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深圳市:“矛盾糾紛調解室”化解社會組織糾紛事

時間:2023-08-0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社會組織在制度落實、換屆時發生矛盾如何解決?社會組織會員發生矛盾、有了勞動爭議時該如何處理?社會組織間存在經濟合同糾紛時該如何尋求幫助?

2022年7月,廣東省深圳市民政局從內部治理、法律調解、科創信息、新型材料等領域選取10家社會組織設立了矛盾糾紛調解室,探索高效便捷、程序靈活的社會組織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徑,為社會組織矛盾調解提供了新的渠道。

調解室主要調解五類矛盾糾紛

深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5月,深圳市社會組織總量已達到10493家。“隨著改革向縱深發展,社會結構日益多元,社會組織之間聯系越發緊密,隨之而來的糾紛事件相應增多,社會組織對于解決自身內部矛盾的訴求也日益突出。”該負責人表示,為有效化解社會組織出現的矛盾糾紛,市民政局首批選取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等覆蓋面廣、人才儲備豐富的優質社會組織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地點分布于福田區、南山區和寶安區。

記者了解到,調解室主要受理社會組織會議制度落實、社會組織換屆、勞動爭議、經濟合同糾紛、會員矛盾五類矛盾糾紛。在會議制度落實方面,主要調解社會組織內部在召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等相關會議時因會議制度未落實而引發的矛盾糾紛;在社會組織換屆方面,主要調解社會組織內部因換屆相關問題引發的矛盾糾紛;在勞動爭議方面,主要調解社會組織內部員工的勞動爭議;在經濟合同糾紛方面,主要調解社會組織內部發生的經濟合同糾紛;在會員矛盾方面,主要調解社會組織在服務會員過程中與會員之間、會員與會員之間發生的內部矛盾糾紛。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是首批設立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的社會組織之一。相關負責人廖麗軍介紹,聯合會目前服務企業4200多家,在設立調解室后,聯合會充分發揮展示點樞紐服務及行業自律功能,以“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建立起“1+3+N”的多元糾紛調整模式。“1”,即深圳市商業聯合會矛盾糾紛調解室;“3”,即聯合會黨委戰斗堡壘、聯合會樞紐平臺的場地人力物力財力等綜合資源支持、聯合會法律服務中心專業支撐平臺;“N”,即跨境電商、AI智能、新材料、高端制造等多個產業聯盟。

據介紹,聯合會矛盾糾紛調解室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包括:及時收集整理并化解同行業、同領域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的矛盾風險點,實現對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矛盾的精準感知、精細化疏解;將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的苗頭性、傾向性矛盾化解在基層,筑牢基層的“第一道防線”;解決包括但不限于知識產權、民商事訴訟、資本市場、勞動糾紛、行政訴訟、跨境爭議、社會組織登記或換屆等領域的矛盾糾紛。

多領域組建專業調解員隊伍

據介紹,各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大都邀請黨員、政協委員、社會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社會組織領域專業人士,以志愿者的形式組建起調解員隊伍。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矛盾糾紛調解室在2022年7月成立后,組建起一支熟悉社會組織領域、有行業專長、熱心調解工作的黨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法律工作者、行業專家、社會工作者及志愿者為主的30人調解隊伍,以“深商法律服務中心”為專業支撐平臺,以廣東省人民調解工作規范等建立起調解制度體系,化解會員單位的矛盾糾紛。

深圳市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現有會員130余家,其中單位會員70多家、個人會員60多人。聯合會副秘書長阮小鳳介紹,為順應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建設的需求,聯合會近年來聯合眾多法律專業社會組織先后發起共建“深港法律服務深度合作區”、搭建“一帶一路”華語律師服務網絡與合作平臺、創建“前海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多形式搭建法治宣傳和交流平臺,具有豐富的法律調解領域經驗。在設立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后,聯合會充分發揮樞紐型服務平臺作用,協調處理社會組織內部的矛盾糾紛。目前,調解室有6名調解員,制定了矛盾糾紛調解制度,并配備了遠程可視化設備用于線上調解,保障有充足的人員和場地開展調解工作。

記者了解到,各個調解室在受理矛盾糾紛后,主動上門走訪、開展調解,面對面為社會組織排憂解難。同時,從黨建工作指導、登記備案業務咨詢、業務活動支持指導等方面為社會組織提供幫助,指導社會組織健全內部管理制度,提升專業能力。

“各調解室還主動收集同行業、同領域社會組織的矛盾風險點,及時向政府部門反饋。”深圳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成立以來,共收集社會組織領域矛盾風險點270余處,實現了對社會組織矛盾的精準感知和精細化疏解,及時將苗頭性、傾向性社會組織矛盾化解在基層。

調解“一事一案”“一辦到底”

深圳某食品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一直向另一家公司(以下簡稱B公司)供應食品,受客觀因素影響,B公司共拖欠A公司貨款4000萬元,導致A公司的資金無法周轉,陷入經營困境。2022年,A公司找到深圳市商業聯合會請求調解。深圳市商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會長林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立即安排調解人員給B公司發函反饋A公司的情況,以“法、理、情”相結合的方式,幫助雙方進行協商,促使B公司先行付款1600萬元,緩解了A公司的資金周轉壓力。

深圳市民政局制定了《調解協商手冊》《深圳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操作指引》等規范性文件,堅持調解室調解工作“因人而異”“一事一案”“一辦到底”的全流程、標準化原則。調解前,根據糾紛類型、緊急程度進行研判,如發現重點、敏感事件立即上報責任部門;調解時,實行專人負責制,全程跟蹤調解進度,定期報告具體情況;調解后,及時回訪跟蹤,建立詳細臺賬,確保矛盾糾紛的調解效率和調解質量。

2022年,深圳市平板顯示行業協會調解室在受理廣州市某社會發展中心與深圳市某基金會捐贈協議履約糾紛時,調解員多次上門調解,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推動雙方終止履行原捐贈協議。在后續回訪中,發現仍有協議剩余資金未處理,調解員又按照募捐方案規定,依合規流程調解后將資金返還,成功化解了矛盾糾紛事件反復的風險。

據了解,自2022年7月深圳市設立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以來,10個調解室共受理矛盾糾紛54件,成功調解34件,涉及社會組織換屆、知識產權、資金糾紛等方面。其中,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兩家調解室合力,在協調解決深圳市某商會換屆這個多年的“老大難”糾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社會組織矛盾糾紛調解室將在深圳市各區進行試點和推廣,聯動區級專業調解機構,探索構建1個市級調解統籌樞紐中心、10個矛盾糾紛調解室、若干個區級專業調解機構協同參與的“1+10+N” 矛盾糾紛調解聯動模式,整合發揮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資源優勢、行業協會的行業優勢和專業調解機構的專業優勢,探索將社會組織內部矛盾調解向基層勞動糾紛調解、人民調解、商事調解等領域拓展,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