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日照市民政局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力打造建機制、強監管、重扶持“三位一體”社會組織發展模式,助推社會組織提質增效,更好發揮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積極作用。
建機制
壓實責任鏈條
理順黨建工作機制。把夯實部門抓社會組織黨建的主體責任作為加強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調整互聯網行業黨委等12個行業黨組織隸屬關系的基礎上,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全市行業基層黨建工作的通知》,按照黨建責任部門與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一致的原則,明確56個市直部門對相關市管社會組織的黨建管理職責,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雙向融入。
建立綜合管理機制。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強黨建引領 強化綜合監管 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促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20條措施,并逐一明確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進一步拓寬社會組織管理服務半徑。
健全協同聯動機制。建立社會組織管理工作聯絡員制度,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信息共享和會商研判。對各部門專責人員進行社會組織政策法規培訓,協同開展年報填寫、“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投訴舉報線索核查等工作。
強監管
規范發展秩序
嚴把登記入口關。建立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及黨建工作機構聯合審核制度,嚴格社會組織登記審查。對符合直接登記條件的社會組織,根據需要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對直接登記范圍之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
暢通執法出口關。強化聯合執法檢查,積極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撤銷登記、注銷登記、限期整改等方式,進一步優化社會組織結構。三年來,全市注銷登記社會組織279家、撤銷106家,其中市級注銷186家、撤銷67家。
加強規范引導。在山東省率先研究制定社會團體管理制度示范文本、扶持發展項目財務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指導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規范財務管理。同時,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候選人的審核,指導社會組織按期換屆,推動規范化發展。
重扶持
增強發展活力
強化政策引領。設立社會組織扶持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社會組織開展項目,并圍繞社會組織發展開展培訓和督導評估等。把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納入“日照和諧使者”、“兩優一先”等評選表彰范圍,激發社會組織積極性。創新開展社會組織服務品牌建設,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品牌項目。三年來,全市民政系統累計投入社會組織各項資金近2000萬元,19名從業人員被評為“日照和諧使者”,“花開童年”、“流動少年宮”等12個項目獲評日照首屆社會組織服務品牌項目。
加強陣地建設。創建“黨建益站”,搭建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平臺,為入駐社會組織提供能力提升、技術支持、服務咨詢、規范化建設等服務。目前,全市建設社會組織孵化基地64個,形成以“黨建益站”為龍頭、縣(區)園區為支點、街道(鄉鎮)工作站為基礎的社會組織服務體系。
加快人才培養。建立日照社會組織“青益學苑”培訓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推進高素質、專業化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青益學苑”成立以來,圍繞社會組織合規建設、志愿者管理、慈善捐贈籌款、項目設計實施等內容,累計開展專題培訓40余場。
作者:柳愛東(山東省日照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