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民政局局長 董 平
近年來,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持續推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建設,推動婚姻、殯葬等領域移風易俗工作落到實處,散播“文明種子”,綻放“文明之花”。
強領導建制度 有序推動移風易俗
加強組織領導。指導各村(居)委會做好紅白理事會籌建工作,將移風易俗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村(居)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成立以村(居)黨組織書記為會長,德高望重、熱心服務的村(居)民為成員的紅白理事會,并制定紅白理事會管理制度、章程,明確紅白理事會職責,有序推進婚喪改革,破除陳規陋習。由鎮(街道)組織各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牽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發揮表率作用。
注重建章立制。將“樹立婚事簡辦新風、樹立養老敬老新風、樹立求知重教新風”等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同時,針對“婚喪喜”三方面制定標準公約,明確辦事程序,如婚事、喪事不超過 1天,人情禮金在200元以內等。通過事前告知辦事群眾婚喪事宜辦理規定、事中對操辦規模現場監督、事后與事主一起算“節支賬”,遏制講排場、比闊氣的歪風。
重宣傳優服務 倡樹文明新風尚
創新宣傳方式。全區累計投入資金500余萬元,對19個共計5000余平方米的活動室進行高標準維修,成立志愿服務隊,重點圍繞“紅白事新辦”“移風易俗”“文明家風”等內容,編排順口溜、三句半、舞蹈等節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大宣傳教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制作“紅色印記”主題展板,教育群眾學習先烈的艱苦奮斗精神,勤儉持家。采取“廣播喇叭天天講、微信工作群實時發、宣傳公示欄定期發”的方式,全方位弘揚文明新風。邀請包村駐村干部、老教師、鄉賢等組建移風易俗草根宣講隊,定期開展政策解讀、百姓故事會、身邊好人好事等宣講活動,推動村(居)民的文化素質和文明素養不斷提升。
優化便民服務。在婚姻登記機關設立婚姻家庭輔導室,常態化開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設立獨立的頒證大廳,鼓勵新人邀請親朋好友現場見證頒證儀式,增強新人的儀式感和對婚姻家庭的責任感;設置婚俗文化展、宣傳欄等,教育引導新人婚事新辦;倡導和推廣集體婚禮等文明節儉的婚禮形式,弘揚健康文明、簡約適度的婚俗文化。在殯葬改革方面,加快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建設,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辦活動樹典型 激發鄉村新活力
開展文體活動。在村(居)組建廣場舞隊伍,村(居)民在農閑時相約跳廣場舞,進一步促進了鄰里和諧。每逢重大節日舉行文藝匯演,村(居)民通過廣場舞表演、詩朗誦等形式多樣的節目,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歌頌。在勞動節、豐收節等節日,組織村(居)民開展扒苞米、撿豆子等趣味比賽,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凝聚力。
發揮模范作用。聚焦“庭院美、儀表美、家風美”三方面,開展“美在農家”行動,圍繞干凈人家、紅白喜事、公益活動等進行評比,對表現好的家庭給予獎勵。加大鄉村好人和道德模范選樹力度,開展“麻山好人”“最美家庭”和“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通過群眾推、村(居)委會找、大家評,推出一批群眾身邊敬業奉獻、助人為樂、孝老愛親、移風易俗的典型,在全區形成人人學先進、個個爭先進的良好社會風尚。深入開展道德模范入戶宣講、志愿服務、模范講堂等社會實踐活動,用典型的力量引領鄉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