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山東濱州探索養老服務新路徑——讓養老與慈善有效銜接

時間:2023-10-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張玲玲   曹鵬飛

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創新探索民政部門提項目、慈善組織募資金、專業機構搞服務、困難群眾得實惠、慈善事業大發展的服務路徑,努力讓老人擁有最美“夕陽紅”。

■ 養老需求與慈善捐贈有效銜接

聚焦“居家養老怎么干”的問題,濱州市抓住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機遇,在中央2098萬元專項資金基礎上,通過慈善募捐等方式,市、縣再配套4558萬元,創新開展“一米陽光·原居安養”助老項目,專項支持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并確保服務項目延續性。

市級資金支持“清單化”改造。在充分調研老年人需求基礎上,面向全市1.35萬名低保、低收入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智能化改造,資金由市級以上財政、慈善資金承擔。福康通、欣悅健康等10余家適老化改造企業,根據老年人需求,按照每戶不高于3000元的標準,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環境改造、老年用品配置、智能設備配備等6大類22項100余種改造項目。

縣級資金支持“個性化”服務。委托中國普天、山東康悅等18家連鎖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護理、醫療保健等5大類20項居家上門服務,打造濱州“賽兒服務隊”,累計開展居家上門服務13.6萬人次。市縣慈善資金的注入,助推濱州打造了“不離家、不離親、不離群”原居安養模式。

■ 助餐需求與孝善文化有效銜接

聚焦“孝善食堂怎么建”的問題,濱州以城鄉老年人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引導、慈善捐助、市場運作、子女盡孝”的模式,堅持市、縣政府主導,落實鄉鎮(街道)主體責任,鼓勵依托現有各類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社會餐飲企業或新建、調劑服務用房,配建孝善助餐服務設施,逐步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市場化的孝善助餐服務體系,不斷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

持續開展“孝善食堂”慈善助老項目。濱州市民政局、濱州市慈善總會策劃實施“一米陽光”項目,將困難群眾需求傳遞給愛心企業。2022—2023年,47家企業定向捐贈6889萬元開展“一米陽光·孝善食堂”助老項目。2022年,市級拿出300萬元慈善資金,支持全市新建100處“孝善食堂”。各縣(市、區)按照“建成一處、驗收一處,驗收一處、撥付一處”的原則,及時將資金撥付到位。2023年,濱州市慈善總會和孔子基金會資助650萬元慈善資金,支持新建216處“孝善食堂”。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孝善食堂”511處,月服務達5萬人次。

打造特色“孝善食堂”運營模式。各縣(市、區)以點帶面,培樹龍頭,升級打造8個縣(市、區)16種特色“孝善食堂”運營模式。鄒平市“積分養老+運營獎補”模式,搭建“積分養老”服務平臺,構建“政府補、集體出、慈善捐、個人拿”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政府對新建“孝善食堂”給予開辦補貼6萬元,持續運營一年以上,依據服務老年人數量分別給予每年5000元、8000元、1萬元運營獎補,同時發動慈善力量參與,設置孝善助老專項基金,引導企業進行捐助,并對考評等級高的食堂進行獎補。

■ 服務質量與慈善資源有效銜接

聚焦“提質增效怎么辦”的問題,濱州大力推動養老機構服務提質增效,擴大“慈善+養老”資源輻射范圍,使服務對象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實施“怦然心動”行動。為進一步推動全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保障全市老年人的生命安全。2023年,市慈善總會拿出300萬元,為全市102家養老機構配發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目前已進入實操階段,10月底完成配備安裝和培訓。

實施“示范達標”行動。探索“五社聯動”服務老年群體工作機制,今年在全市創新開展培樹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范化示范點107個,市級慈善資金按照每個1萬元給予獎補,推動養老服務集聚共享。

實施“慈心供養”行動。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在“情暖夕陽”項目中,配套設計“慈心供養”項目,市、縣同步印發方案,將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關愛活動落到實處。通過“情暖夕陽”“慈心供養”項目,全市已撥付資金365.15萬元,使用慈善資金127.35萬元,已有3217名老年人接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35名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接受集中供養。

(作者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民政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