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眼有國計民生 心存老少安康
——江蘇社會組織助力經濟發展和“一小一老”工作探訪紀實

時間:2023-11-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新華社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冰潔

江蘇既是經濟大省,也是社會組織大省。近年來,江蘇省緊扣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圍繞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和做好老年人、未成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嚴格落實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等重點工作任務,在全力構建“蘇適養老”服務體系和“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中,持續打造“蘇社有為”系列品牌,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社會組織力量。

日前,記者跟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組織發起的“聚焦社會組織新風采 傳遞社會組織正能量”系列采訪采風活動第六期采風團,先后來到江蘇省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和南京市,參加2023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蘇州)大會暨江蘇省社會組織展示交流會,探訪20多家(個)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服務點,深入挖掘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聆聽社會組織在助力經濟發展和“一小一老”重點民生保障工作中的感人故事,感受社會組織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從助力市域經濟一體化到助力長三角經濟一體化

在2023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蘇州)大會暨江蘇省社會組織展示交流會開幕式上,蘇州市民政局發布了《蘇州社會組織聚焦產業創新集群服務高質量發展調研報告》。一時間,“社會組織助力產業創新集群”成為備受與會者關注的話題。

2022年1月5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一號文件”,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4大主導產業和光子產業、集成電路等25個細分領域,提出高水平構建一批具有蘇州特色的產業創新集群,打造多元主體參與的市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社會組織成為中堅力量之一。2023年,蘇州市集中推出全市產業創新集群建設25個細分領域行業協會(聯合會),并出臺具體舉措,推動形成“一群一業一會”布局。目前,25個細分領域行業協會(聯合會)集聚了173家上市公司、141家龍頭企業、221家專精特新企業、885家高新技術企業,正帶領著1.1萬余家會員企業聚力共建產業創新集群。

成立于2022年12月的蘇州市設計產業聯合會便是25家行業協會(聯合會)之一,其所在領域是“設計服務”。蘇州市設計產業聯合會緊扣“創意”這一共同要素,將全市工程設計、工業設計、專業設計融為一體,通過組建高水平的設計產業全領域專家智庫、將智庫產學研創新基地落地耦園等舉措,推動不同設計領域之間、設計與產業之間深度融合,極大提升了設計服務產業的規模和集聚輻射能力。

不僅在服務市域經濟一體化中作用發揮顯著,在服務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中,江蘇社會組織也突擊先行。自2021年牽頭舉辦首屆長三角社會組織協同發展大會后,江蘇省始終堅持積極推進長三角社會組織一體化進程。隨著這一進程推進,江蘇社會組織更為密切地融入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中,并扮演著重要角色。例如,蘇州市吳江區智能制造協會起草了關于智能制造車間的兩項團體標準,被列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團體標準;蘇州市姑蘇區新材料商會主辦了“姑蘇云谷·長三角數字經濟雙創中心”,現已孵化出一大批智能汽車研發企業;依托鋼鐵行業大省的發展優勢,江蘇省鋼鐵行業協會先后創建鋼鐵行業標準化服務平臺、科技服務平臺、QC(質量管理)成果發布平臺,將領先的技術創新成果和技術轉化成效推廣至長三角區域其他省份。

“江蘇省民政系統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努力推動長三角社會組織發展從‘有界’走向‘無界’,讓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美好藍圖變為生動現實。”江蘇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謝曉軍說。

從助力困境兒童關愛保護

到助力打造兒童友好社區

生父去世、生母不養,4年前,14歲的小武(化名)成了一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南京市玄武區益童基金會聯合多方力量,幫小武找到了寄養家庭。之后,該基金會通過家訪、邀請參與公益活動等方式,及時幫助小武解決在寄養家庭照料期間遇到的關系磨合和教育發展等問題。今年,小武順利考上了大學。

小武是南京市玄武區益童基金會近年來個案幫扶的30多個困境兒童之一。該基金會以專業處置個案為重點,嚴格按照南京市民政局制定的困境兒童個案處置機制與流程,在為困境兒童提供法律援助、寄養安置等方面,形成了專業規范的救助模式。

江蘇省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制建設,并根據困境兒童的風險等級,采取緊急干預保護、專業社工結對關愛等相應措施,使社會組織參與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流程日益規范、服務逐步專業、幫扶愈發精準。例如,常州市天寧區雕莊街道聯益西格瑪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在當地民政部門的指導下,完善困境兒童主動發現機制,定期開展轄區困境兒童家庭入戶走訪,建立一人一檔。同時,建立與村居兒童主任、網格社工的聯合關愛巡訪機制,并引入幼兒園教師等專業力量,確保對困境兒童實行精準監測、專業關愛。

