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河南省民政廳開展“社工千站暖萬家行動”——
把暖心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時間:2023-08-1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   闖

入戶發現困難群眾潛在需求,給老年人帶去更多歡笑,關愛兒童心理健康豐富暑期生活,幫助殘疾人鏈接康復資源,引導居民參與社區議事協商……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河南省民政廳圍繞幫困扶弱、養老服務、兒童關愛、殘障康復和社區治理等工作,組織全省1922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3000余名社會工作者,集中開展“河南社工千站暖萬家行動”(以下簡稱“千站暖萬家行動”),截至目前,已服務1萬余名困難群眾。

困難群眾急需什么,社工就鏈接什么資源

“我們是民政社工,來了解一下您家的情況……”7月19日,淇縣西崗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的社工敲開了馬莊村王大爺的家門。

王大爺家有7口人,他的老伴兒、兒子和兒媳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3個孫子孫女都未成年,全家靠低保金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生活。

社工告訴王大爺:“您家還可以享受其他的保障政策,我們可以協助您辦手續。”

西崗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工夏志怡表示,他們每到一戶都會詳細了解家庭人員組成、經濟收入和子女上學等情況,發現符合相關保障政策的就會及時告知。

入戶探訪中,社工除了核查信息,還幫助困難群眾尋找就業機會。

前不久,淅川縣上集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的社工到光明社區走訪時,居民陳某表示自己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光明社區居住的都是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青壯年多數外出務工,留守人員因為文化水平較低而不好就業。

得知這個訴求后,社工對有就業意愿的居民進行登記,走訪周邊企業了解用工需求,將收集到的企業用工信息整理篩選后告知居民。如今,光明社區有53名居民得到就業幫助。

據河南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千站暖萬家行動”開展以來,全省社工入戶探訪困難群眾22萬余人次,協助社會救助部門開展情況核查、建檔訪視、需求分析和政策宣傳等工作,主動發現救助對象潛在需求、鏈接資源成效明顯。

把歡笑帶進養老院,社工當起了“老師”

“一二三拍拍肩,我們健康要領先……”5月25日,在扶溝縣韭園鎮敬老院內,老人們跟著社工一起做健康操,臉上笑呵呵,心里美美的。

“老人都特別歡迎社工來。”韭園鎮敬老院負責人吳西來介紹說,院內入住的多為特困人員,無兒無女缺乏親情陪伴,精神生活相對匱乏。

韭園鎮社會工作服務站負責人董瀟文感慨道,做游戲時老人們常常開心得像個孩子,還管社工叫“老師”。

76歲的張大爺說,現在自己就等著社工再來“檢查作業”,看誰健康操做得好。

為了豐富養老院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扶溝縣扶亭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還用上了園藝療法。

在扶亭街道“溫馨之家”養老院,社工將麥子、鋸末、絲網、輕黏土等材料發給老人,教他們做“草頭娃娃”,叮囑每天要澆水。老人們笑道,給“娃娃”澆水,還能提醒自己喝水。

“溫馨之家”養老院負責人田衛紅表示,由于上了年紀,院里的老人活動范圍比較受限,有時情緒低落。照顧“草頭娃娃”讓他們有了寄托,看著植物生長,老人心里也愉悅。

“千站暖萬家行動”開展以來,社工已在全省300多個養老服務場所開展了700多場活動,為老年人帶去了慰藉和歡笑,也加強了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與養老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機構的聯動。

一邊送心理服務進校園,一邊豐富兒童暑期生活

5月18日,在鄭州市二七區隴海中路小學,一堂“青春自護,健康成長”心理健康講座讓同學們聽得聚精會神。授課的不是學校教師,而是鄭州市冀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

中心負責人冀未來表示,該中心社工都擁有兩年以上的心理咨詢經驗,今年以來,已經在20所學校完成小組活動27次、個體心理輔導1036人次,舉辦家長課堂78場、學生心理課堂210場、教師講座13場。

上學有老師管教,放假有社工照看。6月1日,蘭考縣儀封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開展了“同游‘童’樂家鄉美”主題活動。社工帶著孩子們走進代莊村,一邊看村容村貌,一邊聽村干部講鄉村故事。

在周口市淮陽區,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與區民政局、區慈善總會聯合發起“圓夢微心愿 守護微幸福”公益項目,籌集善款5000元,為200名困境兒童達成了微心愿。

7月初,河南省91個縣(市、區)的1024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在省民政廳官網預告了1萬余場暑期兒童服務活動。隨著活動的接連開展,“社工帶娃”成為了今年暑期河南兒童服務的一大亮點。

鏈接資源鋪平康復路,技能培訓送到家門口

“是社會工作服務站嗎?我女兒需要幫助……”7月3日,扶溝縣曹里鄉社會工作服務站接到一位男子的求助電話。

該男子的女兒小林今年20歲,是一名大學生,自小患有足內翻,為三級肢體殘疾。今年年初,小林接受了腳部矯正手術,但術后恢復不理想,目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接到電話后,社工入戶詳細了解情況,發現小林病情比較嚴重且家庭經濟拮據,于是協助她申請了殘疾大學生資助補貼,并協助縣殘聯為小林聯系康復醫院……“有了社工的幫助,我的康復之路越走越順暢。”小林說。

記者了解到,“千站暖萬家行動”中,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還鏈接了很多資源為殘疾人提供技能培訓。

7月5日,衛輝市上樂村鎮社會工作服務站組織近50位殘疾人開展技能培訓,兩名老師用6天時間為大家講授了保健按摩、小兒推拿等技術。

7月17日,洛陽市偃師區首陽山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邀請專業人士為轄區20余名殘疾人提供為期5天的家政服務技能培訓。

…………

引導居民參與議事協商,為建設美麗社區匯聚民智

一張大桌子,20多位居民圍坐一起,每個人的面前都擺著兩個牌子,一個是綠色對勾形狀、一個是紅色叉子形狀。社工在一旁做主持人,宣布議題,介紹參會人員,把握整場節奏。

7月16日,漯河市源匯區馬路街街道八一路社區對“高溫期間應急響應方案”議題進行了討論。

“為解決社區老年人中暑后及時救治問題,社區居委會依托轄區醫療機構和志愿服務力量擬建立‘事前預防—發現報告—簡單處置—轉診送醫’機制。今天請大家來共同討論,提提意見。”馬路街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社工張培培說。

“現在輪到大家發言了,請您先對這個議題表態,然后說說您希望怎么做、誰來監督。”張培培在議事過程中盡量把議事程序和議事原則轉化為居民好理解的說法。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討論,隨著一個個對勾形狀的牌子舉起,議題順利通過。

“千站暖萬家行動”組織社工協助社區開展居民議事協商,加強了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與社區居民自治組織、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的合作聯動,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工作的積極性。

“‘千站暖萬家行動’讓全省社會工作服務站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精彩、縣縣有品牌、站站有特色,也使得民政服務規劃由‘單一零散’轉向了‘系統綜合’,使服務路徑由‘供給主導’轉向了‘需求為本’,使服務方法由‘救助幫扶’轉向了‘助人自助’,使服務主體由‘政府主導’轉向了‘多元參與’,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農家小院、田間地頭,讓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河南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