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 瑤
7月末,受連續強降雨和上游河道行洪影響,河北省涿州市部分地區發生洪災,東城坊鎮君福養老院71名人員受困。
汛情如山,災情如令。涿州市民政部門及基層政府作出應急安排:涿州市安享城養老院因地勢較高,未受到洪水侵襲,被開辟為臨時安置點。
從第一時間接收數十位從其他養老機構和周邊轉移過來的老年人,到調度一切有利資源保障安置人員居住舒適、吃喝不愁,這個臨時的“家”給了老人們最貼心的關懷。
安置:第一時間接收轉移老年人
7月28日起,涿州地區雨勢越來越大。“7月30日,我們接到市民政局通知,君福養老院將整體轉移到我們這兒。我們深知責任重大,迅疾開會安排住宿、消殺、巡視等具體工作,為接收轉移安置人員做好充分準備。”涿州安享城養老院院長趙鵬來告訴記者,養老院專門開辟單獨樓層,供緊急轉移來的老年人居住,被褥、房間設施、熱水等配備齊全。
截至7月31日上午,東城坊鎮君福養老院共71人搬進安享城養老院二樓。“我們養老院地勢較低,多虧轉移及時,否則老人們很難避開這次洪災。”君福養老院負責人這樣回憶當時的場景。當天下午,他返回養老院取東西的那段時間,水就從腳踝升到了膝蓋。
同日下午,為配合東城坊鎮政府防汛工作,安享城養老院又迎來了10余位生活在周邊村子的老年人。據趙鵬來介紹,這些老人多數超過70歲,腿腳不太方便。“我們這兒較近,老人們轉移過來不必長途顛簸,配套的濱水譚康復醫療中心也可以隨時觀測老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讓老人家屬和上級領導都很放心。”
防汛:預案、巡查、保健一個都不少
趙鵬來告訴記者,安享城養老院在強降雨來臨前就已制訂了防洪預案,并成立了防洪應急小組。“小組成員中,有負責監測養老院周邊環境水位及排水情況的,有排查養老院內部設施安全的,還有巡視查看老年人日常起居及身體狀況的,全部實行24小時值守。”
在安享城養老院,每天上午9點是老人們集體活動時間。從7月29日起,副院長崔寶和7名護理員全部加入集體活動中,并將活動主題確定為“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安全平穩度過汛期”。
“我們通過跟老人們拉家常,告訴他們現在的天氣情況,提醒他們雨天注意安全,多關注自己的身體有無異樣。”崔寶告訴記者,養老院還安排護理員每天和老人家屬取得聯系,報備老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情況;對于轉移安置過來的老年人,她每天都會親自去查房2至3次。
防汛期間,濱水譚康復醫療中心的醫生每天都會定時來到養老院,為老人們量血壓、測心率,掌握老人們的身體情況。
保障:吃穿住用醫都有專門儲備
“在這兒吃得好,住得也放心。”80多歲的張爺爺是從君福養老院轉移過來的,提起在安享城養老院的居住感受,老人滿是皺紋的臉頓時綻開了燦爛的笑容。
“感謝政府,也真的很感謝你們的照顧。”說話間,劉鳳芹已感動得泣不成聲。8月1日,東城坊鎮里池店村遭受洪水侵襲,全體村民都被提前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像劉鳳芹這樣的老年人則被安置在了安享城養老院,養老院為老人們準備了一日三餐和日常生活用品,大家感到很安心。
趙鵬來告訴記者,安享城養老院建立了日常物資儲備制度,所以此次暴雨洪災并未對養老院的日常物資供應產生明顯的影響。“這期間,我們起碼可以保證每餐一葷一素,另外,我們院的場地比較大,盡管外面下雨,但室內空間足夠老人們活動。”
為確保災后無疫,安享城養老院每天在公共區域和老人居室定時消毒,及時儲備常用藥品,有效保障老年人日常所需。“這些轉移過來的老人們身體和精神狀態都不錯,他們很喜歡聊天,每次我去樓上查房,沒有一個小時根本下不來。”崔寶說。
截至8月11日中午,大部分臨時安置的老人們離開了安享城養老院,懷著感恩之情回歸到平靜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