建設發展普惠型兒童福利體系,江蘇社會組織也積極參與其中。尤其是在兒童友好社區的建設中,社會組織發揮著重要作用。

2021年12月,江蘇省印發《江蘇省兒童發展規劃(2021—2025年)》,首次提出建設普惠型兒童福利體系和全域建設兒童友好城市。隨后,南京、無錫等多地將創建兒童友好城市列入城市發展規劃,引導各社區引入專業社會組織,助力打造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并提供多元化服務。

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中,社會組織成為“蘇童成長”協同關愛機制中的重要力量,在公共服務、權益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發揮了靈活性、敏銳性、專業性等優勢。例如,南京市多家社會組織與市、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合作,通過設立“法律圖書角”、開展法治宣講、發放宣傳冊等,助力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模式;常州市鐘樓區樂童親子閱讀中心聯合社區打造了10個社區兒童圖書館,通過親子繪本故事會、繪本微劇、城市游學、家長沙龍等形式,深耕親子閱讀與家庭教育領域,改善兒童閱讀生態。

有兒童參與的社區,才是真正的兒童友好社區。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兒童的參與作用,讓社區“小主人”在社區治理中更有發言權。

無錫市惠山區四葉草兒童青少年成長中心發起的“兒童議事團”項目,是江蘇省眾多社會組織發起的“兒童議事團(會)”項目的典型代表。2022年,該中心發起的無錫市惠山區錢橋街道蘇廟社區兒童議事團“如何讓上學路更安全”議題獲得首屆無錫市兒童友好城市兒童議事會大賽“最佳創意獎”,2023年度無錫市為民辦實事項目“打造兒童友好通學路徑”也由該議題引發并實施。

從助力老年人生存型需求到助力老年人發展型需求

走進無錫市惠山區洛社鎮的鎮中公園,沿著右手邊的小路走不多遠,便能看到一棟灰瓦白墻的2層小樓,這里是無錫市惠山區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運營的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之一。

在一樓大廳,老人可以過來免費體檢,服務中心為老人建立了健康檔案,一人一檔;二樓是休閑娛樂場所,老人可以來這里讀書看報、下棋寫字、吹拉彈唱。小樓不遠處,是服務中心的老年助餐點——惠愛愛心餐廳。正值午餐時間,周邊社區不少老人打了飯帶回家或在餐廳就餐。

84歲的孫大爺就住在鎮中公園附近,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天早餐后到公園健身,然后來服務中心讀書、看報,或和棋友下棋,中午在惠愛愛心餐廳吃完飯后回家午休。孫大爺退休前在醫院工作,他受邀擔任了服務中心的“銀發顧問”,每月定期來講授老年人養生保健知識。

無錫市惠山區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江蘇省數千家投身助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組織之一。江蘇是人口大省,也是進入老齡化社會較早的省份之一。截至2022年年底,江蘇老齡化率位列全國第六。為了讓廣大老年人安享、樂享晚年,江蘇各級民政部門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優勢,從吃飯就醫、養生保健、康復護理、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多個方面,全面滿足老年人的生存型需求和發展型需求,合力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

“我們的工作理念是:黨委政府抓什么,社會組織就服務什么;人民群眾缺什么,社會組織就補位什么。”江蘇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燕說。

在這一理念指引下,江蘇各級民政部門積極引導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通過運營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開展居家助老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到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

記者走訪發現,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可以有效彌補政府、市場和家庭在養老服務供給方面的不足,對助力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有的社會組織積極鏈接醫療資源,為家庭養老提供必要支持,做實“原居享老”。例如,南京江北新區普斯康健養老服務中心鏈接社區醫院等專業資源,為老人們定期體檢并建立分門別類的健康檔案,提供上門照護、醫療康復等專業化、個性化服務。

有的社會組織入駐養老機構,為老人提供專業、特色的助老服務。例如,無錫市舒懷社工服務中心由江南大學社會工作系的師生發起成立,入駐無錫夕陽紅護理院后,開展安寧服務和認知癥老人照料服務,將助老公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

有的社會組織以“讓長者樂享生活”為目標,為老人提供優質的普惠養老服務。例如,常州市天寧區茶山街道椿熙堂老年社會服務發展中心與天寧區老年大學合作,先后在中心設立教學點和分校,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提供系統支持。2021年9月,該中心服務的天寧區茶山街道富強新村社區被評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