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孫彥川) 為了向困境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幫扶,江西省近日發布地方標準《困境兒童監護風險干預指南》(以下簡稱《干預指南》)。《干預指南》由省民政廳、省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等聯合制定,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干預指南》從工作保障、服務原則、服務對象與服務流程、監護風險干預響應等方面,厘清了困境兒童監護風險干預工作的各個環節。《干預指南》將困境兒童界定為由于兒童自身、家庭和外界等原因陷入困境,需要給予幫助或保障的兒童;將依法具有未成年人保護職責的政府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等明確為干預主體;將監護風險干預的流程分為核查、監護狀況評估、監護風險干預響應、監護風險干預服務制定等,并要求將督導貫穿于各個環節;將監護風險干預服務內容明確劃分為監護保障與干預、生活保障與幫扶、醫療保障與幫扶等8個方面39項指標;明確了干預分級響應機制,將監護風險干預響應分為緊急介入、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等級,并按風險等級分級施策。
《干預指南》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對困境兒童實施分類保障,采取措施滿足其生活、教育、安全、醫療康復、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要;精準對接困境兒童監護評估和情感關愛需求,有序推動監護風險干預規范化、專業化;把過程評估和結果評估結合起來,對服務過程和服務成效進行實時監測和長效跟蹤,精準壓實責任,避免服務形式化和表面化,有力破題監護風險干預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