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規劃財務司司長 馮亞平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以下簡稱重要論述)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系統梳理和全面總結,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人民的大愛情懷,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論述的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要求,為我們從中領悟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汲取勇毅前行的智慧力量、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履職盡責抓好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彩票公益金的重要指示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彩票公益金的重要指示精神主要體現在2015年關于彩票工作的重要批示中。習近平總書記嚴肅指出了彩票發行銷售和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亂象,突出強調了彩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明確提出了必須依法嚴格管理、規范運作的基本要求,劃出了彩票資金管理的“紅線”和“底線”,為做好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彩票公益金作為向公眾發行彩票籌集的資金,必須強化使用管理。一是要突出人民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與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服務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最直接。發行福利彩票籌集公益金,用于解決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是匯集人民群眾愛心、幫助特殊困難群眾的一項崇高事業,必須堅持人民立場、服務人民利益。二是要嚴格監督管理。國家將彩票公益金納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專項用于特定公共事業發展,使用管理工作政治性、專業性很強,相關主體只有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按照預算進行管理,才能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推動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三是要提升使用效能。彩票公益金每一分錢都來自于人民群眾的愛心,要強化預算績效理念,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壓實主體責任、優化分配流程、加強過程監控等措施,不斷提升彩票公益金使用效能。
準確把握新時代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民政工作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是決定共同富裕底板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劇,失能照料、殘疾康復、兒童關愛等群體對民政服務的需求增加,要求民政部門改革創新,通過提高福利彩票發行量增加可用彩票公益金規模,做大公益金盤子,助推民政領域服務設施數量、服務內容、保障水平合理增長,進一步擴大服務供給、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滿意度成色更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福利彩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決定了購買福利彩票是群眾參與慈善事業的重要途徑,也昭示著彩票公益金在新時代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大有可為。近年來,民政部不斷修訂完善管理制度、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監管措施,推動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水平實現了新的提升。但彩票公益金支持方向不夠聚焦、分配流程需要優化、績效管理有待加強、宣傳工作需要提升等問題依然存在,需要下大力氣研究解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做好“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一是要堅決按照“兩個必須”“兩個絕不允許”的要求,服務于兜住基本民生底線這個目標,確保彩票公益金真正用于困難群眾急需的方面,讓困難群眾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防止彩票公益金低效浪費。二是要重點支持養老服務,按照不低于55%的比例安排養老服務項目。彩票公益金安排注重向基層傾斜、向財政困難地區傾斜和向群眾直接受益項目傾斜。三是要進一步完善彩票公益金管理制度,增進部、省、市、縣各級使用管理制度的協同性、一致性,強化制度執行,確保規范運作。四是要引導社會形成合理預期。從增強基層服務能力出發,立足經濟發展水平和民政對象實際需求,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科學設定彩票公益金重點支持方向,防止過度承諾、過高保障,為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高質量做好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
規劃財務司將以重要論述出版發行為契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扛起管好用好彩票公益金的政治責任,不斷提升彩票公益金使用績效,為新時代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一是深學細悟重要論述。將重要論述作為黨支部理論中心組學習、黨支部學習、黨小組學習的重要內容,組織黨員聯系業務實際,加強消化理解,逐章逐節學懂弄通做實。利用會議、培訓、調研等契機,在規劃財務系統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宣貫工作,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益金使用管理的重要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到公益金使用管理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二是提升資金使用效能。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和基層實際需求明確重點支持方向,集中力量辦大事。結合財力規模優化資金分配,指導各地采取因素法分配和項目化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做好項目儲備、評審工作,解決分配晚、執行慢、項目散的問題。指導各地按照統一規范的核心績效指標體系填報區域績效目標,抓好項目實施過程績效監控,及時組織開展績效評價并作為資金分配重要依據,提升公益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三是強化監督管理機制。長效開展審計監督,深化結果運用,壓實責任推進整改,提高監管精細度和穿透力。對公益金使用管理工作開展綜合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分配資金的重要參考,督促各地提升規范管理水平。指導各地通過公開信息、設立標識等方式宣傳公益金使用成效,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與媒體的溝通聯系,多層次、多渠道講好公益金故事,彰顯公益金“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工作宗旨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