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 孫修利
近年來,江蘇省泗陽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制機制,持續增強管理服務效能,穩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形成了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
“一體化”統籌推進,構建綜合救助格局
健全救助體系。泗陽縣堅持將社會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構建城鄉統籌幫扶救助體系實施意見》《關于建立泗陽縣幫扶救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等文件,成立泗陽縣幫扶救助聯席會議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副縣長擔任總召集人,政府辦公室分管副主任和民政局局長擔任召集人、35家縣直單位為聯席會議成員,定期研究社會救助工作,完善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救助工作格局。
統籌部門力量。泗陽縣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統領作用,健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加強民政、鄉村振興、醫保等部門數據的共享利用;強化部門間數據對接,縣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與公安、稅務、不動產登記等30個部門的70項數據實現了實時對接共享,有效突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
完善工作網絡。泗陽縣建立健全“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制,明確縣、鄉、村三級幫扶救助中心(站)職責。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由民政、醫保、殘聯等單位組成的社會救助綜合服務窗口,負責專項救助的受理、督辦等工作,在13個鄉鎮(街道)設立幫扶救助服務窗口,237個村(居)設立幫扶救助工作站,實現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建強基層隊伍。泗陽縣成立縣幫扶救助中心,核定編制8名,整合鄉鎮(街道)民政、殘聯等方面的資源,采取公開招聘、補錄的方式,先后招聘28名專職社工、17名協理員,提高鄉鎮(街道)幫扶救助經辦能力;以村(居)為單位設置救助網格,配備54名專職網格員、308名兼職網格員,全力打造政治過硬、業務素質高的縣、鄉、村三級社會救助工作隊伍。
“一盤棋”全面落實,推進精準救助
用好精準識別“先手棋”。泗陽縣依托縣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建立健全分層分級、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定期更新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平臺,緊盯脫貧不穩定人口、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等重點困難群體,通過走訪摸排、動態監測、救助幫扶,編密織牢困難群眾保障安全網。
下好規范救助“關鍵棋”。編印《泗陽縣幫扶救助政策清單》,縱向整合低保、特困、臨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民政惠民政策,橫向整合醫療、教育、住房等專項救助政策;規范工作程序、嚴格工作要求,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優化非本地戶籍人員救助申辦程序;加強社會救助對象信用管理,出臺《泗陽縣社會救助對象失信懲戒和守信激勵試行辦法》,不斷提高救助規范化水平。
走好擴圍增效“制勝棋”。泗陽縣堅持分類施保,全面落實家庭收入核算、財產認定、重病重殘“單人保”、漸退緩退等政策,采取“鐵腳板+大數據”手段,采取數據比對、上門走訪等方式,通過自主申請確認一批、動態監測發現一批、入戶摸底排查一批,對近年來退出低保的人員和申請低保未通過人員、重病重殘對象等困難群眾全面開展摸底排查,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
落好政策宣傳“長遠棋”。泗陽縣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全覆蓋、無死角地宣傳社會救助政策。線上,通過微信公眾號、政務服務網、“我的泗陽”微信小程序等形式宣傳;線下,到鄉鎮、村、村民小組開展政策宣講活動。同時,民政聯合殘聯、醫保等部門通過設立咨詢臺、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海報等方式,宣傳救助政策,確保惠民政策精準落地。
用活臨時救助“后手棋”。泗陽縣充分發揮臨時救助應急性、補充性和過渡性作用,強化急難臨時救助,將低保標準兩倍以下的小額臨時救助放權鄉鎮(街道)自主審批;縣財政年初按照每個行政村1萬元的標準,預撥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按照先救助后審批、先臨時后常態、先基本后專項的“三先三后”工作模式,分層分類施策,切實提高救助的時效性、可及性。
“一系列”創新舉措,推進智慧救助
創新“急診救助”模式。泗陽縣針對救助工作中存在的救助對象精準識別難、救助時間長、救助過程復雜等問題,通過采取先臨時救助應急響應,再根據致困原因轉介醫療、教育、慈善等專項救助,將持續困難的家庭納入低保、特困等進行兜底保障,對已納入保障范圍仍有困難的家庭,啟動臨時救助,形成有效的救助鏈。
推行社會救助“只需跑一次,無需開證明”改革。泗陽縣投入400余萬元研發、升級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暨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系統,將核對系統前置,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實時對申請救助家庭進行大數據核查,對能通過大數據獲取的證明材料,不再要求群眾提供。
“一整套”監督治理,推進高效救助
狠抓排查整治促提升。泗陽縣制訂《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幫扶專項排查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關于健全完善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工作機制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堅持全面排查、精準排查,對已納入保障對象和未納入保障可能存在潛在風險的對象家庭進行全面核查,形成“一鎮一臺賬”“一村一報告”;堅持“邊查邊改,立查立改”,把解決問題貫穿排查整改全過程,對排查出來的問題梳理匯總,分類研究整治措施,全面落實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幫扶政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強化核查復核促規范。泗陽縣對新申請救助對象,實行逢進必核,對已享受救助對象,通過按月監測、按需復核、定期核查三種方式,開展居民家庭經濟狀況動態監測;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對救助對象逐戶集中核查,通過入戶了解家庭實際情況,重點核查救助政策落實是否到位,了解基層工作人員在救助辦理過程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現象,保障困難群眾的切實利益。
嚴格監督治理促公開。泗陽縣堅持和完善社會救助對象公布公示制度,全面公開社會救助咨詢舉報電話,規范群眾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和問題線索轉辦督辦機制,隨時接受群眾監督;深入開展治理“回頭看”,加大資金監管力度,跟蹤督促任務落實,從嚴查處漠視侵害群眾利益、治理走形式、經辦服務不作為慢作為、近親屬備案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切實轉變基層工作作風。
探索容錯糾錯機制促擔當。泗陽縣出臺《關于推行社會救助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暨建立容錯免責機制的實施意見》,全面推行社會救助領域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縮短審批時限,提高救助審批效率;探索建立社會救助容錯糾錯免責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基層民政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