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盧 芳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兒童特別是孤兒和殘疾兒童,全社會都要有仁愛之心、關愛之情,共同努力使他們能夠健康成長,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隨著兒童福利工作的不斷拓展,保障群體從孤兒、棄嬰擴大到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保障內容從傳統的兒童收養、孤兒保障擴大到了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關愛服務,這對兒童福利工作行政主管部門和兒童福利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要求。
2023年以來,全國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兒童優先發展”原則,強化各項工作措施,積極維護兒童權益,為孩子們健康成長提供堅實保障,讓祖國的花朵沐浴更多陽光雨露。
關鍵詞:困境兒童保障
一組數據記錄著我國兒童福利工作的歷史坐標。截至2023年第3季度末,全國共有14.6萬名孤兒納入保障范圍,其中,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885.4元,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439.9元;全國共有38.8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平均保障標準達每人每月1439.9元。
在困境兒童群體中,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最特殊的一類。2023年以來,全國兒童福利和權益保障工作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為了一切孩子”的理念,不斷加強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持續推動各地提高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民政部辦公廳聯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教育保障工作的通知》,落實控輟保學長效機制,完善教育資助和教育幫扶政策,強化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教育保障措施。民政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印發通知,健全完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教育就學、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等各方面精準保障措施。
保障對象的橫向范圍擴大了,保障內容的縱向提升也勢在必行。相較于傳統的物質保障,新時代兒童福利工作明確將精神關愛作為提質增效的關鍵內容。2023年,民政部深入研究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面臨的問題和在心理健康關愛服務方面的迫切需求,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和單位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從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監測、及早開展有效關愛、暢通轉介診療通道、強化跟進服務幫扶、健全陣地建設等方面提出措施,將心理健康明確列入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重要內容。
關鍵詞: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關愛服務
如果說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出現了兒童留守這一階段性社會現象,那么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勞動力流動日趨活躍、改革邁向深水區,流動兒童的關愛服務也必須盡早提上日程。
2023年,民政部聯合中央網信辦等14部門出臺了《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方案》,計劃利用3年時間,聚焦精神素養提升、監護提質、精準幫扶、安全防護和固本強基5個方面,全面提升關愛服務質量,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全面健康發展。
2023年以來,民政部著力調研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的狀況和需求,兒童福利司到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較多的地區——浙江省海鹽縣、常山縣等14個省份的30余個市(州)、區(縣),從資源配置、生活保障、教育保障、醫療保障、安全健康、社會支持、綜合保障等7個方面開展調研,著手研究制訂加強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工作方案,推動建立流動兒童、留守兒童監測摸排和統計分析工作機制,為制定政策措施、開展關愛保護、加強資源整合提供依據。
關鍵詞: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
2023年以來,以大力推進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為出發點,民政部先后組成多個調研組赴浙江、廣東、寧夏、陜西等地兒童福利機構開展實地調研,制訂兒童福利機構“精準化管理 精細化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方案,指導各地兒童福利機構細化養育照護服務、強化特色康復能力建設、優化特殊教育服務、開展專業社工服務,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開展首批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高質量發展實踐基地建設試點工作,指導兒童福利機構深化改革創新,推進區域化中心建設,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帶動其他兒童福利機構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同時,依托全國兒童福利院院長示范培訓班、全國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暨安全管理培訓班等,加強兒童福利機構負責人能力建設。
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山。2023年,民政部指導各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抽查檢查,組織各地排查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重大安全隱患,及時按要求將排查整治情況錄入全國兒童福利信息系統。各地兒童福利領域服務機構紛紛行動起來,強化措施、舉一反三開展自查,在防火、用電、燃氣、食品、交通、衛生健康等方面同步部署、同向發力。
關鍵詞:兒童收養政策創新完善
2023年,兒童收養工作在政策制度完善上邁出堅定步伐。
民政部修訂了《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有關內容,并舉辦兒童收養政策培訓班進行解讀學習。為幫助殘疾孤兒回歸家庭,緩解收養殘疾孤兒家庭的后顧之憂,保護收養關系當事人合法權益,民政部聯合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中國殘聯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殘疾孤兒回歸家庭的政策。指導各地依法加強收養登記管理,多地出臺規范國內收養登記的政策文件,落實收養評估制度,細化收養評估標準,加強收養登記檔案管理。
各地注重加強收養政策培訓,選優配強收養登記員,采取舉辦培訓班、座談會等方式,開展收養登記答疑解惑、案例剖析交流、經驗分享,增強收養登記員依法履職意識,依法辦理收養登記,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合法權益。河南開展收養登記管理“七個一”行動,天津、江西建立收養登記員上崗考核制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創新方面,由于機構內兒童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或疾病,受傳統思想以及后續生活護理顧慮等影響,社會上雖然收養兒童的需求很多,但主動收養病殘兒童的卻很少。為更好保障被收養兒童的各項權益,促進孤殘兒童回歸家庭,山東、山西、內蒙古在本省(自治區)建立鼓勵國內家庭收養殘疾孤兒的支持服務政策,對被收養的兒童福利機構內養育的病殘兒童和散居殘疾孤兒,給予相應的基本生活、醫療和教育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收養家庭的顧慮。截至目前,山西、山東已有6名患病孤棄兒童被收養并享受優惠政策,28名患病孤棄兒童正在辦理收養手續。
關鍵詞: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
兒童福利工作點多、線長、面廣。就這項業務而言,既要關愛服務好未成年人,又要開展好兒童工作者自身的能力建設。
在開展常態化服務方面,2023年,民政部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拓展寒暑假期間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開展六一國際兒童節“奮進新征程,同心護未來”主題系列活動,會同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建、中鐵建等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宣講進工地活動,指導各地民政部門開展兒童權益保護法規政策宣講進村(社區)活動等,精彩紛呈,遍及全國。
在強化兒童工作隊伍建設方面,各地結合主題教育,細化主題教育方案、抓好創新理論學習、深入調查研究,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截至2023年第3季度末,全國已配備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5萬名、村(居)兒童主任65.1萬名,基本實現全覆蓋,基層工作力量得到有效充實。在此基礎上,民政部組織舉辦全國基層兒童工作人員培訓班暨全國首屆兒童主任示范培訓班,指導各地選優配強村(居)兒童主任,在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陣地上夯實基層工作力量,努力打通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