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石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荷泉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近年來,湖北省黃石市民政局統籌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完善養老服務工作體制機制,健全為老服務設施,探索推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方共贏、可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模式,全力守護幸福夕陽紅。
突出普惠均等,健全完善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黃石市持續聚焦兜底普惠養老,推動形成“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養老服務格局。
黃石市政府成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出臺養老服務社會化實施方案、做好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高齡老年人生活津貼、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等制度,推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2023年,集中供養1195名特困老年人,為5.7萬名高齡老年人發放生活津貼,為1876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發放補貼、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利用村(居)委會閑置場地或通過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建成社區養老服務設施218處、農村養老服務設施630處、智慧養老服務平臺4個,共有養老床位1.7萬張。
突出優質豐富,創新服務方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黃石市民政局立足實際,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
黃石市探索醫療養老,建設社區康養中心18家,推動醫療衛生資源與養老服務深度融合,實現由單一的生活照料服務向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等綜合服務轉變。引進專業養老服務公司,運營管理社區養老服務站點,為老年人提供助餐等服務。按照“一戶一策”“一人一案”的原則,量身制訂適老化改造方案,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根據老年人需求,配備輪椅、助行器、手杖、洗澡椅、床邊圍欄等設施設備,明確改造內容,確保精準施策,解決老年人生活難題。近3年來,全市共完成改造1631戶。同時,發展“互聯網+養老”,強化智能養老技術應用,打造市、縣兩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截至2023年年底,市、縣兩級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共向老年人提供服務11萬人次。
突出便民暖心,建設幸福食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黃石市民政局聚焦解決老年人“一餐熱飯”問題,積極建設幸福食堂,發展老年助餐服務。
黃石市立足廣覆蓋,在6個縣(市、區)建設老年人食堂、老年人助餐點,明確目標和措施,推動實現到2025年主城區社區幸福食堂全覆蓋的目標。構建“政府補一點、慈善捐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出一點”的資金支持體系,拓寬幸福食堂資金保障渠道。市、區兩級對幸福食堂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設立“黃石慈善·幸福食堂”基金,出臺幸福食堂獎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符合條件的幸福食堂給予相應獎補。通過公開遴選等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幸福食堂運營管理,為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等服務。
突出可持續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黃石市民政局把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推動新時代新征程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建立完善“拴心留人”的制度機制。
黃石市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持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老年醫學、老年護理、老年社會工作等相關專業,培養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和專業人才。依托定點培訓機構和高校等培訓資源,推進實訓基地建設,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培訓,提升養老護理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強化人才激勵保障,實施職業培訓補貼、大中專學生入職補貼、技能提升補貼等政策。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展示養老服務工作者職業風采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