中收養機制,不斷提升市兒童福利院殘疾兒童智力、肢體定點康復服務能力,進一步實現“養、治、教、康、社”一體化并拓展社會化服務。
救助管理綜合服務提質升級項目。揚州市完善街面救助應急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優化街面巡查自然啟動救助管理2.0模式,健全市、縣、鎮、村四級救助發現網絡。
基層社區治理典型示范項目。揚州市持續分層分類開展“十佳社區”“明星社區”“十佳社區工作者”評選活動,打造一批引領作用好、標桿效應強的示范社區和優秀社區工作者,總結提煉典型案例,做好先進宣傳的“后半篇”文章。
社會組織賦能增效項目。揚州市深入開展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長效化清理整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現象;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引導行業協會商會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扶持社區社會組織,通過公益創投、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益服務。
社工人才培育發展項目。揚州市建立健全縣(市、區)社工總站—鄉鎮(街道)社工站—村(社區)社工室三級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市級示范性社工站、優秀社工評選等工作,培育本土專業人才,提升服務專業化水平。
推進六個民生全覆蓋項目
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鄉鎮(街道)全覆蓋。揚州市改造提升了9個省級示范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鄉鎮(街道)全覆蓋、實體化運行全覆蓋。
街道養老綜合體城區全覆蓋。揚州市積極打造完善20個集日間照料、助餐、助潔以及嵌入式小型專業機構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平臺,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
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示范點縣(市、區)全覆蓋。揚州市創建了7個省級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示范點,健全完善布局合理、服務多樣、管理規范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質量指導中心縣(市、區)全覆蓋。揚州市切實加強縣(市、區)層面養老服務工作力量建設,強化提升養老服務安全、質量綜合監管能力。
地名規劃鄉鎮全覆蓋。揚州市加快鄉鎮地名規劃編制進度,提升地名標準化水平。
社會組織黨建和黨的工作有形有效全覆蓋。揚州市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和業務工作相融合,實現成立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專項抽查、等級評估、教育培訓“六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