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方建軍
近年來,江西省上饒市完善主動發現機制,推行救助事項聯辦,創新救助服務方式,推動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更用心、更走心、更暖心。
政策找人,主動發現更用心
上饒市堅持以政策可及為目標,把符合救助條件的低收入人口找到、找準。
聚焦主動發現重點對象。重點聚焦家庭成員中有年老、殘疾、生活不能自理、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無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家庭以及受災情等影響比較嚴重地區的困難群眾等八類對象群體,針對這些有求助意愿但申請能力不足、對申請流程不知曉的特殊困難群眾開展主動入戶走訪核查,做到“必到必訪”。
加強主動發現工作力量。以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為基礎,統籌全市191個民政服務站、289名社會工作者、2964名社會救助協理員,構建縣、鄉、村三級上下銜接、覆蓋城鄉、政社聯動的主動發現網絡;鼓勵引導社會組織、社工服務站、志愿者、企事業單位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主動發現工作。
拓展主動發現路徑。暢通12345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推行“贛服通”社會救助線上申請,建立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和監測預警平臺,出臺《關于建立健全上饒市社會救助部門數據共享機制的實施方案》,推動與鄉村振興、醫保、殘聯等部門數據共享比對,通過結合“大數據”比對和“鐵腳板”摸排,及時發現潛在救助對象,并將符合條件人員納入救助范圍。
部門協作,綜合救助更走心
為保障低保對象充分、及時享受惠民政策,上饒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社會救助一件事”聯辦改革。
整合事項一表申請。將低保申請、醫療救助、教育資助、用電用水減免等12類惠民政策,整合進《上饒市“社會救助一件事”申請表》,實現“多表合一”辦理,申請材料減少80%。
線下集成一窗辦理。在全市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社會救助”窗口,群眾只需填寫申請表,相關部門通過“贛政通”平臺協同經辦,實現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一次就辦好”,聯辦時間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短到最快2個工作日。
數字賦能一網通辦。推動“社會救助一件事”在“贛服通”上饒分廳上線,實現低保申請審核確認全程“網上辦”,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定額用電減免、定額用水減免4項聯辦事項即時“在線辦”,其他事項通過信息推送快速“轉介辦”。
自推行“社會救助一件事”聯辦以來,全市累計為25.6萬名救助對象辦理聯辦事項27.3萬件,落實惠民資金3.2億元。
按需救助,多元化服務更暖心
近年來,上饒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推動社會救助服務多元化,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購買社會服務。統籌用好社會救助資金2%用于購買社會服務,引入社會力量為困難群眾提供專業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1804.24萬元購買社會服務,為2.4萬名救助對象提供探視巡訪、資源鏈接、助醫助潔等個性化服務。
銜接慈善幫扶。推行“救急難”慈善幫扶信息對接試點,探索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試點以來,推動14家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發放救助金、大米、油等各類物資30余萬元,為困境老人、殘疾人提供探視巡訪、照料護理、社會融入等服務533人次。
聯合群團組織。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老齡委等群團組織力量,為符合條件的城鎮困難職工、困難青少年、困難婦女、困難殘疾人、困難老年人開展常態化送溫暖和差異化送服務活動,不斷提高他們融入社會的能力。今年以來,市婦聯為1.3萬名城鎮困難婦女開展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檢查,發放救助金18萬元;市殘聯為251戶城鎮困難殘疾人家庭進行無障礙改造;市總工會為在檔的330名困難職工發放幫扶資金390.0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