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姜雪芹) 近日,民政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切實把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關愛服務措施,提升關愛服務水平,更好促進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意見》明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開展心理健康監測、及早開展有效關愛、暢通轉介診療通道、強化跟進服務幫扶、健全心理健康服務陣地等六項主要內容,要求各地教育、民政等部門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要重點研究困境兒童面臨的特殊困難和心理問題,重點關注困境兒童心理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要充分發揮學校教師、兒童主任、兒童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作用,為有需求的兒童分類制訂心理關愛方案,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導、心理慰藉等幫扶服務;有條件的地方要依托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社區教育機構、城鄉兒童之家、少年宮、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民政服務站(社工站)、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等機構或場所,協同搭建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平臺,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關愛指導和咨詢服務。
《意見》強調,相關部門要密切溝通配合,推動關愛服務對象范圍向有需要的留守兒童、流動兒童拓展。加強對學校、少年宮、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等機構或場所工作人員,以及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兒童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心理健康業務培訓,提升其對兒童心理問題識別、引導和關愛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