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助推鄉村振興 社會組織合力團再出發

時間:2023-10-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9月,民政部發布關于表彰第十二屆“中華慈善獎”獲得者的決定,對在慈善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等給予表彰,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開展的陜西社會組織合力團助力鄉村振興項目光榮入榜。

凝心聚力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9月14日,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漢濱合力團攜手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政府在山陽縣開展鄉村振興教育幫扶捐贈活動,以“攜手點亮孩子夢想,合力共助鄉村振興”為主題,為3所學校和1所敬老院捐贈資金和物資合計57.78萬元。自2022年7月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成立以來,鄉村振興工作中時常出現合力團的身影。

據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負責人王娜介紹,238家省級社會組織在省級社會組織助力脫貧攻堅合力團的基礎上,重新調整組建成12個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繼續發揮規模較大、能力較強、統籌資源廣泛的優勢,與全省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15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關系,重點圍繞產業振興、組織振興、人才振興、消費幫扶等領域,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每個合力團設立1個團長單位,負責統籌整合合力團社會組織資源,推動落實幫扶項目,協調、指導成員單位工作。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委托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作為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聯絡站,協調指導各合力團開展幫扶調研和初步對接,發揮好樞紐、支持和服務作用。

陜西省民政廳創新工作機制,每半年組織各合力團團長單位召開1次聯席會議,針對結對幫扶地區實際,指導協調各團長單位聯合團員單位實施幫扶項目,形成“聯絡站牽頭抓總、合力團統籌協作、成員單位合力突破”的工作局面,在實施幫扶項目、承擔公共服務、提供技術支持等方面主動作為,為合力團助力鄉村振興營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鏈接資源合力打造品牌項目

10月12日,在寶雞市鳳翔區橫水鎮東白村的寶雞市鳳翔區“織女益家”手織布合作社生產車間里,一場非遺手織布培訓正在進行,來參加培訓的小媳婦、老大娘們把兩位操作織機的老師圍得水泄不通,認真聽著講解,時不時提問。這場培訓由鳳翔區青春驛站組織開展,據負責人周莉霖介紹,“老師會經常來指導,每次參加培訓的人都很多,這次就有50人。村里的婦女愿意來學習,主要是因為學會了就能在家門口的合作社里打工,既能掙錢又能照顧老人孩子。”

今年50歲的梁小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了培訓,沒想到有了意外收獲。梁小芳住得比較遠,從未外出打過工,家里的老人小孩全靠她照顧,每天來合作社上班不現實。“周老師告訴我可以拿布回去加工。我會做床品三件套,算下來一個月能有一兩千元的收入,真是個好事情”。

2021年,在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等單位的共同幫扶下,鳳翔區青春驛站開展了為期兩年的合力興鄉村“織女益家”項目,為農村低收入中青年婦女提供培訓,幫助她們學習掌握非遺手織布技能,發展庭院經濟增加收入,同時又能傳承手藝。項目實施期間,因為效果超出預期,于是又成立了寶雞市鳳翔區“織女益家”手織布合作社,打造“專業合作社+農村婦女+公益助力”新模式。“現在雖然項目結束了,但運營的模式還在繼續,今年就有幾個人主動請纓做網絡銷售,她們自己研究自己學習,現在抖音、淘寶上搞得很好了。讓鄉村能留住人、讓非遺能用在人們的生活中,這就是我們做項目的初衷。”周莉霖高興地說,“我們希望以后能多參加中心組織的交流活動,把產品推銷到更多地方去。”

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在做好聯絡站職能的同時,注重發揮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聯絡站的橋梁紐帶作用,助力全省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心落實合力團聯席會議、督導跟進、信息報送、績效評價等四項工作機制,建立省級社會組織服務供給清單、合力團幫扶項目清單和幫扶臺賬,指導促進幫扶工作有序高效開展。同時,中心架起政府、社會組織、會員企業溝通的“立交橋”,建立專家智庫、開展主題培訓、進行宣傳引導,為全省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提供支持。此外,中心對接全國優質資源,支持陜西幫扶項目370余萬元,培訓縣域社會組織45家,支持15家縣域社會組織實施幫扶項目;賦能全省各地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開展10期專題培訓,建立省市縣三級合力團交流合作機制,促進幫扶落地,提升服務效能。

培訓賦能合力促進社會組織成長

2022年8月,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舉辦“強基計劃——公益項目籌款訓練營”,邀請有關專家圍繞公益項目、籌款產品、籌款策略等內容進行授課,并分享了其他省份縣域社會組織的籌款實踐。參訓的20余家縣域社會組織是中心根據“有基礎、有特色、可利他、有資源、有潛力、認同理念和有信心”的要求,確定的第一批重點培育發展對象。

西鄉縣農村互助發展協會就是第一批重點培育發展對象之一。該協會社會服務部負責人祝斌說起培訓班覺得獲益匪淺:“非常感謝中心,一直在推著我們前進。我們協會2022年之前也做過線上項目,籌集了1000多元,最后活動無法開展。參加過籌款訓練營之后,我們先按照學習到的方法對員工進行培訓,然后按照分圈、多層次、找中心點的方法來籌款,非常有用。2022年我們協會的項目籌款總額6萬余元,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配捐6萬余元,項目順利開展。”祝斌覺得,協會的發展要與外界多交流、多學習,經過這兩年的實踐,協會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幫助他們突破畏難心理,邁開腿、張開嘴,現在能夠有效利用各種平臺開展工作。

2022年,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與部分省級社會組織聯合實施“強基計劃”——秦巴山區縣域社會組織支持項目,支持帶動縣域基層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最終達到“以個人帶動組織,以組織帶動區域”的目標。中心組建了秦巴山區縣域社會組織伙伴網絡社群平臺,建立聯合協同機制;制訂了秦巴山區縣域社會組織伙伴網絡培育計劃,開展了秦巴山區品牌項目建設訓練營、秦巴山區公益籌款項目訓練營、北京游學營和秦巴山區社會組織伙伴網絡品牌項目路演暨合力鄉村項目交流會等活動。經過1年的實踐和探索,該項目培育了15 家縣域社會組織,產生了鄉趣計劃、鄉村兒童游戲日項目和幫幫樂助養未來項目等15個特色服務,引導縣域社會組織轉變思維,從單一地開展公益活動向公益產品、項目模式、打造品牌方向發展,推動縣域社會組織服務更多困難群眾。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截至目前,自2021年7月省級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合力團成立以來,共有478家省級社會組織積極加入,實施幫扶項目242個,投入資金8523萬元,取得階段性成效。在省級合力團的帶動引領下,各地組建市、縣(區)級合力團178個,實施幫扶項目718個,1586家社會組織參與,與43個縣(區)、130個鄉鎮形成“一對一”“多對一”的結對幫扶關系,帶動全省6450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投入幫扶資金3.57億元,30余萬群眾受益,形成了省市縣三級社會組織合力團帶動引領、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和品牌效應。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