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薇
今年入冬以來,各類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在12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養老服務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養老機構呼吸道疾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
農村敬老院的老人們,對抗這次感染高發有了更好的保護。在河南省汝陽縣上店鎮區域集中養老中心,一名老人躺在床上靜靜地吸氧。“吸上氧很舒服,感覺不悶了。”老人語氣輕快地說。上店鎮區域集中養老中心收住了50多位特困老人,年齡都在70歲以上,不少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以往老人患支氣管哮喘或肺氣腫需要吸氧時,只能送到附近醫院,費時費力。“今年老人有福了,中心有了制氧機和血氧儀,老人不出房間就可以吸氧,太方便了。”院長杜平由衷地高興。
上店鎮區域集中養老中心的老人實現“吸氧自由”,得益于2023年年初民政部與騰訊公司共同發起的聚焦“一老一小”群體、總額為1億元的防疫專項支持計劃。“提升全國農村敬老院抗疫能力建設”“提升全國農村敬老院健康守護能力建設”項目為專項支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慈善聯合會作為項目執行方負責具體運作,為全國16000余家農村敬老院捐贈了16900臺制氧機、22589臺血氧儀和56890個氧氣袋等醫療設備(器材)。11月中旬,隨著最后一批物資抵達派送,全國農村敬老院基本實現制氧機、血氧儀全覆蓋,守護老年人健康多了一份保障。
與時間賽跑,讓健康有“氧”
進入2023年1月,臨近春節,返鄉和走親訪友人員增多,農村疫情防控面臨壓力,特別是脆弱人群密集的農村敬老院,健康保障牽動人心。
雖然近些年農村敬老院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但醫療條件有限,普遍缺少醫療設備,配備急需的制氧機、血氧儀、氧氣袋等物資設備迫在眉睫。但是,全國農村敬老院數量龐大,所需資金達幾千萬元,怎么解決?設備緊急采購能否落實?臨近春節放假,交通物流能不能保證派送到偏遠農村?
1月14日,民政部與騰訊公司共同發起防疫專項支持計劃,第一階段開展“提升全國農村敬老院抗疫能力建設”項目,應急援助農村敬老院一批急需的制氧機、血氧儀、氧氣袋等物資設備。時間緊迫、任務艱巨,項目相關方加緊統籌協調、迅速行動。民政部指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迅速撥付捐贈款,緊急協調工信部支持供貨保障,協調交通運輸部支持物流運輸保障;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對接保供企業確保物資按時發出,跟蹤各地物資接收、分發進展,全力保障物資派送到位,力爭搶抓春節前采購和物流的窗口期,確保第一批捐贈物資設備春節期間發放到受贈的農村敬老院。
1月14日—15日,第一階段確定資助的5000多家敬老院數據清單形成,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首筆善款3083萬元到達指定賬戶,完成供貨商確定并簽訂協議,物流清單整理完畢……1月16日,供應商邁卓醫療向山西發出137臺制氧機。1月18日,有地方民政部門反饋已經收到物資,正在向敬老院派發……
春節期間,該項目累計向29個省份、5689家收住50名老年人及以上的農村敬老院配發5689臺制氧機、11378臺血氧儀、56890個氧氣袋。
在各方合力下,物資如期送達敬老院,為確保農村地區疫情平穩過峰提供了有力保障。
小機器聯結起舒心與愛心
兔年春節,位于湖南大山深處的花垣縣雙龍鎮敬老院的老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禮物——1臺制氧機、1臺血氧儀和10個氧氣袋。
年逾八旬的苗家阿婆好奇地看著工作人員把一個小儀器夾到她的手指上。“血氧飽和度才88%,需要吸氧。”工作人員麻利地為老人佩戴好鼻氧管,打開制氧機,綠燈閃爍,濕潤的純氧開始輸出。指夾式血氧儀的彩色數字屏上,實時顯示出阿婆的血氧飽和度在不斷上升。“現在達到95%了,老人家的氣色好了不少。”工作人員俯下身,在阿婆耳邊輕輕地問:“阿婆,現在感覺怎么樣?”“呼吸輕快,胸不悶了。”老人笑瞇瞇地說。
江蘇省海安市胡集敬老院也在年前收到了受贈設備。院長殷善權介紹,村里的醫療條件不完善,缺乏醫療設施,這批物資來得非常及時。“有了制氧機、氧氣袋,對我們在突發情況下實施及時救治很有幫助。”殷善權說。
大年初三,安徽合肥,騰訊公司員工曼森開車一百多公里,給附近區域的3家敬老院挨個配送制氧機等物資,“這次回家帶著任務,但這個加班心甘情愿。給家鄉老人送大禮,太開心了!”
