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靜靜)?近日,湖北省武漢市人民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從發展壯大慈善力量、拓寬慈善參與渠道、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加強慈善監督管理、優化慈善發展環境等5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推動慈善事業組織化、多元化、智慧化、規范化發展。該意見自9月25日起施行。
該意見提出,加大資助型、服務型慈善組織孵化力度,重點培育具有扶貧、濟困、安老、救孤、助殘、助醫、助學等功能的慈善組織,支持慈善組織在資金募集、志愿者動員、項目實施等方面發揮作用。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設立慈善基金,鼓勵慈善組織興辦慈善性質的醫療、教育、養老、殘障康復、文化、體育、應急救助等機構或者設施,鼓勵街道(鄉鎮)、社區(村)依托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設立社區公益基金。同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等陣地,探索建設政府、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基層慈善綜合服務平臺。
為拓寬慈善參與渠道,該意見提出,將應急慈善活動納入突發事件應對體系,統籌各類應急慈善力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慈善組織開展應急慈善捐贈物資裝卸、倉儲、運輸、分發等工作。推動慈善捐贈由捐款捐物向捐知識產權、技術、股權、有價證券等方面拓展,鼓勵商業保險公司通過免費為特殊困難群體、志愿服務群體提供保險等方式參與慈善事業,引導企業加強與慈善組織的聯結與合作。發展“互聯網+慈善”,鼓勵慈善組織創新捐贈應用場景。深化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的聯動機制,鼓勵慈善組織吸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慈善組織發展志愿服務隊伍。
此外,該意見提出,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支持、培養人才隊伍、完善激勵措施等舉措優化慈善發展環境,通過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方式加強慈善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