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全
白露已過,廣東省廣州市近8000個社會組織的熱情不減。
全力拼產業。聚焦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現代金融等21條重點產業鏈,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貫徹落實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持續開展“紅聯聚能”“走百家訪千社”等行動,各類行業協會積極拓寬對外聯絡空間,助力強鏈補鏈延鏈固鏈。
用心助就業。廣州市認真貫徹廣東省“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部署,持續開展“紅聯職達”社會組織促就業行動。
珠江奔涌,千帆競發。十年間,廣州社會組織數量增加超六成。如何推動社會組織發展得更穩、更好?近日,《廣州市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印發實施。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為全市社會組織搭建更多平臺,促進資源鏈接,讓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量充分迸發。
貸款到位,企業有信心
“1800萬元的貸款,解決了企業當下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更有希望了。”李先生是一家醫療用品制造企業的負責人,在廣州金融業協會和廣州市制造業協會的鏈接下,企業順利獲得貸款,他也更有信心了。
今年以來,廣州經濟逐步恢復。上半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下半年,廣州吹響“二次創業”的號角。產業第一、制造業立市,這是廣州“二次創業”的底氣。而來自制造業企業生產研發一線的信心,讓廣州“二次創業”再出發的底氣更足。
今年,廣州市制造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吳有輝一直在一線摸查會員單位的急難愁盼。協會180家會員單位涵蓋信息技術、石油化工、醫藥等諸多門類,大多數企業成立5—10年,其中又以中小微企業為主力。
如何疏通國民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吳有輝介紹,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協會正幫助企業與廣州金融業協會、廣州市資產管理協會等社會組織對接,合作搭建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地等服務平臺,“希望用協會力量為企業‘雪中送炭’。”吳有輝說。今年6月,已幫助制造業企業獲得授信5050萬元。
與此同時,廣州金融業協會步履不停。協會依托金融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基地專業平臺,組織產融對接、沙龍論壇、對外交流等活動,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制造業,尤其是技術改造升級的制造業。“針對不同產業鏈、供應鏈進行產融對接,為中小微、專精特新企業等市場主體發展增添‘動力源’,從而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廣州金融業協會秘書長陳雙蓮說。
廣州市統計局發布的1—7月廣州經濟運行情況指出,下一階段,要持續堅持以政策優化提質增強市場信心、以市場需求牽引產業轉型、以科技創新培育發展優勢、以有效投資積蓄發展動能,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
社會組織如何助力廣州打贏經濟發展的“下半場”?努力搭平臺、促成一場場供需對接的“雙向奔赴”是他們給出的答案。
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廣“社企聯通、資源對接、招商引資、合作交流、智力支持、人才培育、行業特色”的“6+X”搭平臺機制,有效聯通各行業資源和信息,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行業發展活力提供有力支撐。
求職引路,學生有方向
暑假前夕,第十二屆“贏在廣州”之“陽光青創杯”大學生創業就業大賽啟動,同時還有30余家企業現場招聘。廣東財經大學(廣州校區)金融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小黃信心滿滿:“既能通過比賽了解企業,又有機會找到暑期實習工作,對秋招一定很有幫助。”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又是穩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廣州社會組織打出一套組合拳:積極挖掘就業崗位潛力,加大力度聘用高校畢業生;持續搭建社校、社企聯通平臺,推動校企信息高效對接;動員行業協會商會走進高校,把就業幫扶、法律援助帶到校園。
此外,廣州社會組織還探索深度參與高校學生培養計劃,將就業服務進一步前移。
廣州高校與企業合作促進會秘書長呂英海介紹,2020年,促進會與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打造京東零售創新綜合實訓基地。學校出場地,企業派導師;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堂實訓,高年級學生自選業態運營。自運營以來,基地已幫助1500名學生順利就業。“通過產教融合,學生學習更貼合市場所需、有的放矢。”呂英海說。
校園之外,促進會還把實訓基地拓展至廣州5家企業園區。呂英海介紹,目前該會已和200多家企業達成合作,通過統計企業用人需求并整合高校資源,利用實訓基地訂制化培養學生。“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學校充分拓展培訓空間,學生切實提升實踐能力,打通了人才培養機制的堵點。”呂英海說。
就業幫扶措施是否落實到位,高校學生最有發言權。小任是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已入職某頭部物流公司做營業員。她說:“在實訓基地練出的訂單管理和倉庫管理技能,對上手工作很有幫助。”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7月 ,廣州組織動員全市近8000家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促就業專項行動。社會組織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崗位3057個,實際招聘1835名高校畢業生,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共計483場,帶動會員單位6081家,會員單位發布崗位合計9355個。
送醫助學,鄉村有未來
如何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廣東要求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廣州各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廣泛鏈接教育、醫療等資源,助推省內區域協調發展,助力幫扶地區鄉村振興。
“有廣州的醫生做‘后盾’,我們遇到疑難雜癥求助有門。”8月上旬,村民們在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衛生院門口排起了隊,這是2021年以來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帶來的第三場義診。該院院長曾吉剛感嘆:“設備多了,村民看病近了,衛生院醫生多了學習機會,這些幫扶舉措切實提升了山區醫療水平”。
義診只是開始,幫扶一直在線。
2021年年底至今,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牽頭開展“穗醫惠民·情滿瑤鄉”廣州對口支援三排鎮醫療幫扶工作。截至目前,協會已動員引導14家社會組織、醫療器械企業、醫院向衛生院捐贈價值近百萬元的醫療設備、電腦、藥品等物資,通過遠程醫療請廣州三甲醫院的專家為村民會診,迅速協調醫療資源幫助意外燒傷的患兒和地中海貧血患兒到廣州治療……
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秘書長許秋霞表示,協會將繼續發揮廣州市醫療及社會資源優勢,聯合廣州高水平醫療機構和社會組織,助力三排鎮衛生院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生的早期診斷能力,為村民普及更多健康知識,為三排鎮醫療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醫療守護村民健康,教育照亮鄉村未來。新學期開學前,廣州多家基金會和商會協會為三排鎮的學校送來“開學禮”——100臺電腦和教學多媒體設備提升硬件,“維C健康晚餐計劃”改善營養,困境學生獎學項目助力向學,心理咨詢輔導課程排解煩憂……“這些幫助貼合學校實際需求,對孩子成長和學校發展很重要。”三排中心學校校長唐六貴說。
據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以下簡稱廣州社聯)秘書長焦楊介紹,作為“聚力助學 童向未來”專項幫扶行動的牽頭單位,廣州社聯已聯動十多家商協會參與三排鎮教育幫扶,累計投入款物超203萬元。
未來,廣州社聯將帶動更多社會組織參與三排鎮教育幫扶工作,為困境兒童改造家居學習環境,提供心理輔導、助學幫學等服務,為適齡青年推薦實習崗位。此外,廣州社聯每年組織音樂老師為孩子們上課,焦楊還籌劃組織孩子們走出大山、到廣州演出,“希望大家了解瑤族孩子多么有才華。”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以來,廣州社會組織支持三排鎮款物合計約1000萬元,全市有110多家社會組織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576個幫扶項目,累計投入款物價值超1.8億元。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