為了讓捐助物資盡快發放到位,克服春節期間物流、人力不足等難題,騰訊公司向全體員工發起志愿者招募令,希望回家過年的同事參與到當地民政部門運送、調試、培訓使用醫療物資的工作中。“不到48小時,收到了500個申請。來自29個省份的志愿者回到各自家鄉,在春節期間開展志愿服務,并涌現了大量感人的志愿服務事跡。”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公共事務總監、本項目騰訊方面負責人陳海生說。“鵝廠”員工還發揮技術特長,幫助調試設備、開展培訓。河南項城的璐璐結合敬老院的場景錄制了培訓視頻,她的講解簡明易懂接地氣,被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作為示范指導視頻推薦給各地。
騰訊志愿者還把服務過程進行記錄,通過騰訊志愿者活動管理系統上傳圖文素材,方便民政等部門了解本項目在農村敬老院執行的一手信息。他們還希望通過總結此次行動經驗,方便以后更精準地參與農村困難群眾幫扶。
要“標配”更要“實效”
為進一步補齊醫療基礎條件薄弱的農村敬老院的防護短板,提升其應對可能發生規模性疫情、流感的防控能力,為在院老年人構筑健康守護屏障,8月24日,項目第二階段“提升全國農村敬老院健康守護能力建設”啟動,為10400多家農村敬老院捐贈11211套制氧機、血氧儀。項目對民政部定點幫扶地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以及受洪水災害影響較重的地區做適當傾斜,用于提高50人以下的中小型敬老院的健康防護水平,加強老年人日常健康監測,緩解老年人呼吸困難等癥狀,為送醫就診爭取寶貴時間。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是高海拔地區,10月24日,2臺高原款制氧機和2臺血氧儀送達稱多縣珍秦鎮敬老院。工作人員現場學會了操作高原款制氧機。“雖然我們一直生活在高原,但也會缺氧,尤其是老年人。這是院里的第一臺制氧機,對我們來說非常急需。” 一位工作人員說。
11月15日,發往27個省份的物資已基本送達各縣級接收點,并陸續分發到敬老院。至此,項目圓滿結束。制氧機、血氧儀成為農村敬老院的標配。
物資設備的使用效果如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持續跟蹤回訪。敬老院普遍反映,制氧機和血氧儀改善了敬老院的醫護條件,但也有些敬老院因為沒有專門醫護人員操作,平時很少使用,只有在對老年人緊急救助時才由附近醫院醫生上門指導調試,利用率不高。為更好發揮制氧機、血氧儀的作用,幫助更多護理人員掌握使用技能,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組織了3場線上專項培訓。
“3場培訓共有6000余家敬老院的8000多人參加,效果非常好。學員普遍反映講解明白易懂,都學會操作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項目發展部副主任、本項目負責人王歡介紹。
這場提升農村困難老年人抗疫防護能力和守護健康的專項行動,彰顯了民政部門的責任擔當,展現了公益慈善力量的主動作為。當困難老年人的健康得以守護,當敬老院中充滿歡聲笑語,“老有頤養”幸福圖景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