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曉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對增進民生福祉、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等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為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南省駐馬店市民政局按照黨的二十大的部署,堅持黨建引領,聚焦主責主業,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理論學習,事業發展更有方向。局黨組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第一議題,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開展集中研討交流,堅持先學一步、多學一些、深學一層。采取領導領學、專家講學、集中研學、個人自學、教材輔學、網絡助學等多種形式,在民政系統興起學習熱潮。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民生民政工作的決策部署,科學謀劃開展民政工作,提出實實在在的對策措施,推動破解民政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聚焦黨建引領,基層組織更加堅強。不斷強化黨對民政工作的全面領導,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隊伍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全面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和實踐鍛煉,在重大任務中考察識別干部。嚴肅監督執紀問責,嚴防隱形變異“四風”問題反彈回潮,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厲打擊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推動民政系統作風持續向好。
聚焦養老服務,品質升級更有成效。對2023年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完成入戶評估,20個鄉鎮敬老院已轉型為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全市42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457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作用,開展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急、助行、助樂、助學、助怡養、助防詐等“十助”服務。提升養老服務品牌,西平縣中心敬老院實行的社會化改革,有效提升了兜底養老服務水平;汝南縣打造的農村互助養老等模式,推動了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
聚焦兜底保障,扶弱救困更有溫度。建立由市直36個部門組成的市級社會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構建綜合救助格局。扎實開展“關愛你我他(她)·溫暖千萬家”行動,辦實事、解難題,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困難群眾身邊。建立困難群眾救急難慈善專項基金,目前已募集資金581.7萬元,已支出資金163.53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725人。
聚焦特殊群體,權益保障更有力度。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成1個市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10個縣級未成年人保護中心、196個鄉鎮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477個村級兒童之家。及時發放津貼補貼,今年上半年已為1557名孤兒、1940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補貼1774.6萬元,為15.1萬名殘疾人發放兩項補貼約9000萬元,為20.8萬名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8724萬元。
聚焦基層治理,精管善治更有活力。積極構建黨建引領、齊抓共管、群眾參與、多方協商、共建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調整社區治理議事協調機制,健全村民自治機制,全市3個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順利完成中期評估。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全市已建成社會組織黨建示范點13個、清廉社會組織培樹示范點24個,重點引導300多家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
聚焦專項事務,管理服務更加優化。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落實惠民殯葬政策,深化婚俗改革。全力打造區域救助中心站,持續做好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人員的救助管理。加強區劃地名界線管理,穩慎推進撤縣設區、撤鄉設鎮(街道)工作,建立市、縣兩級區劃地名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成住宅區、樓宇命名更名審批職能移交工作,開展第五輪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配合安徽省完成皖豫線阜陽駐馬店段邊界聯檢任務,促進邊界地區平安穩定。
聚焦安全生產,發展基礎更加穩固。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和最大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落實安全管理常態長效工作機制。8個督導組開展全覆蓋多輪次督導檢查,指導民政服務機構進行全方位自查自糾,組織局屬各單位、各縣(區)民政局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印制安全手冊1000余冊。建立由378名專職人員組成的安全管理隊伍,組織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900余次,進一步提升民政系統應急處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