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于2003年,為5A級社會組織,設有舟山市銀行業保險業人民調解委員會、金融“共享法庭”等服務平臺。近年來,協會聚焦保險領域金融風險,努力打造“清風海山、廉潤保險”特色清廉品牌,以清廉行業建設助力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雙責協同、嵌入治理
構筑清廉保險“防火墻”
強化黨建引領。將清廉保險建設納入黨建工作,深化“書記領辦制”“黨建項目制”。以黨建引領助力會員單位公司治理結構優化,強化保險企業廉潔管控,確保保險行業行穩致遠。
落實多方責任。制訂《舟山市保險行業協會關于推進“清風海山 廉潤保險”建設方案》和清廉金融文化三年行動計劃,助力形成金融監管局黨委和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同向發力,紀檢監察組監督推動的良好工作格局。
創新嵌入治理。把清廉保險建設嵌入會員單位業務,在舟山試點“醫路無憂”新模式,進一步推進醫療衛生事業與保險事業融合發展;配合交管部門做好“浙里快處·舟山”系統建設,提升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服務質效;開發“摩托車線上投保”平臺,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金融服務理念。
制度重塑、數字賦能
織就清廉保險“安全網”
健全內控機制。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項清單和“關鍵少數”監督管理機制。緊扣保險行業營銷、理賠、風控等關鍵環節,制定《舟山保險業從業人員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舟山市保險營銷員業內流動管理自律公約》等,將清廉保險各項制度融入會員單位經營管理各個環節,推動清廉保險與經營管理相互促進。
細化日常管理。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體系,創新建立“123”內部管理模式(即每月形成一張行事歷,打造好“舟山保險”微信公眾號和行業信息匯編電子版兩個宣傳平臺,建立文件督辦、黨務工作和業務活動三本臺賬)和“125”防災減災應急模式(即1套自然災害及重大事故應急工作預案,自然災害應急協調和網格化管理2個中心,大額保單重點風險排查、高危風險區域排查管理辦法等5大機制)。
加強“數智”監控。注重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搭建銷售、財務、合規、審計、人員管理等風險預警管理系統,通過監測業務流程管理、財務數據管理等流程,精準監控清廉風險,以科技賦能清廉金融風險防控。搭建“航運金融服務平臺”,引入海事部門信用信息系統、安全誠信評選公告信息等外部數據,供保險公司決策參考,將原來線下7個工作日內辦結的政務事項縮短為最快1小時以內。
以廉養德,惠民利民
營造清朗社會“好生態”
開展清廉教育。與浙江海洋大學共建清廉金融教育培訓基地,加強保險從業人員廉潔意識和職業道德。組織會員單位開展家風家教宣傳、警示案例教育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涵養崇廉拒腐的行業文化氛圍,厚植金融反腐根基,以清廉金融文化助守金融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參與調解協商。創新設立全市首家金融“共享法庭”,開展年度十大典型賠案評選活動,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發揮專業調解委員會作用,2023年共成功調解案件385件,涉案金額7089.41萬元,調解成功率達98.72%。
主動服務民生。主動協調會員單位助力“一小一老”,為全市“幸福食堂”提供“公共場所意外險”“食安險”等最優惠費率,組織會員單位在幸福食堂“幸福驛站”開展多層次、接地氣、強滲透的宣傳活動,引導公眾樹立正確金融理念,不斷加強保險供給、深化服務保障,為“銀發”群體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本文由舟山市保險行業協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