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經過改造,社區舊舞臺成為集現代智能化設備與傳統文化元素于一體的漂亮新舞臺,美化提升了社區環境,也帶動活躍了社區文化娛樂氛圍;通過開展“布衣女匠——陽光媽媽創業孵化”項目,解決了轄區內貧困單親母親、下崗失業女性等就業創業問題,助力她們增收……
近年來,廣東省深圳市以“居民點菜、政府配菜”的模式,將社區群眾關注度高、熱切希望解決、受益面廣、貼近居民的問題形成小項目,以“民生微實事”的方式快速響應、快速解決,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據統計,自2015年推出“民生微實事”項目至2022年,深圳全市共實施“民生微實事”8萬余件,累計投入財政資金約80億元。
2023年立項“民生微實事”7000余件
深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印發全面推廣實施“民生微實事”指導意見的通知》,在全市范圍推廣實施“民生微實事”。之后,市民政局、市財政局等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民生微實事”的政策文件和制度,不斷規范和優化“民生微實事”工作,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為民辦實事局面。據統計,2015年—2022年,深圳市共實施“民生微實事”8萬余件,累計投入財政資金約80億元。今年上半年,深圳市新立項“民生微實事”7984件,其中區級示范項目29件、街道級示范項目639件,立項金額約10.05億元;已實施項目5603件。
深圳市“民生微實事”包括工程、服務、貨物三種類型。其中,服務類項目在便民利民方面,主要內容是添置便民利民的工具、用品,舉辦醫療保健、法律咨詢、教育學習、婚姻家庭培訓活動等;在群眾活動方面,主要內容是開展社區群眾廣泛參與的文明家風展示、文藝表演、體育競賽、科普宣傳、社區融合等主題活動和傳統節慶活動,并為群眾性活動團隊購置或租借必要的器材設備等;在公益風尚方面,主要內容是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活動、支持志愿者團隊開展志愿服務等。
每個社區每年200萬元項目經費
深圳市“民生微實事”的實施程序主要包括項目征集、項目評議、項目確定、項目實施、項目驗收。
在項目需求征集上,深圳市由各社區黨委牽頭,居委會配合組織,社區各類組織積極參與,采取走訪、座談、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征集群眾的需求。征集頻次上,堅持“集中+動態”相結合的原則,各社區黨委、居委會依托社區黨群聯系會議、居民代表會議、居民小組會議、居民議事會、“兩代表一委員”提議等,每年開展不少于兩次的集中征集,也可通過設置“民生微實事”建議箱等,全年隨時動態征集居民需求和建議。在征集范圍上,堅持“區域+群體”結合的原則,每個社區每年需求征集的覆蓋面不少于300戶常住居民,重點覆蓋轄區所有住宅小區、城中村、商業樓宇、校區和工業園區等區域人群,覆蓋低保、低保邊緣家庭、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等群體,并加大對中青年群體和來深建設者的關注力度。
“民生微實事”所需經費由深圳市、區財政按照1∶1進行配套,每年每個社區平均安排200萬元經費。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持續推進,深圳市“民生微實事”呈現出“微、快、廣、實”的特點。微,即精準聚焦社區居民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實施項目以一定金額以下的社區小微工程等惠民小項目為主;快,即優化、簡化項目審核審批流程,對特殊性、應急性的個別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方式,由社區黨委研究決定并組織實施;廣,即集思廣益,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項目征集、項目評議、項目監督等活動;實,即發揮區、街道、社區各方力量,自下而上征集需求,確定及落實項目實施,解決一批在社區困擾居民的小事、急事、難事,真正為社區群眾提供精細化、精準化服務。
“民生微實事”補短板強基層
鹽田區鹽田街道明珠社區文化大舞臺是居民開展文娛活動的主要場所,經過多年使用,舞臺外觀老舊,無法滿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部分墻體出現油漆脫落和污損。社區將其列入“民生微實事”項目進行改造后,變成一個集現代智能化設備與傳統文化元素于一體的新舞臺,不但美化提升了社區環境,也帶動活躍了社區文化娛樂氛圍。福田區通過“民生微實事”項目,組織開展了“港澳一家親聯誼活動”“深港親子讀書會”等文化活動,豐富港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通過開展“港澳長者內地安老共融”項目,幫助港澳老人更好地融入內地生活,促進居民融合。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民生微實事”充分發揮出補短板、強基層的作用,讓居民有參與、有收獲,基層社區也更和諧穩定——
為充分發揮社區黨委作用提供了新載體、新抓手。深圳市未實施“民生微實事”之前,各社區由于缺少專項項目經費,難以及時、有效回應居民訴求。如今,社區黨委通過為居民解決一件件具體的小事、急事、難事,讓黨的聲音和惠民政策及時在社區傳遞與落實,不但讓居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更讓社區黨委真正成為社區居民的主心骨、帶頭人。
為在社區黨委領導下依法有序開展居民自治協商增添了新平臺、新動能。通過“民生微實事”,在社區黨委領導下,居委會的自治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以居民議事會為載體,將惠民項目的“遙控器”交到群眾手中,推動社區居民自主商議、遴選民心所盼的項目,進一步打通了“自下而上”的社區自治路徑,有效激發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為改善社區軟硬件環境等作出了新成績、新貢獻。“民生微實事”項目以加強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基本公共服務等薄弱環節為切入點,有效改善了社區環境,提升了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