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厚植忠誠底色 書寫服務高質量發展答卷
——2023年社會組織管理工作綜述

時間:2024-01-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涂兆宇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

一頭接著千行百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社會組織既是黨和國家了解民情、基層群眾表達民意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2023年,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主題教育這條主線,緊扣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服務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持續推動社會組織事業穩健前行。

深學篤行,認真開展主題教育

堅持深學篤行,加強理論學習。研究出臺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及學習、調研、工作推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等配套計劃,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堅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同新時代偉大變革結合起來,同學習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國家、人民前途命運的使命擔當和博大情懷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組織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著力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引領、優化社會組織發展布局、筑牢社會組織安全防線,把對黨忠誠體現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中。

堅持撲下身子,大興調查研究。重點開展“社會組織服務高質量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防范化解情況”等課題調研工作,分赴16個省份、29個地市、38個區縣、57個城鄉社區和32家省級社會組織、43家市級社會組織、62家縣級社會組織及社區社會組織,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并形成調研報告和有關問題、責任、任務、成果轉化運用清單。

堅持干在實處,切實推動發展。圍繞“十四五”社會組織發展面臨的重要議題,聚焦國際性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社會組織電子證照改革、脫鉤行業協會商會新型綜合監管、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社會組織聯合執法與風險防范、社會組織退出等6個專題,在19個省份選擇第一批24個觀察點,為全國提供借鑒參考。開展6期“聚焦社會組織新風采,傳遞社會組織正能量”采訪采風活動,宣傳報道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撰寫刊發各類稿件153篇,全網總閱讀量超過3億人次。

凝心聚力,鍥而不舍抓落實

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第一政治要件”,建立健全傳達學習、臺賬管理、專項行動、督促檢查、舉一反三“回頭看”相銜接的工作閉環,結合主題教育鍥而不舍抓落實。

積極服務“國之大者”。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成立國際性社會團體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成立登記“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社會組織,推動社會組織有序參與全球治理,讓世界聽到更多中國聲音,助力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

積極服務鄉村振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印發《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直轄市)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名單》,協調有一定實力和意愿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直轄市)社會組織,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開展結對幫扶。

攻堅克難,持續提升發展質量

提升社會組織登記質量,不斷優化布局。推進修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行政法規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章程示范文本》《社會團體章程示范文本》,推進制定《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規范社會組織“登管分離”,提高登記審查質量,推進“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在服務業對外開放、橫琴粵澳深度合作、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等領域完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政策。在上海、江蘇、福建、廣東設置完善社會組織退出機制觀察點,簡化退出程序。完成國家社會組織法人庫主體工程建設,推進建立電子證照全國統一制發體系。認真做好登記審查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8.5萬家,其中全國性社會組織2296家。

提升社會組織監管能力,堅決抓常抓細。探索強化脫鉤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指導浙江、四川、山西和山東青島設立行業協會商會綜合監管工作觀察點。持續治理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問題,截至目前,89369個行業協會商會開展了收費自查自糾,抽查檢查行業協會商會26302個,糾正收費問題2950個。各級行業協會商會通過減免、降低、取消收費等舉措減輕企業負擔31.9億元,惠及企業61.6萬個。下發《關于規范全國性社會組織培訓活動有關問題的通知》。聯合開展論壇活動專項清理整治。加強部管社會組織規范管理。升級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有24854家社會組織被列入活動異常名錄,13102家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提升社會組織運行質量,防范化解風險。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要求各級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深入開展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重大風險工作,統籌社會組織發展和安全,進一步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機制,補齊工作短板,封堵監管漏洞,全面提升風險防范化解意識和應對處置能力。聚力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向全國9.6億用戶發送“打非”公益短信,在50多萬個樓宇和200多個地鐵站、高鐵站、機場等場所開展“打非”宣傳。核查涉嫌非法社會組織線索2300余條,處置非法社會組織1100余家,曝光涉嫌非法社會組織382家,關停非法社會組織違法違規網站(應用程序)164個,協調推動公安機關打掉犯罪團伙1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3名。發布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防范典型案例,完善查處非法社會組織工作規范。嚴肅查處全國性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對全國性社會組織作出行政處罰6件并向社會公開,強化執法震懾效應。

提升社會組織服務水平,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一是深挖社會組織就業潛能。就做好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組織開展“陪伴成長·社會組織助力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推動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二是助力對口支援。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實施援藏援疆項目。實施2023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投入中央財政資金3744.6萬元,支持91家社會組織聚焦鄉村振興、“一老一小”服務和社會組織能力建設開展社會服務。三是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充分發揮服務優勢和獨特作用,助推我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四是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發揮貼近群眾、靈活便捷的優勢,主動融入城鄉社區便民利民服務網絡,積極解決環境治理、鄰里互助、養老托育等群眾身邊事,助力培育新時代社區文明新風尚。

高舉旗幟,加強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

持續推進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第一議題”“第一臺賬”制度。深化落實“兩建三促五加強”支部工作法,著力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努力打造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

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抓好制度貫徹執行和督促檢查,制發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具體措施和關于進一步構建“親”“清”政社關系的若干措施,完善對黨員干部與社會組織打交道嚴管嚴治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走深走實。

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堅持以身作則,推動社會組織從嚴從緊加強作風建設,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推進“權力清單”建設,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強化落實“一崗雙責”。認真貫徹落實機關作風建設要求,加快“嚴真細實快”作風養成。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