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物業+養老”把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

時間:2023-06-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曾文是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星晨花園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2022年起,他又有了一個新身份——小區物業養老服務項目部的負責人,帶領著10多人的工作團隊,聯動志愿者等為小區老年人提供一系列居家關愛服務。曾文覺得,推行“物業+養老服務”新模式,不僅把關愛服務送到了老年人的家門口,讓他們得到更及時的幫助,也使得物業和小區居民間的關系更為融洽。

2022年4月,中山市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在3個小區試點開展“物業+養老服務”,充分發揮物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有效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的照料難題,促進了鄰里和睦、社區和諧。

“物業+養老”服務老人更方便

70多歲的梁阿姨和老伴居住在中山市西區街道碧翠華庭小區。隨著年齡的增長,梁阿姨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困難。一天,她正想和老伴一起去醫院,卻發現家中的輪椅壞了,這可難住了老兩口。無奈之下,梁阿姨撥通了小區物業的電話求助。一會兒功夫,物業工作人員便給梁阿姨送來了一輛輪椅應急,并通過業主微信群聯系志愿者,對梁阿姨的輪椅進行維修。

“我們都生活工作在一個小區,對業主的情況很熟悉,服務起老年人來也很方便。”碧翠華庭小區物業負責人蘇金章告訴記者,小區共有3000多位居民,200多位老年人,其中有獨居、高齡等老人20多位。“在2022年成為‘物業+養老服務’試點后,我們以‘黨建引領,業委會物業助力,發展新型養老服務’為目標,發動小區黨員、物業工作人員、志愿者等力量,通過入戶調查為小區里的老年人分類建立了檔案,制定了關懷到戶的基礎性服務‘菜單’,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蘇金章介紹,關懷到戶的基礎性服務立足于保障老人的基本養老生活需求,主要包括入戶巡訪、送餐、入戶清潔、入戶維修、生活用品代購等。

在碧翠華庭小區物業客服助理徐麗嫦看來,物業開展養老服務最大的優勢就是離小區老年人近、熟悉老人情況,提供服務也更及時。“我們物業有30多名工作人員,還有3名小區管家,加上志愿者,開展服務很方便。而且物業還有24小時值班人員,能隨時處理老人遇到的困難。”

據曾文介紹,港口鎮星晨花園有5000多戶居民,60歲以上老年人有180多人,其中30%左右都是獨居或空巢老人。“開展‘物業+養老服務’試點后,我們入戶對小區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和需求進行摸排,建立小區專屬養老服務項目庫,為老年人開展居家上門服務。”曾文表示,在為老年人提供家政、配餐、跑腿等居家服務的同時,養老服務項目部還經常組織社區老人開展活動、進行節日慰問走訪、安排車輛接送老人等。“生活在一個小區,距離近、情況熟,這些服務開展起來很方便。”

“物業+養老”盤活小區資源

每天上午,星晨花園養老服務站里都很熱鬧,小區里的老人們聚在一起聊聊天,在活動室里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二層的KTV最受老人們的歡迎。養老服務站每周還會舉辦營養健康、智能手機應用等知識講座,讓老人們老有所樂、老有所學。

“養老服務站是利用物業以前的客服中心改造而成,現在已成為小區老人最常去的‘聚腳點’。”曾文告訴記者,在開展“物業+養老服務”后,星晨花園物業投入5萬元資金對之前的物業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100多平方米的星晨花園居家養老服務站,供小區老年人開展文娛活動。

碧翠華庭小區充分利用居住在小區的醫護人員資源組建醫療志愿者服務隊,為小區老年人提供醫學知識科普、免費測量血壓等醫療保健服務,還定期組織開展保健操、手指操等活動。“我們還通過對小區業主的資源整合,為老年人開展了多次心理咨詢活動,有效緩解了獨居、空巢老人的孤獨、失落等情緒。” 徐麗嫦說。

板芙鎮盈悅社區組建起以物業工作人員為主體,低齡或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為輔助的“以老養老”志愿服務隊,為小區高齡、獨居等老年人開展“多對一”日常關愛服務。此外,他們還通過整合物業人員、志愿者等力量,在小區持續開展助潔、助養、助康、助樂、助力等服務工程,為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提供家居清潔、醫療康復、交流談心等服務。

端午節特色活動、中秋節手工制作月餅、重陽節派發紅包,金婚攝影、便民市集、露天電影、防范網絡詐騙宣傳,各個“物業+養老服務”試點小區都結合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在參與和互動中豐富了小區老年人的生活,也讓物業與業主之間、小區鄰里之間的關系更和睦。

曾文告訴記者,星晨花園屬于比較大的小區,以往小區清潔主要靠物業完成,現在物業與養老服務站的老年人太極隊、舞蹈隊一起組織“愛護家園”活動,很多小區業主都會主動參加,一起清潔共同的家園。“以往小區內出現養寵物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時,物業勸導極易發生矛盾,現在很多業主會主動參與勸導,這樣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也讓小區各方面的關系更加融洽。”

“物業+養老服務”實現五個融合

中山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物業養老服務”試點中,幾個小區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以設施融合、需求融合、團隊融合、智慧融合和文化融合,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務。

設施融合。物業服務企業通過盤活小區既有公共設施資源,整合各類閑置和低效使用的公共房屋,經業主共同決策同意,改造后用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實現了小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就近配置,滿足老年人的日常活動需求。

需求融合。物業服務企業充分把握物業需求和養老需求的關系,通過入戶走訪、電訪等,對小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基本情況、養老需求開展摸排和需求調研,建立老年人信息檔案庫,掌握老年人最為迫切的養老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建立專屬本小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清單,為老年人提供貼心、暖心的居家養老服務。

團隊融合。物業服務企業通過組建“物業+養老服務”復合型團隊,為推動“物業+養老服務”提供了人力保障。各物業公司還將養老服務納入企業年度培訓計劃,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物業服務人員積極參與到養老服務中。

智慧融合。物業服務企業利用自身較為完善的管理服務平臺,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增設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開辟家政預約、購物購藥、健康管理、就醫掛號等多項網上服務功能,提升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文化融合。物業服務企業從當地老年人的居住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出發,充分整合現有設施和服務資源,探索抱團養老、健老助弱老等互助養老模式,讓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娛康樂等需求在互助過程中得到滿足。

據介紹,為促進“物業+養老服務”規范化發展,中山市民政局成立了工作小組,制訂出詳細的評估指標,并將物業服務人員納入全市養老服務培訓對象,定期進行培訓。并且,全市各級民政部門按照中山市“物業+養老服務”試點工作評估指標對試點單位進行綜合評估考核,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得分在85分以上的予以3萬元資助。

“中山市民政局今年印發了‘物業+養老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每個鎮(街)至少要有一家物業服務單位申報開展養老服務。”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市將通過探索、創新、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