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化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蒲 莉
近年來,黑龍江省綏化市民政局強化黨建引領,統籌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充分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移,積極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
黨建引領夯基礎。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于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機制,推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自我監督。嚴把村(社區)干部政治關、品行關、能力關、作風關、廉潔關,嚴格依法依規完成換屆選舉程序。加大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推動實現“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居)務清明、干群清和、民風清淳、社會清朗”。健全民主決策機制,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發揮村(居)務監督委員會作用,提升村(居)務監督質效。挖掘梳理一批崇德向善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增強其權威性和約束力。持續開展“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行動,號召黨員干部帶頭遵守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
減負增能更便民。優化網格設置,按照“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無縫覆蓋、動態調整”的原則,綜合考慮人口分布、文化習俗、空間布局、區域特點等因素,在全市218個城市社區、1341個村劃分14540個網格,并實行統一賦碼編號備案管理。制定城市專職網格員職責任務指導清單,確定8個方面、26類工作內容。出臺《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實施方案》《社區工作者隊伍專業化建設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為推進全市城鄉社區治理、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等提供政策支撐。建立協調機制,整合基層治理工作力量,推動成立市、縣兩級基層治理議事協調機構,構建黨委領導、部門協同推進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按照“精簡、規范、高效、便民”的原則,推進基層減負增能,把社區建設成管理有序、服務標準、文明祥和、便民高效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印發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依法自治事項清單指導目錄、依法協助政府工作事項清單指導目錄和村(社區)減負工作事項清單指導目錄,厘清基層權責邊界,提高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依法履職和服務群眾能力。
多方聯動優服務。發揮村(社區)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健全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激勵政策,組織實施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服務行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等方式,積極發揮“五社聯動”效應,廣泛整合各類社會資源,提升社區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加大對服務性、公益性、文化性、互助性社區社會組織支持力度,著力打造一批品牌社區社會組織。目前,全市備案登記的社區社會組織有638家。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在實現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目標的基礎上,科學規劃社區便民商業服務場所布局。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88%。采取選舉任用一批、下沉分流一批、政策引進一批、退休返聘一批等方式,多渠道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建立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序列,落實社區工作者待遇補貼。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水平考試,對獲得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的社區工作者和專職網格員,分別發放相應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