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23·貴州 為多彩新未來貢獻民政力量

時間:2023-12-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六盤水市民政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民政局開展社工服務宣傳。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政局工作人員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通訊員   施紹根   韋   倩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今年以來,貴州省民政系統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努力實現“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推動全省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奮發有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開創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積極貢獻民政力量。

扎牢安全網,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謝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天柱縣渡馬鎮龍盤村的獨居老人歐陽接過民政部門送來的慰問物資時感激地說。

近日,為應對低溫天氣,天柱縣民政局為困難群眾送去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資,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確保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謀民生之利、解民生之憂,貴州省民政系統加快推進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基本民生保障精準化、精細化。

貴州省民政系統時刻關心關注困難群眾,圍繞“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總體目標,創建“大數據+”監測幫扶機制,鞏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橫向匯集14個部門23類數據,縱向貫通省、市、縣、鄉4級,匯總300萬余條低收入人口數據,實現“防漏”“防錯”雙向預警核查功能。聚焦綜合施策,實施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將143.5萬名脫貧人口、35.1萬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低保和特困供養范圍;根據低收入人口的困難程度和困難類型,推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由醫保、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門落實相應專項救助;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解決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

貴州省進一步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將全省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734元、每人每年6086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012元,保障城鄉低保對象229.1萬人、特困人員10.7萬人。實施臨時救助22.7萬人次。提高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10元、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截至目前,共有38.4萬名重度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34.6萬名困難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通過規范救助管理工作流程、開展救助管理政策宣傳、做好“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探索救助管理區域中心站試點,全面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溫暖過冬。

貴州省民政廳持續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落實社會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服務保障工作指引等地方性標準,制定全省四類特殊未成年人關愛救助保護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制度體系。加快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高質量發展,優化在院集中養育兒童成長環境。全省鄉鎮(街道)、村(社區)全部配備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實施“童伴計劃”“善行貴州·益童樂園”“春暉守望”等項目680余個,惠及兒童868.5萬人次。

緊貼群眾所需所盼,提升幸福指數

貴州省各級民政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社會關切加速發展基本社會服務,讓高質量發展更具情懷、更有溫度,托起群眾穩穩的幸福。

養老既是家事也是國事。貴州省大力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持續推進養老服務。完善養老服務政策設計,落實《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全面規范基本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醫養與康養等工作;出臺《貴州省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發布《貴州省基本養老服務清單(2023年版)》;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機制,對獨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殘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探訪關愛服務,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加速實現養老服務專業化,出臺老年養護樓、城市街道嵌入式養老機構、農村區域性敬老院3個裝修配套標準,打造標準化養老機構;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規范》等,提升服務品質。制定扶持政策,激活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內生動力。完善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補貼政策、人才培訓和人才補貼政策、公建民營養老機構運營指南等,形成“補貼扶持+人才扶持+運營扶持”的全方位扶持格局。堅持一手抓監管、一手抓服務,形成綜合監管、消防改造支持、機構綜合保險補貼“三位一體”的風險防范格局。

規范優化行政區劃設置,在大型人口聚居區增設街道,全省鄉級行政區增至1510個;實施貴州省地名管理辦法預備立法項目,建立地名命名更名線上備案公告制度,標準化處理一批不規范地名,方便群眾出行;深化平安邊界建設,有重點地更換界樁。

提升婚姻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婚姻家庭輔導室建設,引入專業社工參與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通過為婚姻登記當事人提供心理疏導、矛盾調處等服務,引導新人樹立正確的婚姻觀、家庭觀。

為慈善插上互聯網“翅膀”,貴州省民政廳積極推動互聯網慈善發展,鼓勵引導慈善組織與騰訊公益等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合作募集善款,參加“99公益日”等互聯網募捐活動,全省互聯網募捐善款總量突破1億元;主動對接騰訊公益,舉辦2023年騰訊公益“鄉村振興·貴州專場”互聯網募捐活動,培育發展互聯網慈善,提升全省慈善組織項目設計、財務管理和募資能力。該活動得到全省慈善組織積極響應,45家慈善組織上線鄉村振興公益項目388個,150萬人次參與募捐活動,募集善款6500萬元。

溫暖開展志愿服務,宣傳貫徹《貴州省志愿服務辦法》,加強志愿服務活動日常監管,對1163個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抽查工作。推廣使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889萬人。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志愿服務站點建設,培育和推廣民政領域志愿服務品牌。

扎實推進社會工作發展,強化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全省社工服務機構達265家,社工專業人才達7.09萬人,2800余名駐站社工下沉鄉鎮(街道)社工站。全省建成鄉鎮(街道)社工站1326個。穩步推進“社工黔行”“牽手計劃”等社會工作服務項目,以社工優勢聚合“五社”力量,推進實施“五社聯動”試點工作。

堅持大抓基層,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貴州省各級民政部門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格局,持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自治實踐,不斷健全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持續做好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工作,形成榕江縣“榕易談”、納雍縣“七人議事”、冊亨縣“村民說事室”等一批村級議事協商基層實踐經驗。推進法治建設,開展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夯實平安鄉村建設基礎,完善“多網合一”管理體制,深化“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黨小組(黨支部)+網格員+聯戶長”等基層治理模式。統籌城鄉社區建設以獎代補資金,完善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能力,推進“百千萬”為民便民安民社區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省、市、縣、鄉、村聯動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88個縣(市、區)圍繞整治婚嫁陋習、創新婚俗禮儀、規范喪事辦理和倡導文明祭掃等主要任務,出臺移風易俗具體實施方案。開展2023年度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評選工作,倡樹文明新風。

社會組織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貴州省民政廳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組建工作專班,建立健全溝通聯絡機制,出臺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全省891家社會組織實施項目583個,累計投入資金11.43億元,惠及群眾1000萬余人次,有力助推全省鄉村振興開新局。

就業是民生之本,貴州省民政廳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貴州省穩就業保就業系列決策部署。省民政廳對貴州工商職業學院、遵義醫科大學醫學與科技學院等高校4.8萬余名畢業生的就業需求進行分析匯總,組織引導30家重點行業領域社會組織搭建就業平臺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全省680家社會組織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481場,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6464個、提供見習崗位5941個。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