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合肥市以高質量養老服務托起“夕陽紅”

時間:2023-07-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通訊員   胡   越

“老年食堂有哪些菜?吃一頓自己要掏多少錢?”

“老人家您好,經常來這里活動嗎?機構住得還習慣嗎?”

“現在養老護理員好招嗎?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協助解決?”

自6月以來,類似的問話頻頻出現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各個養老機構中。這是合肥市民政局主題教育調研組關于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內容,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徐生彬作為牽頭負責人,帶隊先后赴瑤海區、肥西縣、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尋找解題“鑰匙”。

助餐點有“地圖”,老年人享幸福“食”光

“菜燒得很好,不咸不淡。我今天吃了四個菜,兩個素菜一個半葷一條整魚,總共15元。”在老年助餐點用餐的王阿姨開心地給調研組的人介紹情況。

“早就聽說有老年食堂了,真希望快一些開到父母家門口。”李女士在回答調研組問題時說。

…………

這些都是調研組收到的反饋,老年食堂受到廣大市民特別是老年人的廣泛歡迎。

從去年開始,合肥市民政局大力推進“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務行動”,解決老年人做飯不安全、不方便,吃的不健康等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運營老年食堂(助餐點)1000多個,日均服務老年人1萬多人次,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一日三餐問題,更日益成為老年人談心交友、娛樂活動、親友聚會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今年年初,合肥市發布了老年助餐點地圖,方便老年人查詢,就近吃上放心餐。

如何讓更多老年人方便快捷地吃上安全可口的飯菜?如何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為提升老年助餐服務注入新鮮活力?如何補齊支持和監管短板,讓老年食堂得以長久飄香?……這些是老年食堂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調研組工作的重點之一。

合肥市提出依法呵護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4月26日,合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助力打造10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讓老年食堂香味更濃、香飄更久。為此,市民政局制訂了《合肥市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提升方案》,全力做好《關于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的貫徹落實工作,重點抓好老年助餐服務布局的優化、設施建設的規范、運營服務水平的提升,努力盡快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快捷、多元主體參與的10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把事關群眾的關鍵事、暖心事做好做實。

老壽星“上榜”,老年人晚年生活有質量

在2023年的合肥長壽榜單中,位居首位的是家住肥西縣110歲的楚某珍老人。目前,合肥市共有613位百歲老人,80周歲以上的老人達到23.52萬人。建設“享老”之城,民政系統怎樣提供高質量養老服務,是調研組關注的重點問題。

調研期間的每次座談會,徐生彬總是開門見山地說:“我們這次來,就是要聽真話、聽實話。大家有什么問題、想法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探討交流。”調研組深入社區和養老服務機構開展調研10余次,走訪服務機構和社區20多個,調研老人百余人,一共征集意見30余條,并將相關意見吸納寫入今年《合肥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修訂,同步轉化為合肥市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

調研組將養老問題放到經濟社會發展深刻轉型和人口結構深刻變化的時代背景下來考量,將養老服務調研的重心放到供給與需求對接的匹配度上來考量,將養老服務建設放到塑造美好生活的發展愿景上來考量,通過調研,確定了城市養老服務的新增長點——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提出了構建“1+3”服務功能。即綜合體在提供全托式養老服務的同時,還要具備3種能力:一是平臺支持能力。將養老、醫療、餐飲、娛樂等多個單體設施,整合為一個“一體化資源統籌、一站式綜合服務、一門式服務窗口、一網式信息管理”的智慧康養平臺。二是項目服務能力。采取無償、低償、有償相結合的方式,至少開展10個服務項目,包括專業照護、生活照料、醫養康養、智能服務、精神慰藉、文化娛樂、安全服務等。三是延伸服務能力。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服務綜合體開展試點,以“綜合平臺為載體、網絡信息為紐帶、家庭床位為單元、專業服務為核心”,為社區有需求的老人建立居家養老床位,提供上門服務。

目前,全市已建設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39個,增加了社區養老服務高質量供給,滿足了老年人家門口養老的需求。選擇居家養老的李爺爺表示:“居家養老服務綜合體就在家門口,有醫務室、助餐點、老年學堂等,真是太方便了。像這樣的養老場所,希望政府多建一些。”

90后服務“90后”,讓老年人吃好住好玩好

1992年出生的徐亞欣在養老行業工作5年了,目前就職于中鐵佰和佰樂康養社區。在她剛入職時,經常被老人及家屬質疑:“這么年輕,能不能管理和服務好老人?”徐亞欣說:“一切用事實說話。”現在,和徐亞欣一樣,一群護理學、康復學、社會工作、養老服務等專業畢業的90后護理員組成養老照護團隊,講述“朝陽”守護“夕陽”的溫情故事。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一直是養老行業發展的一大困擾。調研中,部分養老工作者提出,養老護理員的工資不高,留不住人。一些養老機構提出,校企合作一定程度停留在淺層次,在培訓基地建設、人才培養培訓、師資引入與培養、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合作廣度深度不足;培訓機構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分離,部分培訓機構師資不強,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后無法獲得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鑒定。

帶著問題,合肥市民政局會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共同支持養老服務技能教育,將養老服務人員技能培訓納入城鄉就業培訓體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實行從業人員等級認定制度,完善居家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勞動用工進行監督檢查。同時,市民政局主動牽手合肥市職業技術學院,在學歷提升、專業建設、定向培養、實訓基地等方面開展合作,創新養老人才培養路徑,搭建人才成長平臺,著力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職業化、專業化、本土化養老人才。

目前,合肥市民政局已出臺《合肥市養老護理崗位工作人員學費補償和入職獎補試行辦法》《合肥市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培訓實施方案》,建立入職獎補、崗位職業補助、學費補償、人員培訓和人才基地建設等基礎性制度,每年發放養老機構兩項補助資金均超2000萬元。同時,通過線上培訓、崗位練兵、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從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兩個方面,全面提升從業人員職業技能。

養老服務既是關系民生保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國之大者”,也是關乎千家萬戶安康幸福的民之關切。徐生彬總結道,這次調研中,摸到很多養老服務的一線情況,每到一處,既面對共性問題,也遇到個性問題,民政部門將一一梳理、逐步解決。多年來,合肥市著力構建“合肥養老”服務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全市養老服務整體上還存在著分布不均、區域發展不夠均衡、典型效應還沒有及時轉化為整體效應等問題,發展養老服務事業依然任重道遠。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