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民政廳黨組書記 曹忠平
《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一書的出版是全國民政系統的一件大事、要事、好事。湖南省民政系統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重要論述的學習貫徹工作,充分認識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民政工作的政治使命、科學方法、實踐路徑,深刻領會其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推動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始終堅持政治首位,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要帶頭做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踐行者,在知行合一中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要堅定政治信仰。落實湖南省民政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和“第一議題”制度,帶著感情學、帶著信仰學、帶著責任學,推動民政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錨定“三高四新”藍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錘煉政治品格。大興調查研究,深化“走找想促”活動,始終懷著大愛之心、愛民之心,對困難群眾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增強政治能力。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深化湖南省民政廳組織的縣委書記談民政民生主題宣傳,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和重視,實現圍繞中心研究民政工作、服務大局推動民政工作、增進福祉發展民政工作。要扛牢政治責任。加強清廉民政建設,推進民政系統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堅持嚴于律己、嚴管所轄、嚴負其責,在工作中站在前、沖在前、干在前,在“闖創干”中奮爭一流。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自覺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高質量的民政工作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的生活。要樹立問題導向。以問題為中心,面對湖南省城鄉低保標準還不夠高、養老服務市場供給主體不夠充分、“一老一小”相關法規和標準不夠健全等問題,找到“破”的角度、“解”的方法、“立”的基點,補齊民政事業發展短板弱項。要堅持守正創新。善于研究規律、發現規律、遵循規律,結合民政機構改革,立足民政職能轉變,樹立系統觀念、創新觀念,推動政策協調、措施聯動、資源共享,實現業務更加聚焦、服務更加專業。要注重重點突破。著力提升基本養老服務水平,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促進養老事業發展。要強化制度保障。尊崇制度、維護制度、踐行制度,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制度,健全獨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制度,構建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困境兒童保障制度等,推動民政制度標準更加成熟、更加完善。
始終堅持共同富裕目標,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民政部門服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關鍵是要圍繞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履職盡責,既要解決“有沒有”“夠不夠”的問題,更要解決“好不好”“優不優”的問題,提高共同富裕的成色與質量。要更加注重兜牢底線。堅決守牢民生保障底線、安全生產底線、社會道德底線,在推進共同富裕中,重點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扎實辦好提高城鄉低保對象保障標準等重點民生實事,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更加注重均衡可及。堅持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著力推進社會救助、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殯葬管理等領域民政服務均等化,大力解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等問題,增強財力保障的可持續性,擴大基本服務的普惠性,豐富供給主體的多樣性。要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堅持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激發基層自治活力,培育社會組織,發展專業社工,開展志愿服務,推進慈善事業,深化“五社聯動”,豐富市場供給主體。要更加注重精神富裕。大力弘揚扶危濟困、孝老愛親、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等優良傳統,深入挖掘宣傳民政文化,專項治理高價彩禮、低俗婚鬧、大操大辦、散埋亂葬等陳規陋習,讓群眾精神旺起來、思想富起來。
始終堅持狠抓工作落實,切實擔負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任務。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關鍵是要學出絕對忠誠、學出責任擔當,聚焦黨和國家賦予的使命任務狠抓落實。要提升能力抓落實。通過舉辦全省民政系統讀書班、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各黨支部學習研討等多種形式,學好用好《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自覺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全面提高履職盡責的政治能力、改革能力、執行能力。要主動擔當抓落實。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危機感,緊盯目標、緊盯重點、緊盯責任,深入建設清廉民政,轉變作風行風,發揚釘釘子精神,做到工作不落實不放松、問題不解決不放過。要確保實績抓落實。梳理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把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實事干好。要奮勇爭先抓落實。鉚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拼出快發展,以高標準實現高質量,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展現湖南民政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