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曉明
自2020年被列為福建省首批唯一的地市級婚俗改革實驗區以來,三明市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服務載體、打造特色品牌、深化移風易俗,為群眾提供“婚俗改革、婚戀交友、婚檢婚育、婚姻輔導”全周期婚姻服務,大力倡導新型婚育文化、良好和美家風,使婚俗文化與文明新風交織相融,讓美好生活與優秀文化“雙向奔赴”。
以婚俗改革引領服務變革
促成婚姻觀念新轉變
2023年七夕,一場“糖分超標”的集體婚禮在泰寧縣尚書巷舉行。
12對新人身穿大紅中式禮服,依次行“卻扇禮”“合巹禮”“結發禮”,入尚書第行拜堂之禮。在集體頒證中,新人們從頒證員手中接過紅彤彤的“小本本”,成為執手一生的夫妻。儀式禮畢,新人們前往大金湖,乘船觀賞情侶峰、鴛鴦湖、仙壽山,在大赤壁下掛上同心鎖,一生鎖愛,永結同心。
據三明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主任謝秀珍介紹,2022年以來,三明市已組織8場以“鐘愛一生”為主題的集體頒證儀式,舉辦2場“海誓山盟”集體婚禮活動。
謝秀珍向記者展示了三明市婚姻特邀頒證嘉賓庫,密密麻麻的名單中,既有當地的黨政領導、“兩代表一委員”,也有市級以上道德模范、文明家庭,還有“最美家庭”成員和金婚夫婦等,根據不同活動主題邀請特邀頒證嘉賓為新人頒證。中共泰寧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懷斌,全國首屆文明家庭、第八屆福建省道德模范邱菊珍都是特邀頒證嘉賓。
大田縣太華鎮潘車村青年鄭先生參加了這場集體婚禮,成為當地的一樁美談。鄭先生和妻子擯棄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俗,給當地青年帶了一個好頭。
如今,三明市婚俗改革已在各個鄉鎮全面鋪開。三明市深入挖掘地方傳統特色婚姻家庭文化,打造景區式婚俗改革游覽點;在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打造婚俗文化長廊、婚姻文化研究中心、移風易俗實踐站、婚俗文化宣傳點四個陣地,建成集實物陳列、多媒體宣傳、互動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婚俗文化展廳;設置婚俗文化宣傳網紅“打卡點”,用群眾能理解、愿參與的方式推動婚事新辦、簡辦。
以婚戀服務聯通部門業務
暢通婚戀交友新渠道
李晶和于航(均為化名)的“愛情長跑”歷時兩年、跨越千里。
李晶是一名80后,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能遇到心儀男生。隨著年齡增長,父母催婚不斷,李晶日漸焦慮。2021年,李晶了解到三明市民政局與市總工會聯合開展單身職工常態化婚戀交友服務,她在同事的鼓勵下報名成了會員。
承接項目的社工第一時間收集了解了李晶的婚戀觀、擇偶要求等信息,建檔后存入數據庫,并邀請李晶加入微信群。
“為解決單身青年群體圈子窄、生活宅、交友難等實際問題,我們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和社工機構聯合成立了婚戀交友服務中心,為單身青年職工提供婚戀咨詢、婚戀輔導、婚戀交友互動等服務。”謝秀珍告訴記者,目前已將千余名單身青年納入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多維度分析,為單身青年高效率匹配心儀對象。
根據李晶的擇偶要求,社工為其匹配了年齡相近的于航。兩人都是河南人,家鄉風俗習慣接近,多一層老鄉情結;于航是一米八的大高個,也符合李晶的擇偶條件。經過多次交流互動,兩人的感情慢慢升溫,2022年9月正式確定了戀愛關系。
2023年七夕,兩人參加了在泰寧縣舉辦的集體婚禮,并在國慶節期間通過“跨省通辦”在三明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領取了結婚證。
婚戀交友服務中心結合青年人興趣愛好,個性化定制“一對一牽線”交友輔導服務,定期開展美食探店、手工制作、桌游夜、戶外趴等特色主題活動。2022年10月以來,已舉辦青年交友活動百余場,3800余名青年參與其中。
“截至目前,我們已促成50余對婚戀服務對象牽手組建家庭。”婚戀交友服務中心運營機構負責人蘭玲愛介紹說。更重要的是,在舉辦活動、促進青年人牽手的過程中,中心大力宣傳移風易俗,引導眾多青年人成為婚事新辦、簡辦的見證者、實踐者。
以婚姻輔導做好情感向導
打造婚姻家庭新品牌
“謝謝老師,現在我們倆的矛盾消解了不少。”前不久,90后的小王給婚姻家庭輔導員黃元英發微信表示感謝。
原來,小王和丈夫小林婚后初期的生活比較舒適。但在雙方父母“摻和”下,兩人的生活變得一團亂。糟心的小夫妻便來到三明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尋求幫助。
在婚姻家庭輔導室見到黃元英后,小王和小林便開啟了“吐槽模式”。小王覺得公婆管得多,連櫥柜材料、垃圾桶位置都要管。小林覺得岳母沒分寸,想把一間屋子劃到小舅子名下……
在小王和小林吐槽時,黃元英一直在傾聽,并仔細觀察。她發現,雖然二人一直在吐槽,但眼神和肢體交流并不少。黃元英建議二人把夫妻關系放在家庭的第一位,多想想對方和對方父母的長處、優點,站在小家利益的角度與彼此和父母溝通,盡力消融誤會。聽完黃元英的勸導,小王和小林似有所悟,表示愿意積極處理家庭問題,平衡好小家和大家的關系。
這是2019年5月以來,三明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為2513對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的案例之一。包括黃元英在內的60余名婚姻家庭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法律工作者、退休公職人員等組成服務隊,輪值開展婚前輔導、婚后引導、離婚疏導全流程服務。
近年來,三明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凝聚社工、志愿者力量,常態化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志愿者培訓,并開設婚姻家庭微論壇,定期組織家庭家教家風公益講座,實現婚戀咨詢、家庭矛盾調解、親子教育、心理咨詢、法律宣傳及援助等方面與政務服務優勢互補。
“我們成立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機構和婚姻家庭專家委員會,建設情感驛站、心理咨詢室,為婚姻家庭全周期保駕護航。”謝秀珍說。
三明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鄧秀廣表示,婚姻是家庭的起點,做好婚姻家庭工作有利于人民群眾婚姻美滿、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三明市將以婚俗改革為牽引,持續推進服務創新,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服務,搭好筑牢婚姻家庭基點。”鄧秀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