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2023抖音美好鄉村論壇在京舉行?;顒佑赊r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與抖音公益共同主辦,主題為“激發鄉村新可能”。
論壇中,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抖音公益發布了《激發鄉村新可能·美好鄉村案例集》。該案例集匯編14種數字時代鄉村發展的典型模式案例,提煉了當下美好鄉村創新發展的多維可能和實踐路徑,以期為廣大鄉村建設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活動現場,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聯合抖音公益發起2024年“鄉村發展志愿行”倡議,呼吁更多人參與鄉村志愿服務,共建美好新鄉村。
看見鄉村新可能
五大維度十四種模式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作為代表發布了《激發鄉村新可能·美好鄉村案例集》?!栋咐酚赊r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抖音公益共同調研和撰寫,首次從電商、文旅、組織、文化、人才五個維度,對數字平臺助推鄉村發展的十四種實踐經驗和模式進行總結和提煉。
其中,“電商篇”以福建食用菌產業帶、“楊博士皖南土雞”品牌、陰山優麥傳統農企為例,探討了在電商助力下,鄉村特色產業市場化轉型,農產品品種、品質與品牌發展及傳統龍頭企業數字化升級等模式。
創建“楊博士皖南土雞”品牌的楊木旺到場分享了代表案例。他借助全域興趣電商平臺探索農產品新消費,促成了農產品品種、品質、品牌的發展,目前已擁有30家皖南高山農場,產品銷往全國多地。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助銷農特產47.3億單,平均每天有1300萬個包裹銷往各地,農貨商家數量同比增長83%,越來越多的農產品品牌正在獲得市場認可。
而“文旅篇”則分析了傳統古村落如何轉型為網紅文旅村、導游如何以“云”為介提升旅游服務效率、優質企業如何引領鄉村民宿品質提升、民宿集群如何推動村莊用“活”生態旅游資源等。
2018年,江西婺源篁嶺村用抖音等互聯網平臺塑造景區獨特IP,使得“油菜花”“曬秋”等美景視頻在抖音屢成爆款,數億次曝光帶來了百萬游客,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過去一年,抖音網友打卡全國15萬余個鄉村文旅景點,創作超6000萬條打卡短視頻,抖音“山里DOU是好風光”項目累計帶動鄉村文旅支付成交額超40億元。
共議鄉村新可能
數字平臺助力鄉村新發展
論壇現場,來自農業農村部、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以及抖音公益的相關代表,就數字平臺激發“鄉村新可能”的議題分享了觀點。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曾衍德認為,鄉村振興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為鄉村發展賦予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案例集》中的十四個案例模式生動呈現了數字時代多維主體應用數字平臺的無限可能,不僅匯集了案例背后的機理,還給出了重要的經驗啟示,是制定政策或行動的重要參考。
金文成表示,數字時代下,網絡直播成了新“農活”,智能手機成了新“農具”,網絡平臺成了新“農田”,網絡達人成了鄉村守護人。抖音平臺在其獨特的社交模式和內容創作生態下,積極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北京平谷區在建設農業中關村上取得了新成效,農業科技創新成為激發鄉村新可能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平谷區委副書記、區長狄濤表示,數字賦能為農業農村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為鄉村經濟發展帶來新活力、增添新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積極參與。
北京字節跳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羽從鄉村人才扶持、鄉村產業提質增效、鄉村文化傳播等三個方面分享了抖音集團近幾年在助力鄉村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他表示,抖音集團是以信息分發為基礎的平臺企業,公司希望發揮平臺的優勢,更加高效地連接城市與鄉村,讓鄉村的美景、文化、農產品被更多人看見、喜愛、消費,從而帶動鄉村的發展。
探索鄉村新可能
發起“鄉村發展志愿行”倡議
目前,抖音已成為展示和推廣鄉村美景好物的平臺。數據顯示,2023年,抖音新增鄉村視頻超10億條,播放量達2.4萬億,已擁有7.96萬名萬粉三農創作者;過去一年,平臺已助力農特產銷售47.3億單,全國15萬個鄉村文旅打卡點被看到和體驗。
張羽在活動中介紹,2017年以來,抖音集團進行了一系列探索,陸續通過“山貨上頭條”“山里DOU是好風光”“鄉村守護人”“鄉村商學堂”等項目,不斷助力鄉村農產品、文旅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播。
張羽表示,2024年,抖音集團將繼續從產業扶持、商家培育、人才培養三個方面,助力農民增收和產業增效,進一步通過開展系列活動提升鄉村產業影響力,帶動更多人關注鄉村,參與到助力鄉村發展中來。
活動最后,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聯合抖音公益發起了2024年“鄉村發展志愿行”倡議,并為@湘野紅姐、@川香秋月、@胡海泉等首批38名助力鄉村發展的代表授予志愿者證書。
抖音公益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鄉村發展志愿行”項目包括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工程志愿服務行動、消費幫扶志愿服務行動、鄉村兒童志愿服務行動等內容,將聯動志愿者關注“九大鄉村特色優勢產業”和“兩項培育工程”,通過直播等志愿服務行動助推帶農、聯農、富農機制,帶動幫扶產品的銷售和農民增收。(何 偉)