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橫向到邊救不漏 縱向精分增實效——福建泉州強化低保邊緣家庭社會救助

時間:2023-07-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施珍妮

怎樣讓救助政策惠及那些處于低保邊緣的家庭,尤其是不十分了解此項救助政策的家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低保邊緣家庭救助怎樣調整目標、精分層次、加強部門協作?近三年來,福建省泉州市落實民政部和省民政廳關于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和救助的工作要求,強化主動發現,加強全程督導,提升便民水平,優化保障梯度,進一步織密社會救助網絡,使這項政策惠及了十萬余名符合條件的群眾。

完善政策機制,優化救助層次結構

泉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視為一項政治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文件中予以統籌安排。

結合泉州實際,泉州市民政局明確泉州市低保邊緣家庭人均收入標準為當地低保標準的1—2倍,使特困、低保、低保邊緣家庭三項制度,形成了與收入結構相匹配的三層保障網。泉州市民政局一方面突出強化低保邊緣家庭“單人入保”、剛性支出扣除、收入扣減等政策要求,讓保障梯次更加利于困難群眾;另一方面,提出了“合理運用邊緣從寬原則”“妥善處理低保、特困人員家庭修繕、改造住房建設的意見”“對群眾預留的大額醫療預備金予以合理定性”“合理采集佐證材料”等措施,有力應對社會救助審核確認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2022年初,泉州市民政局組織召開泉州社會救助工作暨業務培訓視頻會,對市、縣、鎮、村四級2900余名社會救助經辦人員進行低保邊緣家庭認定工作動員培訓,工作部署直達基層一線。為有效推動工作落實,泉州市、縣兩級紀檢監察部門通過督導檢查、隨機入戶抽查、召開協商會等形式,實行紀檢監督進村(社區)。永春縣更是將“低保邊緣家庭生活困難問題”納入紀檢監察點題整治范圍。

為充分發揮考核評估的激勵作用,泉州市建立“四個一”督導獎懲機制,即“一堵點一報告、一月一督導、一季一考評、一年一考核”,對工作成效突出的縣(市、區)予以績效加分獎勵,對工作落實不力的縣(市、區)予以績效扣分。

升級排查模式,強化主動發現精準救助

泉州市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方式,強化主動發現精準救助。一方面,加強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大數據比對,定期通過數據比對篩查進行監測預警,實現及時發現、精準救助、綜合幫扶。另一方面,開展困難群眾“漏保”“漏救”點題整治等專項行動,針對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較高的對象、重度殘疾對象、易返貧致貧對象等群體,組織基層干部、救助協理員、網格員、社工等實行常態化入戶走訪,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同時,泉州市從便民利民角度出發,全面落實社會救助“一件事”服務改革。現如今,困難群眾可通過福建省網上辦事大廳或“閩政通”APP中的民政專區,在線申請社會救助。泉州市民政局還持續推進社會救助政策宣講進村(社區)活動,基層民政干部堅持進村入戶開展社會救助政策宣傳解讀工作,提升村(社區)干部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提高困難群眾對救助政策的知曉率。

各縣(市、區)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南安市常住人口153萬多人,救助任務重。市民政局組織轄區26個鄉鎮(街道)召開低收入認定業務培訓會,明確認定范圍、認定條件及工作目標,確保認定程序規范、認定結果準確。晉江市修訂完善了《臨時救助實施方案》,救助范圍向低保邊緣家庭等低收入人口延伸,年救助標準從2萬元提升至3萬元,辦理時限從18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晉江市民政局還利用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大力宣傳低收入家庭認定的相關政策,印刷并派發政策宣傳小冊子2萬份。泉州臺商投資區管理委員會民生保障局要求各村(社區)按照不漏一戶的要求,關注低保邊緣家庭成員殘疾、住院、變故等情況,將其匯總起來開展集體研究,做好救助工作。

加強部門協作,構建協同救助格局

泉州市全力發揮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的統籌作用,2021年,市社會救助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泉州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具體措施》,市、縣兩級民政部門主動協調醫保、教育等相關部門制定低保邊緣家庭優惠政策,構建多部門協同救助格局。

在基本生活救助方面,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失能失智老年人,明確可單人納入低保,低保金原則上按當地低保標準的80%發放。在專項社會救助方面,嚴格落實“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對低保邊緣家庭分別落實住房救助、教育救助、醫療救助、就業救助等專項救助。

“雖然低保邊緣對象不像低保對象那樣每月有保障金,但他們可以享受到價格臨時補貼、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政策。”泉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干部邱若麒說。

目前,泉州市已將低保邊緣家庭納入住房安全保障重點對象范圍;將低保邊緣家庭學生列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范圍;將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醫療救助對象范圍,并明確年度內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為60%;對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因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進行門診特殊病種備案登記的,門診就診時目錄范圍內的指定用藥予以全額救助。

今年,助力大學生就業成為重要的民生實事,泉州市民政局把促進低保邊緣家庭大學生就業也提上重要日程。2023年4月,泉州市民政局發布通知,統一招募30名高校畢業生安排到納入縣級基本財力保障范圍的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的城市社區從事社區工作,服務期限為2年。經研究,泉州市民政局明確,在量化評分相同的情況下,將低保邊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優先招募派遣的范圍。

在急難社會救助方面,泉州市將低保邊緣人口作為急難社會救助的重點關注群體,創新開展“救急難”為民辦實事項目,對縣級已實施臨時救助或“救急難”救助后家庭生活仍然困難的人員,市級給予再救助。同時,著力提升急難型臨時救助的時效性,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等政策規定。鯉城、豐澤、石獅、晉江、德化等地將委托下放至鄉鎮(街道)的臨時救助審批權限提高至5000元。

低保邊緣家庭救助的綜合施策,正在將陽光灑向全市的各個角落。李武(化名)一家五口人生活在永春縣錦斗鎮長坑村,48歲的他以打零工和務農為生,其母親言語一級殘疾,在從事農活的同時負責照看三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困難。2022年7月底,錦斗鎮在開展點題整治工作時,通過摸排將該戶納入低保邊緣家庭。2022年9月,李武15歲的兒子李毅(化名)身體不適,經檢查發現其患有多種嚴重疾病,需住院治療。考慮到李武的實際情況,錦斗鎮民政辦在給予該家庭臨時救助之外,于當年11月將其全家由低保邊緣家庭轉為低保,現在一家5口人每月可領取低保金2000元,生活狀況明顯好轉。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