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一曲鳳求凰貫穿上下兩千年,一首竹枝詞道盡蓉城婚俗文化。7月中旬,記者走進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婚姻登記處,現場感受濃郁的“愛在金牛”婚俗文化,了解金牛區的婚俗改革進程。
款款東南望 一曲鳳求凰
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進入金牛區婚姻登記處,藝術字體“愛在金牛”映入記者眼簾。以《鳳求凰》作為設計元素,手繪鳳凰于飛的場景,搭配燈光氛圍,形成主題視覺打卡點。
四川省社科院重點學科巴蜀文化學首席專家譚繼和認為,“撫琴臺”是天府文化中愛情文化的符號,也是成都作為“愛情之都”最原始的地標。在這里,司馬相如為卓文君奏出《鳳求凰》,傳奏兩千多年。
金牛區婚姻登記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成都本土愛情素材基礎上,金牛區婚姻登記處在景觀裝飾上融合婚俗文化、民間傳說等多種元素,劃分不同的功能空間區域,營造一步一景的文化主題氛圍。
在頒證區,愛情IP雕塑——萌牛吽吽吸引了不少新人的目光。站在萌牛吽吽旁邊,環望頒證臺,可見不少新人正在《心跳成詩》打卡裝置上互動、在LOVE座椅上擺造型拍照。在登記窗口前,劃分了天賜良緣、佳偶天成、花好月圓、珠聯璧合等多個隔斷空間,在保證私密性的同時祝福新人。
婚俗展示區收錄了1941年以來多種多樣的結婚證。據了解,這些結婚證是金牛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建軍帶領工作人員深入民間一份份找來的。為了獲取最早的三張訂婚書、結婚書,朱建軍多次到收藏者家中拜訪,對方才“割愛”公之于眾。
觀看展示架上的訂婚書、結婚證,記者發現,最早的一份是1941年3月24日的陜西省平遙縣訂婚書,上面詳細介紹了男女雙方的籍貫、生日,記錄了訂婚人、介紹人、主婚人的姓名。訂婚書中表示:“雙方同意自主婚姻,互敬互愛,美滿婚姻,幸福家庭,共同一心一意跟黨走。”
順著展示架前行,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不同樣式的結婚證,見證不同年代的幸福。點擊展示架左側的顯示屏,一張張黑白照片、彩色照片折射出近40年的婚俗變遷,從背著桌椅、沙發、衣柜的送親隊伍,到披著紅被褥、打扮喜慶接新娘的小毛驢,再到貼著大紅喜字的婚車,展現婚俗變遷的同時也折射出近年來百姓生活的改善。
記者正觀看一張張老照片時,婚姻登記處迎來了一對補領結婚證的老人。舊結婚證顯示,方理林和肖蓉蘭于1985年11月30日結婚,那會兩人才二十出頭,現在已經年過六十。沒幾分鐘,金牛區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便為兩位老人辦好了新結婚證。
“最近家里買新房子了,我們就來補辦結婚證了!”在柜臺前拍照“打卡”的肖蓉蘭笑瞇瞇地說。
“跨省通辦”為便民插上“數據翅膀”
7月20日,徐羅杰和黃海蓉來到金牛區婚姻登記處,申領結婚證。
等候間隙,徐羅杰告訴記者,兩人是在福建省打工時認識的,愛情長跑9年。后來,黃海蓉回到成都市工作,徐羅杰便辭去原先工作,也跟著到了金牛區。
徐羅杰來自河南省開封市,黃海蓉來自四川省自貢市。兩人原本打算到自貢市領證,但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政策出臺后,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
“我住的地方離金牛區婚姻登記處很近,走路5分鐘就到了。看到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的政策后,我還專門到婚姻登記處咨詢了一下,得知可以辦理,很高興。”徐羅杰告訴記者。
黃海蓉介紹,回自貢市領證至少要開車2.5個小時,需要請1天假,費時費力。但現在按照“跨省通辦”政策,在金牛區就能領證,不用來回折騰,非常方便。
前不久,周先生和張女士也在金牛區婚姻登記處享受到“跨省通辦”帶來的便利。兩人從外地到成都生活多年,在朋友聚會上相識相知相戀。原本,兩人計劃回老家廣東省廣州市辦理結婚證,但來回機票、請假時間讓他們有點為難。
看到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的消息后,兩人最終選擇在周先生工作的金牛區登記。領到結婚證,周先生高興地說:“我們從走出家門到領取證件,只用了不到半天時間,節約了時間精力和往返路費,這項政策讓我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多歸屬感。”
朱建軍告訴記者,“跨省通辦”為婚姻登記插上了“數據翅膀”。截至目前,金牛區已有200多對新人“跨省通辦”領到了結婚證,掀開了人生嶄新的一頁。
心與心溝通 婚姻輔導做到點上
“丈夫家暴,我們雙方沒感情了,非得離婚不可。”前不久,田女士和丈夫一起到金牛區婚姻登記處,氣哼哼地對工作人員豆雨娜說。結婚證顯示,田女士夫妻二人1987年結婚,一起生活了36年。了解情況后,豆雨娜趕緊將雙方請到了離婚調解室進行調解。
“二位都這么大歲數了,咋還非要離婚不可?”豆雨娜剛問了一句,田女士便開始“吐槽”,家長里短一一說來。
聽了好一會,豆雨娜才明白,雙方沒啥大矛盾,“家暴”更是子虛烏有。只是因為最近兒媳生了孩子,田女士這個當婆婆的成了帶娃主力,忙得不可開交。可丈夫只顧自己,導致夫妻倆經常為瑣事爭吵。這次兩人為了孫子的照顧問題又吵了起來,一氣之下便到婚姻登記處要求離婚。田女士丈夫一直表示,并未走到離婚的地步,不愿意離婚。
傾聽后,豆雨娜意識到問題出在夫妻雙方的溝通上,于是分別勸導夫妻兩人。重點讓田女士冷靜下來,同時引導田女士的丈夫多關心對方的心理需求。在耐心調解下,田女士和丈夫都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表示以后會多溝通,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在生活上互相幫助。
與田女士夫妻倆不同,25歲的趙先生和莫女士新婚不久,一個愛打游戲、一個喜歡網購,常因做家務爭吵斗氣。調解員胡佳汛將夫妻倆帶到婚姻調解室。趙先生表示,兩人剛結婚不久,可能心理上沒做好承擔家庭責任的準備,雙方父母又干涉過多,導致兩人爭吵不斷。
“新婚磨合期因家庭瑣事爭吵很正常。”胡佳汛勸解道,建議雙方發生矛盾時積極溝通,遇事有商有量,共同解決問題,努力經營好這個家庭。
朱建軍表示,婚姻是人生大事,婚俗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折射出社會發展的滄桑變化。如今,金牛區全面推進婚俗改革,建立“愛在金牛”文化長廊,做好婚姻家庭輔導,積極培育文明婚俗新風尚。“金牛區將舉辦多種多樣的婚姻文化活動,彰顯金牛的愛和溫度,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扎根金牛、認同金牛。”朱建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