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琪
安徽省馬鞍山市民政局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夯實黨建基礎、創新工作思路,持續推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積極引導社會組織黨組織參與基層治理、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大局。
在實踐探索中筑牢紅色根基。市民政局持續推進社會組織黨的建設與成立登記、年度檢查、章程核準、抽查審計、等級評估、教育培訓同步推進,讓“六同步”工作有據可依、扎實落地,推動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直管的社會組織黨組織31個,應建必建率達100%。加快功能型黨支部建設步伐,與體育局、文聯等單位聯合審批社會組織黨組織。探索建立社會組織黨組織參與決策工作機制,創新推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任前報告制度,重點關注負責人黨員身份、黨務工作經驗、黨內任職情況等。出臺《馬鞍山市社會組織重大事項報告管理暫行辦法》,明晰細化重大事項報告程序及內部流程,持續推動管理層和黨組織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組織對社會組織重大事項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督。
在服務大局中展現新作為。發起社會組織紅領“1+1”、百社進百村項目,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助力鄉村振興、助推基層治理,發揮“黨建+”特色,以達到促基層善治、促能力提升、促社區文明的效果,87個社會組織與87個村簽約結對共建,共開展活動215場,參與居民5.6萬余人次,開展了助學、助醫、助困、購買農產品等活動70余場,累計資助84.33萬元。創新舉措,向全市社區社會組織購買14個公益服務項目,目前所有參與項目的社會組織都已組建起黨員志愿者隊伍,有效帶動了項目高質量開展。依托“紅社引航·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紅色品牌矩陣,“社區共享花園”“愛心微課堂”“小馬藍·為愛尋找”“紅袖章”“好幫手”等一系列“黨建+公益”優質公益服務品牌成效顯著。
在業務融合中找準結合點。馬鞍山市社會組織“紅社引航”黨建服務品牌由依托“紅社引航·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機制”紅色品牌矩陣,“領航計劃”“社區共享花園”“愛心微課堂”“小馬藍·為愛尋找”“好幫手”等一系列“黨建+公益”優質公益服務品牌成效顯著等十個子品牌構成,由各級社會組織服務平臺整合社會資源,通過“黨建統領+專業服務”的理念,“黨員+社工”的服務,“網格+公共空間”的陣地,“多效培育+資源整合+公益服務”的方式,策劃實施多元化的黨建服務項目,推動形成黨建統領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馬鞍山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積極加強社會組織間的聯結和互動,營造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社會組織提供公益服務、社會組織助力慈善事業的良好氛圍,增強人們關注公益、參與公益的意識。全市各級社會組織結合實際,深化品牌建設內容,提升品牌服務能效,真正打造出一批富有馬鞍山市特色標志性成果,推動形成黨建統領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樹立了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葉連平為代表的“和縣烏江愛心助教協會”、省級雙比雙爭社會組織“馬鞍山市紅圍巾公益協會”等一批黨建工作示范點,將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社會成效作為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的核心內容,通過樣板引路、品牌帶動,營造以點促面、整體推進的社會組織黨建氛圍。
在規范管理中促高質量發展。在選好“領頭雁”上,印發《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人選審核辦法(試行)》,對市級商協會負責人人選的基本條件、審核程序、審核材料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在用好“指揮棒”上,制定《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評估考核辦法(試行)》,探索建立6個方面30項內容的考核指標體系,作為商協會承接購買服務、享受扶持獎補、參與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夯實“1+8”體系建設,推動十大新興產業招商引資工作,市鑄造業協會招商項目安徽福茂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簽約投資5億元。積極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邀請南京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主任、第三屆江蘇省“最美社工”周立婷授課,組織市鑄造協會、市智能制造裝備協會、市建筑業協會等行業協會赴南京市與對應的9家行業協會交流學習。加強社會組織誠信體系建設,行業自律規范。印發《關于深入推進全市行業協會商會誠信自律建設的通知》,各社會組織自發簽訂《馬鞍山市行業協會商會規范收費行業自律承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