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初秋的北京,暖意融融。9月5日下午,天安門廣場西側,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巍然聳立,迎接著遠道而來的客人。當天是第八個中華慈善日,新一批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將在這里被授予我國公益慈善領域的政府最高獎——“中華慈善獎”。
從2005年至今,“中華慈善獎”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本屆“中華慈善獎”是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舉辦的首屆慈善獎,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對發展公益慈善事業的決策部署、弘揚慈善文化、激發社會正能量方面意義非凡。
14時許,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與會代表陸續抵達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身披綬帶的獲獎者代表有的在會場主題背板前拍照留念,有的在相互交流參會感受、交換聯系方式,有的在認真觀看大屏幕上播放的主題宣傳片,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
源林投資(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關杰初是獲獎的捐贈個人代表,在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30多年間,他已捐贈了數億元,但在他看來,做慈善和錢多錢少沒有關系,關鍵看有沒有慈善之心。
“舉辦‘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這種方式非常好。”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修淶貴已不是第一次獲獎,在他看來,慈善事業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要大力弘揚慈善文化,營造慈善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引導更多企業和個人參與慈善。
14時58分,伴隨一陣熱烈的掌聲,國務委員諶貽琴在民政部部長唐登杰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步入會場。
15時整,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全場起立齊聲高唱國歌。這一刻,激昂的旋律響徹會場,奮斗的豪情在每個人胸中激蕩。
“民政部決定授予陳劍光等144個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隨著表彰決定的宣讀,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將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一個個優秀的慈善項目將走進大眾的視野,一個個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的愛心企業將贏得點贊。
在頒獎環節,伴隨著音樂,獲獎代表們帶著自信的笑容、邁著穩健的步伐依次上臺,接過金燦燦的獎杯和紅彤彤的證書并捧在胸前。此刻,臺下的閃光燈織成了星海,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獲獎者人生中的高光時刻,這是永載我國慈善事業發展史的重要瞬間。
頒獎結束后,幾位獲獎代表分享了他們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的經歷和感悟。
不凡的經歷讓腳步更堅定——山東省鄒城市鋼山街道后八里溝村黨委書記宋偉表示,18年的公益之路,讓他收獲了巨大的幸福快樂。未來,他將用更多慈心善行溫暖社會。
愛心的種子讓慈善更有力——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表示,他捐助的助學項目累計發放獎學金已超過39億元,惠及近35萬名西部學子,受資助的學生投身各類公益慈善實踐20余萬次。
光榮的使命讓目標更清晰——安踏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吳永華表示,集團要努力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用溫暖有愛的力量,倡導更多的社會同行者,用愛心與善行回饋社會,共同譜寫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新篇章。
在表彰大會全部議程結束后,全場掌聲雷動,這掌聲中有對獲獎者愛心善舉的贊許,有對他們價值觀的認同,更有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無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