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內蒙古通遼推動社會救助由“兜住底”到“兜好底”轉變——
“救”得及時 “兜”得精準

時間:2023-07-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雷   耀

“現在的救助真是及時,幫了我們家的大忙,今后的日子也有盼頭了,感謝黨和政府?!苯眨易让晒抛灾螀^通遼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鎮種蓄場的王振蘭老人拉著上門走訪的民政干部的手感激地說。

70多歲的王振蘭患有精神障礙,兒子和兒媳都患有疾病,孫子在讀大學,一家四口的生活靠兒子勞動維持。2022年年初,奈曼旗民政局通過自治區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及時發現了王振蘭家的實際困難。經測算,王振蘭家如果以家庭為單位申請低保,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了保障線,不符合標準。于是,旗民政局先將她家納入低保邊緣家庭,并于同年6月將王振蘭按照“單人?!闭呒{入低保,每月發放低保金370元。同年8月,考慮到她家的特殊情況,大沁他拉鎮政府又給予了5000元的臨時救助,極大地緩解了王振蘭家的生活困難。

對王振蘭一家的救助,是通遼市民政系統強化主動發現、做實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通遼市民政系統主動作為、潛心干事,在保障全市18.65萬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臨時救助的托底保障作用,著力推動社會救助由“兜住底”向“兜好底”轉變,切實兜牢基本民生底線。特別是今年以來,通遼市民政系統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了社會救助服務提升專項行動,推動民政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提升能力水平,切實讓活動成果惠及更多困難群眾。

實施分級分類救助

臨時救助單次最高幫5萬元

“沒想到能一次性拿到5萬元的救助金,多虧了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我們趕上了好時代?!奔易】茽柷咦笠碇衅靺f代蘇木協代嘎查的白紅霞現在逢人就夸國家的社會救助政策好。

據協代嘎查社會救助協理員溫家鵬介紹,白紅霞患有白血病,一個孩子上小學,一個孩子才5歲,她的丈夫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白紅霞治病總計花費了63萬余元,其中,新農合報銷了35萬元,剩余自付金額達28萬余元,致使家里日子十分拮據?!拔覀兊弥?,第一時間將她家的情況上報,旗民政局立即組織工作人員到白紅霞家進行核實,并根據臨時救助政策,經旗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研究審定,于2022年12月一次性救助白紅霞5萬元,緩解了其家庭因重大疾病花銷而造成的基本生活困難。”

記者了解到,通遼市聚焦重點對象,全面實施分級分類救助。對于單筆救助金額在5000元以下的急難型對象,一般由急難發生地蘇木鄉鎮(街道)民政辦直接救助;單筆救助金額在5000元至1.5萬元之間的,一般由旗縣(市、區)民政局審核確認后給予救助;對于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救助金額可突破一般救助標準,單筆救助金額超過1.5萬元的,需由旗縣(市、區)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一事一議”研究審定,原則上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臨時救助金。

“對情況緊急、需立即實施救助的,采取‘先行救助’方式,直接予以救助,待急難情況解除后,按規定補齊相關手續?!蓖ㄟ|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趙長勇介紹說,“對于支出型對象,按被救助人數發放當年城市低保月標準的臨時救助金,救助時限一般不超過6個月。”

一次審批和階段救助

既解燃眉之急又有救助實效

2021年11月,家住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河西街道湛路村的低保對象馬魁,所住房屋因暴雪造成約50平方米嚴重受損。當時,患有精神障礙的馬魁正在住院治療,他的妻子借住在姐姐家,計劃待冰雪融化后再進行房屋修繕。針對他家實際,開發區民政局采取“一次性審批、分階段救助”的方式,第一階段發放4000元的救助金,解決他們夫妻的食、宿等基本生活難題;第二階段根據實際維修費用,開展持續救助。

這樣的分階段救助既解了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又提高了臨時救助金的效能。

完善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是做好臨時救助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通遼市民政局督導旗縣(市、區)務必于每年5月底前將臨時救助備用金預撥至蘇木鄉鎮(街道),并將臨時救助審批額度由3000元提升至5000元,有效增強基層實施臨時救助的可及性?!皩τ诜吓R時救助條件的困難家庭,蘇木鄉鎮(街道)民政辦在受理后的10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確認,并采取‘一次性審批、分階段救助’的方式,進一步提高救助的精準度和時效性。”趙長勇告訴記者,“蘇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在快速救助受災群眾、防止因災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進一步夯實了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的基礎?!?/p>

截至6月底,通遼市撥付蘇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1100萬元。實施單筆救助金額在1.5萬元以上的臨時救助286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502萬元,人均救助水平達1.75萬元。

主動發現和平臺預警

潛在救助對象早干預早幫扶

在今年開展的社會救助服務提升專項行動中,通遼市民政系統重點聚焦7類群體,主動發現他們的需求并及時實施相應救助。這7類群體包括:已經納入城鄉低保、但生活仍有困難的家庭;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城鄉低保標準、低于城鄉低保標準1.5倍的人口,支出型困難群眾等低收入人口;患有重大疾病的,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長期重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難群眾;收入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的脫貧不穩定人口;曾經申請過社會救助、暫時不符合救助條件但存在一定困難的人員或家庭;通過社會救助熱線、來信來訪等渠道提出救助訴求的群眾;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導致暫時性生活困難的人員。各旗縣(市、區)還將日常走訪摸底、常態化風險排查與定期集中摸排相結合,加強動態跟蹤和分析研判,主動發現救助需求,及時實施相應救助。

“建立主動發現機制,是社會救助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關鍵一環,也是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幫助困難群眾及時獲得救助幫扶、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必然要求?!壁w長勇介紹說,“截至6月底,全市民政系統累計進行社會救助主動摸排1.77萬人次,及時將符合條件的676名困難群眾納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p>

據悉,通遼市健全完善全市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拓展功能應用,目前已實現對全市在享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低收入人口的異常監測預警,實現對其他困難群眾的主動發現,并針對不同預警級別進行分級處置。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間社會救助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完善風險預警,及時篩查出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低收入人口,確保潛在救助對象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

趙長勇表示,下一步,通遼市民政系統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對民政工作的相關部署,堅持人民至上,在完善政策制度、擴大救助范圍、規范救助程序、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用心用情用力為困難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更多困難群眾得實惠、享幸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