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輝華
建構完整準確的社會組織形象,從根本上說取決于社會組織自身的努力。然而,在公眾高度信任政府權威的社會,政府對社會組織的認可、肯定和表彰對建構社會組織形象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民政廳聯合開展的“廣東省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活動,既是引導社會組織發展同時也是建構社會組織積極正面形象的有力舉措。在國家對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嚴格審批、總量控制的政策下,這次評選表彰活動來之不易,是地方政府對社會組織大力支持的表現。
廣東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和社會組織的發展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在社會組織地方立法、黨的建設、法人治理、公益創投、慈善捐贈等領域先行先試,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廣東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廣泛參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次受表彰的80家社會組織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們在黨的建設、法人治理、運作規范、作用發揮方面表現優異,是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楷模,是公益慈善界的英雄。表彰這些政治過硬、治理完善、服務專業、誠信自律的標桿性組織,是對廣大社會組織的充分肯定和鼓勵,為社會組織樹立了積極正面形象。
廣東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前沿陣地,不僅誕生了一大批優秀企業家和世界著名企業,也涌現出一大批視野開闊、思想活躍、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的公益慈善界領軍人物和務實進取、影響力大、具有公益創業特質的社會組織。全國第一家民間發起設立的公募基金會、第一個行業協會黨委、第一家社區基金會、第一個對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松綁”的城市等等都產生于廣東?!皠撔虏拍軇摌I,自律才能自強,有為才能有位”是廣東非營利與志愿活動領域廣為流傳的名言,被廣大社會組織奉為生存的信條和行動的指南。勇于創新、務實有為成就了廣東社會組織在我國非營利與志愿活動領域的獨特地位,自律自強、活力充沛的廣東社會組織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發展之路上貢獻了自己的智慧。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正從“多不多”“快不快”向“穩不穩”“好不好”轉變,從注重數量增長、規模擴張向能力提升、作用發揮轉型。社會組織需要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建設,持續創新,圍繞國家戰略提供專業服務,在黨建引領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各級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進一步扶持和引導社會組織積極發揮作用,在健全完善法律體系嚴格執法的同時對社會組織多一些肯定和鼓勵,多一些喝彩和點贊,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激發包括社會組織在內的各種社會力量的活力。廣東省社會組織舉辦的這次表彰活動與民政部舉辦的“走進行業協會商會”媒體開放日活動異曲同工,立意高遠,都有助于社會各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社會組織,有助于鼓舞社會組織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作者系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